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熟悉这个行业的表友应该知道,当下的钟表业绝对不是一个新品牌可以进来赚快钱的渠道。反之,如何定义作品与价格?又如何让大众接受和认可,这都是一条漫长且无目的的道路。
对于钟表品动辄百年来说,CW则嫩了太多。迈克和彼得他俩本来是经营早教玩具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毅然决然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制表业。
而他们做的理由却只有一个:“大多数瑞士品牌使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同时来自相同的制造商,以制作他们精湛的时计”。
好了,和大家聊聊Christopher Ward中的一块青铜表。夏天戴青铜表总感觉有点操之过急,身体的出汗率太高,对青铜材质的氧化是会加快的。反之,选择秋季开始佩戴青铜表则会拥有一个更好的体验过程,从原始色到逐渐氧化,这一切都将充满乐趣。
像C60 瑞士天文台限量版,他们还搞了一个限量发行300枚,表壳是很常规的铜制,但字面也采用了黄铜材质,经过手工磨制后,这种粗狂的装饰纹路竟也和表壳、陶瓷表圈相得益彰,使颜色与纹理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
表壳宽43毫米,用铜合金制作而成,对像CW这样年轻的品牌而言,青铜题材的腕表或许只是一次对市场的摸索,毕竟这几年表壳材质早已成为不错的卖点。跟我们平时所熟悉的钢材比较起来,不管是青铜、碳纤维、钛合金都会显出“另类”的那一面。
那么青铜材质的特殊性在哪呢?他是一种铜和锡的合金材料,主要应用于海洋和航海事业方面,以及用于雕塑、武器和硬币。一暴露到大气的湿气就会产生一层无光泽的抗腐蚀铜绿,因而这种材料很适合营造“历史变迁”之感。
其实在青铜材质风靡之初,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腕表的藏家。只不过到了现如今,这种材质不再是“舶来品”,甚至品牌们为了取悦消费者,会准备好几个版本。比如,一个是比较“原始的”,青铜未经过雕琢,戴在手上会自然产生自己独特的铜绿,另一个是已经做旧处理,上面已有一层铜绿层,佩戴者无需等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就可以完整体验青铜独特的氧化效果。
事实证明,商业是人性化设计的第一步。
机芯选用的是经天文台认证sw200-1,动力储备38小时。让我始料未及的是防水等级达到了600米,这虽不是多厉害的举动,但如果你去对比一下同等级的青铜腕表,你会发现他的优点。秒针的配重端是品牌的标志性母题三叉戟,跟时、分指针完美融洽。
老邓说表:
其实这个品牌也不是专用SW机芯,也有不少使用ETA机芯的表款。比如世界时、GMT款型。总感觉九点位的品牌全称有点破坏字面的完整性,可能是不太习惯这种特殊位置的英文标识吧。售价大概在8000元,这个价格,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