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基猴:揭示人类起源之谜
正月十五刚过,小盗龙就迫不及待(终于干活)的发出新的长微博。上一期为大家介绍了影响灵长类进化研究的达尔文猴,但是它只是早期灵长类进化的旁支,真正的正主来自我们中国,其生存年代更早。
大英雄的脚后跟
△阿喀琉斯基猴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长久以来,非洲都被作为人类演化的发源地,同时也被当做是类人猿的发源地(类人猿包括猴子、猩猩和我们人类)。然而在中国湖北省荆州市洋溪组地层中的微小化石却推翻了这一观点。化石保存在对开的岩石上,其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
△阿喀琉斯基猴的研究和命名者:倪喜军研究员,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早在2003年,阿喀琉斯基猴的化石就已经被发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经过了整整10年的研究才命名了这种奇特的动物,名为《已知最早灵长目化石及直鼻猴亚目的早期演化》(The oldest known primate skeleton and earlyhaplorhine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于2013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希腊神话中有战神之称的阿喀琉斯,图片来自网络
阿喀琉斯基猴实际上是模式种名,其属名基猴(Archicebus)来自古希腊语中的“ρχ”(意为“开始,最早”)和“κβο”(意为“长尾猴”),意思是“最早的猴子”。模式种名“achilles”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半人身阿喀琉斯“Achilles”,他的弱点是脚后跟,因此被称为“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基猴的脚后跟(跗骨)较短,脚掌(跖骨)较长,这不利于在树上活动,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这正是其模式种名的由来。
一般来说,我们称呼古生物都是用属名,而阿喀琉斯基猴是属名+种名。
树上的食虫者
△阿喀琉斯基猴的化石非常小,图片来自网络
△阿喀琉斯基猴的骨骼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阿喀琉斯基猴是一种体型非常小巧的动物,其体长只有7厘米,比一支水笔长不了多少,体重更是在20-30克之间。
阿喀琉斯基猴的脑袋大,其嘴巴较短,眼睛不大。一双明亮的眼睛赋予了阿喀琉斯基猴很好的视力,与视力相比,其嗅觉就要差一点啦。阿喀琉斯基猴的嘴中长有很大的犬齿和尖锐的臼齿,这是食虫的特征。
△阿喀琉斯基猴的前肢骨骼图,图片来自网络
阿喀琉斯基猴的四肢灵活,无论是手上还是脚上的拇指都能与其他四指对握,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其抓住树枝和食物。在阿喀琉斯基猴的身后是一条长尾巴,其作用保持身体在运动时的平衡。
阿喀琉斯基猴属于昼行性动物,它们白天时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寻找食物。通过分子学分析,倪喜军研究员指出阿喀琉斯基猴具有早期的三色视觉,它们的毛色也比较显眼。
寻根人类起源
△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跗猴,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于距今5500万年前的阿喀琉斯基猴是目前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古生物学家运用欧洲最新的高能同步X摄像对化石进行扫描,得到了关于其细致结构的三维数字重建。经过与1000个解破学特征的比对,古生物学家认为阿喀琉斯基猴位于类人猿与跗猴类灵长目分道扬镳的关键点上,它是与类人猿共同祖先最近的姐妹类群。
△一幅图说明阿喀琉斯基猴在灵长目进化中的位置,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阿喀琉斯基猴,倪喜军描绘了一张“古人类演化进程图”:在距今5500万年前,类人猿已经出现在亚洲并向其他大陆扩散;距今4000万年前,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亚欧大陆上的类人猿相继消亡,只有非洲的类人猿生存下来;距今2000万年前,没有尾巴的人形动物出现了;距今6、70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与黑猩猩“分家”,原始人类走上了摸索演化的道路。。。
阿喀琉斯基猴的发现将最早灵长类动物生存的年代向前推进了800万年,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动物分异的历史,是古灵长类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
△阿喀琉斯基猴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资料来源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果壳网
维基百科英文版
作者:江氏小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