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一位物理学家研究表明,离解开一个酝酿了20年的弦理论难题又近了一步。物理学副教授保罗·罗玛奇克(Paul Romatschke)设计了一套替代工具,以取代那些创造了弦理论四分之三困境的工具。弦理论是一个困扰科学家多年的数学难题,让科学家无法充分理解和证明这个可能的“万物理论”。虽然这些结果不一定适用于日常世界,但在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这些研究结果:
为我们理解和接近弦理论或量子场理论等物理学重要方面的高级方程式打开了大门。弦理论或量子场理论是物理学中的一套理论,描述了场的动力学,或渗透于万物的物体。虽然能够真正理解四分之三的含义是件好事,但这至少是一幅很有启发性的画面,所以即使这不是四分之三的解决方案,至少也是朝着解决这个问题迈出的一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弦理论感到困惑。
弦理论是一种现实的理论框架,包括微小、弯曲的一维(称为弦)它们构成了万物的结构。最初是作为一种广泛的方法来研究基础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后来被应用到从黑洞物理到核物理再到宇宙起源的各种主题中。但是,可以说,最大的突破之一是发现黑洞和物质大致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所谓的“对偶性”允许物理学家将物质的性质(如压力)映射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发现黑洞的性质,这将为更大的数学探索打开弦理论大门。
然而,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洞穴——虽然物理学家认为它是可行的,但是没有人能够证明它。自从20年前发现这种对偶性以来,弦理论学家一直试图用越来越复杂的方程来清除这个障碍。不过,每次他们比较这种对偶性时,都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果:两者的强相互作用(或耦合)所产生的自由能(系统做功的能力),大约是弱耦合的四分之三。然而,Romatschke认为他可能最终找到了这个难题的答案——只需要改变维度。
Romatschke在一个只有两个维度的世界里工作——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平地”。利用现有研究中的一些方程式,以及现代量子场论技术,通过强迫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是压力)从零相互作用到无限相互作用来证明一种关系的存在。这项研究发现,无限耦合的压力恰好是零耦合时的五分之四,这意味着在这个较小的维度上,不仅比之前发现有更强的联系,它还可能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一种标准的方法。
Romatschke也表示这可能是由于维度的差异造成,但他仍然乐观地认为它对量子场论的有用性,并解开了长期以来的弦理论之谜。这是基础研究,物理学家们尝试的大多数方法都不起作用,然而,如果有什么东西至少有潜力发挥作用,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去追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