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食量考
認为古人饭量非常大,这是一种错觉。
不可否认,史料当中确实有一些超级大饭桶,但他们之所以被记载下来,恰恰是因为太出奇了,远远超过常人。换句话说,这些大饭桶不能代表古人的平均饭量。
有人说《墨子》一书中守城士兵每天吃1斗,每顿吃5升,还说古代每升1.5公斤。
古代每升真是1.5公斤吗?扯!“升”是容量单位,“斤”是重量单位,同样一升,你放小麦进去,和放大米进去,重量会相差很多。历朝历代的升,具体容量更有天壤之别,战国时每升只有200毫升左右,唐朝时每升涨到600毫升左右,明朝一升又涨到980毫升,现在一升则是1000毫升。在《墨子》成书的战国时代,一升舂过的干净大米重约160克,3两多而已,连半公斤都不到,怎么可能有1.5公斤呢?
十年以前,我写过一篇《两汉魏晋西域驻军食量考》,根据出土的文书和度量衡,考证和比较汉朝和魏晋时期西域驻军的饭量,文章结论是,即使在出征和作战期间,当时士兵每日配发的食粮也只有1.2公斤小米(其中0.2公斤可以兑换羊肉和蔬菜)。作为重体力劳动者,他们的食物绝不丰富,食量绝不惊人。放到今天,矿工、士兵、军训期间的大学男生,同样能吃下这么多食物,恐怕还能吃得更多一些。
古代有没有超级大胃王?当然有。
康熙年间,有个刑部尚书徐乾学,此人每天上早朝,都要用一大堆点心把肚子填饱。都有哪些点心呢?馒头50个,鸡蛋50颗,烤黄雀50只,另加10壶小酒。《清代名人轶事》里说,徐尚书早上吃完这些东西,可以“竟日不饥”,一天都不会饿。这是废话,不管谁吃下去这么多东西,一天都不会饿。
乾隆年间,有个工部侍郎吴省钦(据说此人是大贪官和珅的死党),他跟某将军比试饭量,一顿吃下24碗米饭,结果还是输了。他不服,第二天中午又跟那个将军比试,这回只吃米不吃菜,竟然吃了36碗米饭。那将军挑食,“无肴不能下咽”,只吃了20碗,就吐得满地都是,让吴侍郎扳回了一局。
再一位是道光朝的闽浙总督孙尔准。孙总督去泉州阅兵,泉州知府请客,端上100个馒头、100个蒸饺,以及一个一品锅——锅里有两只鸭子两只鸡。孙总督阅兵阅饿了,竟把那些馒头、蒸饺、鸭子、鸡,一点儿不剩全倒进肚子里去了。泉州知府惊呼天人,席上众客瞠目结舌,孙总督摸着肚皮说:“我阅兵两省,惟至泉州乃得一饱耳。”敢情才刚刚吃饱。
那么古代有没有饭量超小的人呢?当然也有。清朝初年有一个著名美女董小宛,她每天只吃两餐,每餐只吃“水芹数段,豆豉数粒”,然后喝一小杯清茶,就开始打饱嗝了。董小姐吃这么少,绝非为了减肥,恰是天生饭量小的缘故。
现在让我们抛开饭量超大的特例和饭量超小的特例,让一个普通古人跟一个普通现代人比饭量,你猜谁会胜出呢?
从常识上推想,古人获胜的概率会大一些。第一,古人的食物成分相对单一,不像我们每天在正餐之外,还要摄入那么多的高热量零食和功能饮料;第二,古人在体力上的消耗要比我们大得多。
作者: 李开周
来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