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8月13日】郑律成小传:为中国和朝鲜两国谱写军歌,为音乐而生的爱国者
1918年8月13日,郑律成出生于今韩国光州广域市。父亲极度反对日本的奴化教育,把郑律成送进了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崇一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洋音乐。
早在8年前,《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许多朝鲜爱国志士辗转跨过鸭绿江,进入中国,暗中组织抗日活动,试图光复祖国。
郑律成的三个哥哥,都在抗日活动中牺牲。
1933年(15岁),郑律成来到中国。他进入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以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作掩护,参加了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朝鲜民族解放同盟”等。
(19岁时的郑律成)
1936年(18岁),郑律成加入抗日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谱写了自己的处女作《五月之歌》。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南京沦陷。郑律成和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一同奔赴已成抗日大本营的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每逢星期天,他走进大街小巷,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弹奏革命歌曲。
在延安,郑律成认识了抗日军政大学女学生丁雪松,两人相恋。
(郑律成与丁雪松)
1938年,郑律成作曲《延安颂》。这首带有朝鲜音调的抒情颂歌,开创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颂歌”题材的先河。
《延安颂》非常受欢迎。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颂》的歌声,当时甚至有人在弥留之际叮嘱家人:走的时候不要放哀乐,要放《延安颂》。
(《延安颂》简谱)
1939年(21岁),郑律成成为鲁迅艺术学院的助理教员,当时的系主任是洗星海。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受洗星海《黄河大合唱》的鼓舞,郑律成着手创造《八路军大合唱》。其中的《八路军进行曲》经过填词后,深得战士们的青睐,迅速唱遍全军。当时,不仅在各抗日根据地唱得响亮,连国民党的部队也爱唱。
后来,这首曲子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八路军》里八路军大合唱)
因为郑律成是朝鲜人,他与丁雪松的恋情受到多方阻拦。1941年(23岁),两人克服各方困难,举办婚礼,结了婚。后来,丁雪松成为我国第一位驻外女外交家。
1942年8月(24岁),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工作,两人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1943年4月,丁雪松生下女儿,由于没有母乳,就卖掉郑律成心爱的小提琴,换来一只刚产下羊羔的母羊。女儿就取名“小提”。
(郑律成一家人)
1945年(27岁),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律成一家人回到朝鲜。他先后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平壤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他谱写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图们江》、《东海渔夫》等。
其中,《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定为朝鲜的军歌。
1950年(32岁),朝鲜战争爆发,周恩来亲自写信给金日成,将郑律成调回中国,后加入中国国籍。他谱写的《朝鲜人民军进行曲》,则逐渐淡化。60年代朝鲜更换了新的军歌。
1956年后,郑律成调到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创作室作曲。他深入工厂、农村、边防,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不断处寻找新的创作素材,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郑律成在乡间采风)
1966年(48岁),文化大革命爆发,郑律成停止创作,坚持不为“反右”谱曲。
1976年12月7日,在北京去世,享年58岁,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一生谱写了360余首形式不同、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老年郑律成)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46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3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