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移民与客家是如何造就成都的?

移民与客家:拓荒一代,冲撞融合    

从元代中后期,大批长江中游的“襄、汉流民”自发迁徙入川,到明清“湖广填四川”迁徙入川,各地移民的到来,为东山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也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东山文化。这是数千年来成都东山地区带给成都平原和巴蜀大地的珍宝。

据陈世松先生的研究,从元代中后期,大批长江中游的“襄、汉流民”自发迁徙入川,私开盐井或耕地垦荒,主要分布在沱江流域两翼的丘陵地带。到元末明初,因红巾军起义和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大量的湖广麻城籍移民迁入四川。明朝亦实行“迁民之策”,大批湖广民众被强制征发迁移入川,他们在麻城孝感乡办理手续和出发上川。因此,“麻城孝感乡”成为明清以来四川人最普遍的祖籍记忆。在这持续数十年的大移民过程中,成都地区应该接纳了为数甚多的移民。移民促进了东山地区的开发,并且挖掘了较多的堰塘,水利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据傅迪吉《五马先生纪年》记载,明末东山的山岭间种满了胡麦、小米,有些地区还插秧种稻以及种有茄子、葫芦和豇豆等蔬菜。可见,到明代后期,东山地区已是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程度非常高的地域。

△洛带古镇位于四川成都的龙泉驱区,是四川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

明朝是成都平原的历史进程中非常特殊的时期,因为这里有蜀王坐镇。成都平原的腴田膏土大多都是蜀王府的庄田,多座蜀王和王妃的陵墓都坐落在东山地区,并且这里的很多寺庙也和王府有关。如正统年问(1436-1449),蜀和王邀请湖北籍名僧楚山禅师驻锡灵山寺,并资助增修寺庙,扩建殿宇,改名天成寺,即今石经寺。天顺四年(1460),蜀和王又遣吴善在洛带东北侧修建六顶上殿,并铸燃灯铁佛一尊和诸天神像,即为燃灯寺。显然,蜀王府与东山地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明代中后期东山地区的很多百姓还自发捐资修建了很多庙宇,成为重要的民间社会组织。如坐落在今洛带镇宝胜村三组的桃花寺,其大殿修建于弘治十四年(1501),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大殿梁上的捐资名单可知,他们除了当地人外,还有来自金堂县范家场(今青白江区祥福镇西南侧)和资中的信众。东山地区人们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到明代后期,不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社会构建,东山地区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然而,这一切随着明末清初的动乱而毁灭,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为东山地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赋予其新的生命。

“湖广填四川”赋予东山地区新生命

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瘟疫、灾荒和虎患,成都平原“生民百万同时尽”,“四郊廓落农人稀”,一切都要重建。顺治十六年(1659),清廷终于控制了成都平原,开始了重建的进程。待地方安定后,原来外逃的百姓纷纷回来,插占土地。如有刘氏家族,其祖先在明初由麻城孝感乡换鹅岭迁居简州甘泉乡桐麻沟,传衍九代后遭张献忠之乱,“四房竄匿,一族几夷”,待地方安定后,只剩幸存于世的刘洪誉和刘承亨叔侄回来插占土地,“洪誉公插业于龙泉驿凤凰寺侧小瓦房,承亨公则于洛带镇瑞应寺山下吴家坝安估,两公各田连阡陌,筑宅而居,复兴家业。”

然而,这些前朝的“遗民”数量不多。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官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外省移民迁徙入川,促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运动之一,即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今天东山地区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清初移民的后裔。如今天居住在洛带和龙泉驿的杨氏族人,他们的祖籍在江西省安远县,先有祖先杨奕延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迁居今洛带宝胜村桃花寺附近,后来,杨乔俊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亦迁居宝胜村,杨奕宜则于雍正四年(1726)迁居龙泉驿陈家垮立业。还有如龙泉驿区万兴乡的赖氏,其祖先赖荣昌于乾隆年间从广东兴宁县携家人上川后,已无土地可占,只好帮卓家打零工,然后在龙泉山上开荒,才在今万兴乡大湾村附近定居繁衍。像杨氏、赖氏这样的移民家族,在东山地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只不过,他们迁来的原籍不一,时间或早或晚,生计或为农耕或为商贸。

古镇民俗巡游

古镇石雕壁画

移民的到来,为东山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因为他们在原籍便生活在丘陵或山地,非常容易适应东山地区的耕作环境。较早来到此地的移民,纷纷插占土地,修建堰塘、房屋、桥梁等等,并以其姓氏来作地名。所以,今天东山地区的很多地名,实际上是清初移民及其插占土地、建设新家园的历史烙印。

大概到乾隆中期,东山地区就已恢复明朝时的繁盛景象。移民的到来,并非仅仅恢复往日盛况,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很多农作物的新品种。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清代以来东山地区的玉米、甘薯(俗称红苕)、新种甘蔗、土豆、烟草、蓝靛等农作物都是由移民带来的。正如民间的竹枝词所称:“五方杂处密如罗,开先楚人来最多。闽人载蔗住平地,粤人种芋在山坡。”烟草是由福建龙岩的傅仕和父子带来的。据《傅氏宗谱》记载,傅氏父子于雍正七年(1729)迁居金堂赵镇,后移居简州易家坝,“广种烟草”。当时“蜀中未谙种烟法,而满蒙八旗弁兵犹所必需,故一时傅姓烟重于锦城”,傅仕和的三子傅文华在成都北门开店卖烟丝,故“烟丝遍于两川实自公始”。这些新作物,不仅促进了东山地区的开发,还改变了成都地区人们的生活。

△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分布图(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供图)

农田的开垦和新作物的引入,使得东山地区成为一个物产丰饶的地域。正如民国《华阳县志》所载:“华阳东南之壤,出郭十里则尽山也。土厚朴俗,物产丰饶。”东山地区的玉米、红苕、二荆条辣椒以及桃子、脐橙、红桔等产品都是成都城市和周边老百姓乐于购买和享用的食物。同时,龙泉山上的石头是建造房屋、镌刻石碑的上佳石材,山上的柴火也是平原上的农家所必需的。东山地区则需要购买来自外地的稻米和其他日用品。因商贸发达,从清代到民国年间有数十座场镇在东山地区得以兴设,其中著名的如赵镇、淮口、五凤溪、廖家场、石板滩、龙潭寺、洛带、龙泉驿、柏合寺、太平场、贾家场等。因为成都是成都平原唯一的大城市,是地方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是东山地区各种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因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场镇多由四面八方通往成都的道路串联起来。其中,最为重要的道路之一,就是从五凤溪到成都的商道,被称为“小东大路”,以与从成都经龙泉驿到简州的“东大路”相区别。

这条“小东大路”从成都东门出发,经牛市口,过保和场(赖家店)、西河场、甑子场、万兴场到五凤溪。五凤溪属金堂县,上通淮口、赵镇,下达泸州、重庆,是成都东部沟通川东、川南的一个重要水陆物资集散地。俗语云:“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来自川南、川东的盐、糖、豆瓣等大宗物资,在此卸船,走陆路运往成都。先由挑夫肩挑经万兴场,翻过龙泉山,到达洛带,然后换作鸡公车,推运到成都去。俗语云“运不完的五凤溪,搬不空的镇子场,装不满的成都府”,就是最生动的概括。成都的百货,如布匹、药材等又用鸡公车运到洛带,雇人挑到五凤溪上船,顺沱江运载往川南、川东。这是东山地区位于“江与城之间”的最佳例证之一。

除了物产和商贸的特色外,清代以来东山地区最显著的特色在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人。这里是成都平原唯一的一处客家人聚居区,同时是中国西部人数最多的客家人聚居区。据当代学者的初步调查,在东山地区至少生活着50多万客家人,在有些乡镇甚至90%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众所周知,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是源自中原的汉人经过多次迁徙,以及与当地土著融合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今日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人祖先是在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徙入川的,他们的原籍位于客家祖地——闽西、粤东北和赣南的交界地区。因为这些客家祖先迁徙入川的时间要稍晚于湖广移民,他们到来时成都平原上平坝和便于灌溉的土地都已被插占完毕,他们只好在东山地区垦殖落业。一方面,东山地区的地理条件与原乡较为相近,客家先祖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并且他们带来的玉米、红苕、烟草和甘蔗等农作物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另一方面,东山地区处在从沱江和龙泉山到成都的过渡地带,自清初以来直到今天,客家祖先及其后裔持续不断地从龙泉山的东侧或山顶向龙泉山西侧的低山丘陵区迁移、流动,而原来居住在东山地区的四川土著或湖广移民则迁居到了平原的西部或耕作条件更好的地方,因为土地条件和生活条件更好的地区对当地百姓构成持久的吸引力。这是东山地区成为客家人聚居区的最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人口的持续流动和迁移,这里客家人的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族群聚居、族姓杂居”特征,各客家家族分布较为混杂。

△洛带古镇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继承了勤恳朴实、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他们既将东山地区开发成为物产丰饶的地区,同时又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成为璀璨绚丽的巴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数千年来成都东山地区带给成都平原和巴蜀大地的珍宝。今天的洛带古镇,作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还保留着客家人修建的会馆、庙宇等物质遗产,还有客家方言、客家美食、客家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是人们领略东山客家文化的不二之选。

然而,相比较成都和平原区来说,东山地区始终未能改变其相对落后的面貌。正如东山的客家人,此前常被人称为“土广东”。这个“土”字,实际上可能含有几分歧视的意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东山地区大规模种植果树,成为成都人的“果园”,并且大力发展旅游,促使经济发展水平步入一个新台阶。

当下,东山地区正迎来千载难逢的新机遇。以前,成都平原的地理格局是“两山夹一城”,东山地区的发展与其外缘的沱江和成都密不可分。但无论如何,东山毕竟一直处在城市的外缘。如今成都市正大力推行的“东进”战略,正式将东山地区纳入“大成都”的一部分。东山地区的发展不再由外缘的“江”与“城”来驱动,而是自身将要变为一种动力,带动两翼的发展。由“在江与城之间”变为“一山带两翼”,不仅仅是地理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更是成都东山千年文明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作者:    井蛙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