两张股票见证一个王朝的覆灭
两张薄薄的“股票”,背后却隐藏着当年四川保路同志会的一段壮烈往事。
笔者收藏有两张清末“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中“伍股票”为蓝色边框,长44厘米,宽26.5厘米;“壹股票”为绿色边框,长26.5厘米,宽22厘米;最上端龙云纹中有繁体“商办”二字,二字下面是飘带图案,上印“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字样。四角皆有一个“伍”和“壹”字。“壹股票”的编号为毛笔所填“第壹百拾玖号”;编号下面是套红印“大股”二字;票面正中间,竖排分别是“伍股票”、“壹股票”;票面的右边“股东汤敦厚系四川省涪州”;票面左边印“总理,驻四川胡峻,驻京乔树楠,驻宜费道纯”,三总理名下有一枚朱色篆文印章,较为模糊,经辨认为“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总理印信”;票面左上角印“本公司蒙督部奏准商办,先集股本银叁千伍百万两。股票分大小两宗,大票计伍拾万股,每股库平银伍两,小票计贰百万股,每股库平银伍两。息单附给。”左边印“光绪年月日给”;“壹股票”另加改为朱印“宣统元年二月三十日给”。说明虽然朝代更新了,但任然使用光绪的票面,只是在上面加盖“宣统”二字。
两张股票背面图案一致,皆印有一列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头,上面交叉两面龙旗(当时的国旗)。“壹股票”左上角朱印“第四次股东会验訖”,说明这张股票的持股人,参加了第四次股东大会。
火车图下面有两段文字,分别是中文和英文,内容一样,中文为“此股单照定章不得转售或抵押与非中国人,如不遵章此单即作废纸。”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张股票上印的三个人名,第一个是驻川总理胡峻,第二个是驻京总理乔树楠;第三个是驻宜总理费道纯。一个公司,为什么会有三个总理?原来四川总督锡良调往云南工作,修铁路之事就交邮传部负责,邮传部奏请川汉铁路公司按照粤汉铁路公司设立三总理制度,分设驻川、驻京、驻宜总理,朝廷准奏,即在成都、宜昌、北京各设了一个总理。
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位驻川总理胡峻,胡先生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成都(华阳),字雨岚,号贞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光绪癸卯(1903年)任四川省高等学堂监督(校长),赴日本考察学务;光绪甲辰年(1904年)胡峻任川汉铁路公司总办,赴美考察铁路建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由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朝廷,将川汉铁路公司由官办改为商办,举胡峻为公司副总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元月,清廷发表胡峻为驻四川总理,担起四川全省铁路建设的总责。
胡峻身体一直不好,早年患有咳血病,他以赢弱之驱,担起全省铁路之责,实在是辛苦。加之凡大小事其必亲力亲为,日夜操劳,多方奔走,不幸于宣统元年(1909年)2月21日撒手归西,年仅40岁。临终遗言,只有四句:“室有藏书,可遗子弟;家无积财,不负川人。”
第二位为驻京总理乔树楠,许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不过,说起他的孙儿乔大壮,知道的人就多了。乔大壮名曾劬,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篆刻家、爱国词人,被誉为“一代词坛飞将”,惜于1948年在台湾自杀。乔树楠也是成都人(华阳县),字茂萱。少有神童之目,读书过目不忘。光绪癸酉年(1873年),选为拔贡,进京廷试,实授七品刑部主事;光绪二年(1876年)乡试中举,1898年任刑部员外郎。话说当年乔树楠在京任职,与川籍京官如高树高楠兄弟、赵尧生、宋育仁、杨锐、刘光第等交往甚密。他们常在一起饮酒聚会,赋诗唱合。高家、乔家还是儿女亲家,高树九弟高楷之孙女涞儿嫁与大壮为妻。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罹难,乔树楠不避祸事,亲自为刘光第、杨锐收尸,名动京师。故有史书称赞他“杨刘罹难,茂萱不避祸事,哭敛之,时论甚高”。清末任学部左丞,深孚众望。
第三位驻宜昌总理费道纯,为四川省保宁府阆中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高氏兄弟一道参加了己丑科殿试,高氏兄弟同榜进士,费氏仅得第三甲32名,但文采飞扬,才华横溢,新都桂湖桂花亭今天还有他的楹联:“桂棹荷衣齐入赋,湖光山色好为诗。”
当年费道纯丁忧在家,丧假未完,接到任命,立即起程赴宜昌就任驻宜总理。时逢川汉铁路宜昌至秭归路段最后勘定线路,费道纯和勘测队员一起出山川,进河谷,餐风宿露。盛夏酷暑,秋天燥热,忽热忽冷的天气,将费道纯击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费道纯勘测兴山路段时在一山谷染病暴卒,以身殉职。
费道纯殉职后,邮传部奉旨任命王秉恩接任宜昌总理,不久王秉恩辞职,只得由驻京总理乔树楞兼任代宜昌总理,坐镇北京指挥宜昌。
1907年,官商合办的“川汉铁路总公司”改为“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由资产阶级立宪派掌权。修建川汉铁路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用“租股”的办法来筹集,因此全川7000万人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股东”。
世事难料,朝廷政策突变,宣统三年四月(1911年),在邮传部尚书盛宣怀的强力推进下,清朝廷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由中央借外债修筑铁路。旋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更可恶的是,原来地方的集资款概不退现款,只换发国家铁路股票。这引发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各地的反对声浪。为什么四川的保路运动尤其激烈,因为强收川汉铁路为“国有”,涉及到7000万川人股权与利益。在成都岳府街川汉铁路公司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股民们一致认为,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是野蛮夺取四川人民的财富,湘、鄂各省既已力争,四川不能拱手退让。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在成都组织“保路同志会”。不久,四川各地也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以“保路废约”为宗旨,抗议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同时反对清政府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财团勾结,把铁路建筑等权利出卖给帝国主义.
这个组织很快引起四川总督赵尔丰的注意,为了把保路同志会负责人一网打尽,赵尔丰设下一计。9月7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股东会议。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赵尔丰派人到会场,说是邮传部发来对川汉铁路有关问题的回电,需要保路同志会和川汉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到总督府去当面磋商。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听说邮传部有了回电,简单商议了一下,最后决定终止会议,由几个负责人前去总督府。
结果,蒲殿俊、罗纶等人刚进总督府就被逮捕。消息传出后,人们涌到总督府门前,要求释放被捕的蒲殿俊等人。一时间,成千上万的请愿民众,每人左手抱一个黄纸写的德宗皇帝(光绪)的牌位,右手拿一根香,高喊“释放被捕者”、“铁路民办”的口号,潮水般涌向总督府。赵尔丰绰号“赵屠夫”,以其在川边藏区杀人如麻而得名,小孩子夜里哭闹,只要说“赵屠夫来了!”,都会吓得不敢出声。他在总督府楼上,见到外面人山人海,凶残的本性一下子就被激活了,他命令机枪手向手无寸铁的群众疯狂扫射,当场就有30多人倒在血泊中。
血案发生之后,赵尔丰下令全城戒严,关闭所有城门,控制所有的邮政和电报系统,封锁“成都血案”的消息,城楼上加派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城,妄图阻止民众的反抗斗争。同志会其他人员连夜制作几百张木牌,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21字,并在木板上涂桐油,以防字被水浸湿而模糊。趁鸡还未叫时,将几百块木牌秘密投入锦江中。“水电报”沿江而下。各地接到“水电报”的消息后,便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又照样仿造,将更多的“水电报”投入江中,使“成都血案”的消息很快传遍沿江各州县。
“水电报”漂至叙府后,保路同志军纷纷揭竿而起,仅宜宾县就有数万人响应,并有一部分向成都进军。围困成都的同志军声势浩大,短短几天之内,各地同志军成千上万人兵临城下。
四川各界人民在“保路同志会”的发动下,掀起全省的罢工、罢市、罢课以及武装斗争。同时广东、湖南、湖北各界也群起响应,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口号。旅美华侨也宣称“粤路国有,誓死不从”。
全国数十万人参加的保路运动发展为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同志军、革命军联合趁机起义,一举推翻大清王朝,结束了千年帝制。
作者: 彭雄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