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真实圣旨是什么样子的
明朝才有“奉天承运”
“圣旨”即是古代皇帝的命令。这个词最早见于汉代,蔡邕奏疏中出现过“臣伏读圣旨”。 不过,在宋代以前,“圣旨”只是偶尔使用,人们对皇帝的命令,常用的称呼还是“制书”、“诏书”、“敕旨”等。 现存汉代诏书开首大多直称受诏者官职,如“制诏御史”等,结尾常有“如故事”几个字。南北朝后,门下省成为制诏机关,于是诏书开首变为“勅门下”(也有直称“勅某”的),结尾有“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布告中外,体朕意焉”等几种。
直到宋代,“圣旨”一词才普及。按照南宋人岳珂的说法:“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储闱称令旨”。意即宋代规定,皇帝、皇后、太子的命令,分别称为“圣旨”、“教旨”和“令旨”。
古装剧中那种有固定开头的“圣旨”,迟至元代才出现。当时的圣旨上,先是音译自蒙古语的开首语,再写“皇帝圣旨”及具体内容。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认为元朝圣旨的开首语,“未尽谦卑奉顺之意”,于是亲自改为“奉天承运”,意即皇帝所做一切,都是遵从上天意旨。他还改大殿为“奉天殿”,规定皇帝所持“大圭”(玉制手板)上刻“奉天法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因此,有人认为,明清时期圣旨开首文字的断句,不是常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应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很多时候,“诏曰”也会替换为“制曰”)。至于古装剧中圣旨结尾的“钦此”二字,在真实历史中并不多见。
很多圣旨并不重要
广义上的圣旨,按照不同用途,分为多种。比如,宋代圣旨有七种:“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敕书,五曰诰命,六曰御札,七曰敕牓”。明清时期圣旨最常见的是“诰命”和“敕命”,即皇帝对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封赠时所用的文书。清代封赠五品及以上者用“诰命”,其圣旨材质为御用的“提花织锦”,有三色、五色、七色等,品级越高,使用的颜色也越多。封赠六品及以下者的“敕命”,使用常见的绫织物,仅有单色一种。
有些散落民间的这些诰命、敕命,大多属于例行公事。如历史学者苏同炳所言,“‘诰敕’只是填入受文者姓名的官样文章”“殊不能因为上面盖有皇帝印信之故,一概视之为‘富有历史价值’的重要文献。”
比“诰敕”更重要的圣旨是“诏”和“谕”,其上盖有“敕命之宝”或“皇帝之宝”,用于皇帝宣布重大事件。常见的有即位诏、遗诏、罪己诏、退位诏等。这种诏书结尾,常有“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八个字,表示要让全国“子民”全部知晓。
传达圣旨无需太监
真正的颁旨过程颇为复杂,远不是古装剧中太监高声宣读那么简单。尤其圣旨中有重大事件宣布时,工部、礼部等要在午门外搭设宣诏台、龙亭等。颁旨当日,皇帝在太和殿召见百官,由大学士手捧圣旨,交给礼部堂官。在鸾仪卫护送下,礼部堂官将圣旨放置于龙亭中。已然等候在外的百官行三叩礼,鸾仪卫再将龙亭迎至午门外城楼上。至此,宣诏官才能取出圣旨,当众宣读。最后,百官再行三拜九叩礼。
圣旨宣读后依程序移交礼部,镌刻后颁行全国。传至各地,亦有一套复杂的迎接流程,如文武官员要穿朝服跪迎,老百姓也要伏于道旁等候。宣诏时,少不了又是几番三拜九叩。
作者:杨津涛
来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