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压力”山大怎么办?“愚公移山”能解决吗?

如果“压力”山大那就“愚公移山”    

害怕考试、害怕排名,每一次考试就如同炼狱,内心煎熬、压力重重,甚至多次在考场上晕厥,不得不休学......在现在的竞争机制下,高中生倍感压力,很多同学都是抱着“再忍一忍,到大学就解放了”这一“信念”走过来的。

高中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他们有的因高中生涯而自信、焕发光彩,有的却因当时巨大的压力,感到不堪回首。然而,压力真的那么可怕吗?它带来的只能是煎熬、是回避吗?甚至我们不得不通过憧憬未来的“甜”来应对它吗?

你好,我叫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的适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它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

人的内心冲突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压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假定有这样的情况,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更可怕。简言之,没有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空虚。

你是否想了解一下自己目前的压力水平?一起来测一测吧:


寻找压力源

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

学习压力是高中生最常见的压力。从外部压力源来看,社会和学校的环境给中学生带来较大的竞争和评价压力,而父母、亲友的期望也会让中学生觉得必须考出好成绩才不负众望。曾有父母为了给某高中生补充能量,助力考试,让他每天吃6个鸡蛋,导致该学生后来只要想起鸡蛋就觉得恶心。

作为社会人,我们自然会受到外界影响,一些无形的压力让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就像是一场赌博,赢了就光芒万丈,输了就跌入万丈深渊。

从内部压力源来看,自我要求、自我认知与评价、自我控制感、个体价值观都是影响压力的重要因素。曾有一位同学一直扮演着学霸的角色,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的骄傲,然而周围人的赞赏和羡慕,让她对自己的要求愈发绝对化,考不到第一名就意味着失败,以至于每到考试就本能地想要逃避。

应对压力的独门秘籍

秘籍1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怎么面对大家!”相信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担忧。过度关注结果,会让我们忽视自己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你不妨准备一个记录本,把每个阶段学到的新知识、新领悟都记录下来,可以每天一记或每周一记,你会发现其中的过程性收获和体验是多么的宝贵,它远胜过一次好的考试结果。当发现自己每天都有收获、都在成长时,你因担心结果而造成的压力也就慢慢变小了。

秘籍2 转变认知,重塑合理信念

压力来了,有的人能积极面对,有的人却消极懈怠。有这种差异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对压力的不同理解和信念。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说过:“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当我们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这次考试考好”、“我必须是我们家最优秀的孩子”、“他今天说了否定我的话,说明他讨厌我”……那我们就会焦虑、自我否定和抑郁,倘若我们换一种想法去思考当下的压力:“任何人都会有考砸的时候,我也不例外”、“尽我所能做好我自己就好”、“他今天说了否定我的话,可能我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只要积极沟通,他不会因此就讨厌我”……也许我们会有另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秘籍3 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失意与挫折是人们因某些愿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在高中阶段,频繁的测验总让学生们不断地被评价,经历挫折在所难免。曾有人说:“能力是挫折中开出的一朵美丽的花”,的确,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在不平衡的状态中,我们应该保持淡定,努力寻找自己的平衡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历练,更大程度的成长。也许未来你反而会感谢挫折,感恩人生的各种经历。

宣泄压力,准备好了吗

面对心理压力,大家还应学习一些宣泄压力的技巧。当心理出现适应不良、矛盾冲突以及其他事件引起的消极情绪时,可以采用宣泄法使压抑的心情得到缓解。

常用的宣泄技术、技巧:

谈话性宣泄——将心中的郁闷无所顾忌地說出来,一吐为快;

书写性宣泄——通过写信、写文章、做诗或日记等方式,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运动性宣泄——通过打球、捶击枕头、撕碎废纸、逛街等方式,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哭泣性宣泄——通过号啕大哭或偷偷流泪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除宣泄法之外,还可以采取支解法来缓解压力,把生活中的压力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各个击破”,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些所谓的压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而是可以逐渐化解的。

在此还想邀你学三句话:

1、“算了”!

对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

2、“不要紧!”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要对自己说:“不要紧!”记住,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的第一步。

3、“会过去的!”

不管雨下得多么大,连续下了多少天,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如此。

作者: 曹玮    

来源:《科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