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王孝鱼与《尚书引义》,校勘错误多处,标点之功为最著?

由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明末清初王夫之著作新编全集——《船山全书》,是目前内容最为完备且精编精校的版本。《船山全书》的编校工作,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船山之子王敔刊行湘西草堂本始,近三百年来历代学人的心血和成果,其中特别以先贤邓显鹤、曾国藩、刘毓崧的提倡搜集整理,20世纪四十、五十、六十年代马宗霍、周调阳、王孝鱼三先生以及八十、九十年代杨坚同志等的校勘、标点之功为最著。

王夫之,世号船山,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当时天下大乱,国破家亡,王夫之感到要对经史文本进行诠释,通过对史事和政治的讨论,力图为后世留下取鉴的资源。《船山全书》中的《尚书引义》是王夫之45岁时完成了初稿,直到71岁时才定稿,借《尚书》文本衍生出的问题而发挥自身哲学思想的著作。他在《读通鉴论·叙论四》中说,《尚书》是“治道之极致”,即记载的是圣王之治,是德治。因此,“诚”是《尚书引义》的核心思想。

而《尚书引义》,基本由王孝鱼根据金陵本而参照太平洋本及刘毓裕、周调阳两家校勘记点校完成。他在《点校说明》中列举书中八处讹误,都是金陵、太平洋两本相同而刘、周两记所没有涉及的,由他根据文义来校改的,且很多都是首次发现。如《洪范一》载:“乾坤之德固然,君子以之,则德业合于天地,小人不以,(则)自丧其德业。”句中的“则”字没见于金陵、太平洋两本,甚至刘、周两记也没有,是王孝鱼先生自己增加上去的。又《召浩》载:“广衍足以立市朝,大川足以流秽恶,土厚水深足以远疾音,则其襟带左右,自足以成形势而惬心目,非待青(鸟)(乌)之妖秘,乞灵于卷山勺水间也。”“鸟”字,金陵、太平洋两本同,刘、周两记则没有。王孝鱼改“鸟”为“乌”。我们知道青鸟是西王母使者,而青乌则是黄帝相地理者。这里是说都城的形势,和青鸟没有关系。又如《胤征》云:“勃气愤盈,莠(先)(言)自口。”“先”字,抄本及金陵、太平洋两本均同,刘、周两记都没有。王孝鱼改“先”为“言”。因为《诗·小雅·正月》中有“莠言自口”一句。

王孝鱼(1900—1981),名永祥,字孝鱼,后以字行,山西榆次人。先后就读于清华学堂、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哲学系。1925年南开大学毕业后到沈阳,1927年至1931年任辽宁省教育厅编辑主任,兼东北大学历史、哲学系讲师、教授。1932年至1937年任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译、特约研究员。1946年至1948年任东北大学历史、哲学系教授,沈阳《中央日报》主编,兼沈阳《东北日报》、《文化周刊》副主编。后至北京,1948年至1953年任蒙藏学院教师,1954年至1958年任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审。1958年至1966年“文革”初,任中华书局哲学组特约编辑、编审,校点、整理王船山著作20余种以及《庄子集释》、《二程集》、《叶适集》、《陈确集》、《王廷相集》等。

据说这一时期他基本靠帮整理古籍,拿点校费生活,“文革”时期还被遣返原籍。于是他闭门著述,对王夫之很多作品进行译解和疏证。改革开放后,他于1979年被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聘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