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目睹过事故现场,或者车在路中间抛锚,那么你肯定会看到一个相似的场景:一两个无助需要帮助的人,一群围着他们,却不帮忙的吃瓜群众。
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们似乎天生就就对“麻烦”感兴趣,看着夫妻吵架不劝阻,看着摔倒不扶,看着事故不帮忙,和鲁迅笔下的“看客”如出一辙。
有时,你甚至怀疑他们在幸灾乐祸。
人们如此愚蠢、麻木不仁,你不生气吗?不奇怪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吗?
反过来再想想,当你在谴责他们的时候,也许你可能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
你是否对其他人都主动帮忙了呢?
不用诧异,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叫“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指在有旁观者在场的情况下,向受害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旁观者的数量越多,旁观者帮助当事人的可能性越低,两者成反比。
社会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也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冷漠”。每一个旁观者都有特定的心理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旁观者才会最终决定去帮助他人。
1、注意到危急情况
2、把情况解释为紧急情况
3、培养个人责任感
4、相信他/她拥有成功所必需的技能
5、有意识地做出帮助他人的决定
我们为什么喜欢凑热闹,但是不帮忙?
科学家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三种干扰因素。
当事件发生后,前2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到第3步的时候,就会收到干扰。
第一种
也许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但是碍于有其他人的存在,你就觉得如果我不帮忙,肯定还会有其他人帮忙的,于是责任感会下降。
每个人都觉得别人会帮忙,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没行动。
因此,当你需要帮忙时,切记要指定一个人寻求帮助,而不是一群人。
第二种
另一个阻止我们帮忙的因素是害怕让自己难堪,万一我帮了,我会不会觉得很尴尬?
澄清一下,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这个人不需要帮助,或者没有人帮助他,因为他不值得帮助,那该怎么办?
如果我帮助这个人,也许我就会出洋相,或者被认为是坏人。
第三种
第三个因素是多元无知,如果一群旁观者中没有人在帮忙,这意味着这不是紧急情况,因此,没有必要立即行动。
为了印证这种效应不是纸上谈兵,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旁观者群体的规模对参与行动计划的大脑区域的影响”的研究。
行动计划和旁观者行为
该研究主要调查了旁观者群体的规模对参与行动计划的大脑区域的影响。
在执行任何行动之前,我们的大脑对感官获得的信息来指定行动计划。
整个行动的计划和执行是由运动皮层完成的,它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大脑的主要突起的部分)。
根据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自动行动计划减少了。
这也从生理上解释了旁观者效应是真实存在的。
人人都想成为超级英雄,一旦面临“死亡威胁”,旁观者效应会失效
看起来似乎每个人都会陷入“旁观者效应”,那人类是不是会变得更加自私?
当然不会。
如果前面这些话让你觉得人间已无大爱了,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总还是有意外的。
许多研究调查了旁观者在不同阶段的行为,从极端危险到不危险,观察到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旁观者效应会减少,甚至不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你受到攻击,一些人很可能会帮助你,或者至少会要求额外的帮助来救你。
然而,如果你只是感到头晕,在街上洒东西,那么马上就会有人来帮助你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这也比较好理解,在举个例子。
夫妻在马路上吵架,双方吵得很凶,但只限在嘴上“打架”,那么旁观者帮你的可能很小;如果夫妻吵得很厉害,大打出手,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旁观者勇敢站出来帮你的可能性非常大。
越危险的情况,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增加
在危险情况下,“旁观者效应”发生可能性很低,就算有很多旁观者在场,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会激增。
这可以用Piliavin在1969年开发的成本-回报模型来解释。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处于痛苦中时,我们显然会经历帮还是不帮的心理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不帮会让旁观者感到不舒服,所以为了减少这种不舒服,人们会考虑采取行动。
在行动之前的计划阶段,要权衡帮和不帮的成本,以及每种选择的好处。
其实,人类是非常自私的,每一种行为都会以成本和收益去权衡。
例如:看到一个人被攻击,那么你的脑袋会飞快权衡各种利弊。
帮,代价是受害者和自己都可能会受伤,而好处是会受到受害者、旁观者以及你自己的赞扬。
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呀,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意识到人类是多么的怪异!
最后
我相信,世界的存在是因为它的平衡,有旁观者,那么也会有英雄。
人类的很多行为,复杂且很难理解。
也许,这就是其他星球生命形式(包括外星人),克制不和我们接触的原因,仅仅是帮不帮忙这一个行为,它们就会很困惑了,更何况其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