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果实为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成熟后为橙黄色。槟榔果实含有多种成分,以槟榔碱等生物碱类为特有成分,槟榔碱具有拟胆碱作用,嚼食槟榔能产生愉悦感和欣快感,槟榔碱会使人产生依赖性。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在一次国际专家会议后发出警告称,咀嚼槟榔会致癌。警告指出,早在198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就已经证实,把烟草和槟榔叶、果混在一起咀嚼会导致口腔癌、咽癌及食道癌,而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咀嚼不加入烟草的槟榔也同样会导致口腔癌等癌症发生。经常嚼槟榔会造成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这是导致口腔癌病变的主因。
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关于槟榔致癌的专题报告。报告显示,60%的口腔癌可能源于嚼槟榔,并把我国台湾和印度并列为因好吃槟榔引发口腔癌的流行地区。在印度部分地区,口腔癌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癌症,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基于多方面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很多研究表明,槟榔提取物可致基因损伤、致突变和致癌。已有实验表明,槟榔碱可抑制细胞增殖、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的凋亡。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与咀嚼槟榔习惯关系密切。OSF是一种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并可能恶变为口腔癌。
目前主流医学界认为,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多项研究表明, 咀嚼槟榔者比不咀嚼槟榔者患口腔黏膜病变的概率要高得多,而口腔黏膜病变已被确定为口腔癌的前期病变。口腔癌前病变有三种,即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这三种均可能恶变为口腔癌。
近些年来,槟榔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但随之而来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非常值得关注。加拿大政府禁止销售槟榔产品,即便是槟榔消费第一大国印度,也要求槟榔产品必须有警示标识。咀嚼槟榔在我国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槟榔的销售已经迅速超出了传统的湖南、海南和台湾三省范围。
(答案整理自健康中国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