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级富豪聚集的摩纳哥是一种什么体验?

超级富豪摩纳哥

摩纳哥拥有地中海最美的港湾,行走在海边,触目所及都是各式奢华的游艇。全球富豪们喜欢在这里玩帆船、游艇,不仅仅是因为摩纳哥的天然环境,同时也因为这里的生活让人感觉“零压力”。

南临地中海,背靠阿尔卑斯山,面积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8万,这就是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袖珍国——摩纳哥公国(简称摩纳哥),国土面积仅比梵蒂冈稍大的世界第二小国。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弹丸之国,实力不可小觑——摩纳哥堪称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奢侈赌场、海景别墅、豪华游艇、各种顶级赛事……众多奢华享乐的元素使其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加上适宜的地中海气候,这里既是名流富人扎堆的安乐窝,也是引人入胜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地中海边的迷你小国大国争霸中的风雨历程

摩纳哥濒临地中海,北、西、东三面与法国接壤,背靠西欧最雄伟的山脉阿尔卑斯山。

“摩纳哥”这个名字,是公元前6世纪在此居住的希腊福基斯人所取。当时,福斯基人在这里建了一个祭祀大力神海格力斯的神庙,取名“Monoikos”(摩诺伊科),之后渐渐演化成“摩纳哥”,并成为此地的地名。后来,腓尼基人在摩纳哥的悬崖上修筑了一座城堡,这座城堡便是日后摩纳哥的发源地。

1297年,热那亚人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来到地中海,看到了建立在岩石上的这座城堡。作为腓尼基人控制的军事要塞,它易守难攻,所以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决定智取。他将宝剑隐藏在宽大的衣服中,伪装成圣芳济会修道士,大摇大摆地走进城堡之中,悄悄躲藏起来。月黑风高之时,守卫城堡的军士甜梦正酣,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悄悄打开城门,引导早已守候在外的伏兵突然袭击,兵不血刃地攻克了这座城堡,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从此,格里马尔迪家族成为摩纳哥的王室,开始了长达700多年断断续续的统治生涯。时至今日,在摩纳哥的国徽上还有红白相间的菱形图案,两旁是手持宝剑的僧侣,描述的正是先祖夺取城堡的故事。

摩纳哥在14世纪初形成公国雏形,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1525年,摩纳哥成为西班牙的属国。17世纪,法国崛起,摩纳哥同法国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到1814年期间,法国成为摩纳哥的统治者,格里马尔迪家族曾一度被赶出摩纳哥。1814年,《巴黎条约》签订,摩纳哥解放,脱离法国控制,格里马尔迪家族重回摩纳哥。

摩纳哥原本的控制面积约有20平方公里,但19世纪中期,芒通和罗克布伦两大市镇,因对税收政策极度不满而宣布脱离摩纳哥,加入法国。1861年,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摩纳哥与法国签订协议,放弃芒通和罗克布伦,换取法国承认摩纳哥的独立地位。从此,摩纳哥领土从20平方公里剧减到不足1平方公里,后来经过填海造地等措施,最终形成如今约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

1911年,摩纳哥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1918年,与法国签署了确定两国政治关系的条约。摩纳哥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法国则负责保障摩纳哥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后数十年间,两国又多次签订了一系列协定与条约,在政治、经济、司法、税收等各个领域加强合作。正因如此,摩纳哥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法国也一直相安无事。

摩纳哥是一个美丽的中世纪古国,漫步在老城的街道上,淡黄色的民居建筑、石板铺成的街道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给人温暖的感觉。

“百年传统守护神”奢华王宫的亲民生活

一座中世纪城堡,发展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这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里,城堡經历了无数的外来围攻和炮火烽烟,见证了地中海群雄争霸的峥嵘岁月,被摩纳哥人誉为“百年传统守护神”。

在17世纪以前,城堡一直作为军事堡垒使用,后来,这里成为摩纳哥王宫的所在地。王宫外观呈淡黄色,有着高墙尖塔,庄严肃穆,四周的防卫堡和炮台遗址,便是当年城防的见证。如今,王宫的一半用于王室成员居住和办公,另一半则是博物馆,每年6月至10月向游客开放。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尽情观赏这座宫殿的奢华:16世纪意大利风格的长廊和壁画,路易十五时期金光灿灿的客厅,装有文艺复兴时期大壁炉的王位厅,17世纪的巴拉丁小教堂,白石修建的圣马力塔楼,17世纪的大理石双螺旋楼梯……

(左右页图)左页上图为圣尼古拉大教堂内景,左页下图分别为王宫前正在进行换岗交接仪式的摩纳哥卫兵和圣尼古拉大教堂外观,右页图为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虽然王宫奢华无比,但这里的生活却平凡温馨。一位名叫马塞尔的护士,曾在王宫中为公主的健康服务过3年,她直言那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幸福的时光。“在来之前,我想象王宫是冷冰冰的,不容易让人接近的,可当我到达这里,发现一切都相反:一个正常的家庭,愉快的气氛,王子夫妇和人们的关系是如此融洽。”

在当地人看来,能够留在王宫工作是神圣的,园丁、厨师、清洁工,以及那些修复王宫的建筑师,所有人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共同守护着这座伟大的宫殿。

对于这座王宫,摩纳哥人还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兰尼埃三世将这座宫殿视若珍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王宫曾遭到严重破坏,为此,这位亲王做了大量的修复工作。从1959年开始,他还定下一个传统:允许民众进入王宫里的荣誉院参观,在蒙特卡洛艺术节期间还可以来这里听音乐会。在圣诞节,王宫还会组织活动,兰尼埃三世则亲自接待参与者,树立了很好的亲民形象。

此外,在王宫外的广场上,每天上午11点55分,会举行摩纳哥卫兵换岗交接仪式,这也是参观王宫的一大亮点。每天,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提前等候在王宫外,时间一到,随着奏乐声响起,只见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王宫内走出,随后与守卫在王宫外的士兵致持枪礼,进行交接。虽然整个仪式只有短短5分钟,但神圣庄严的气氛足以感染每一位驻足的人。

“悬崖顶上的首都”从大教堂到海洋博物馆

在摩纳哥王宫所处的悬崖上,还有其他几座宏伟的建筑,共同构成了摩纳哥的都城——摩纳哥城,也就是“悬崖顶上的首都”。这座都城很小,面积仅有0.2平方公里,却显得一点也不拥挤。

穿过王宫广场东南角的一个大门洞,走过一条狭窄、宁静的小街,一座洁白的大教堂便矗立在眼前——“圣洁圣母大教堂”,另一个名字叫“圣尼古拉大教堂”,因为这座教堂在摩纳哥非常重要,所以也被称为“摩纳哥大教堂”。这座罗马复兴风格的宏伟建筑,是摩纳哥王室举行重大典礼的场地,也是已故王室成员的安葬之地。1956年4月19日,好莱坞明星格蕾丝·凯利与兰尼埃三世那场轰动全球的婚礼,就是在这里举办的。1982年9月13日,格蕾丝·凯利驾车从她的夏季别墅返回摩纳哥途中,车辆失控坠入悬崖,一代“最美王妃”香消玉陨。如今的大教堂内祭坛一侧,就是王妃沉睡的场所。

格蕾丝是一位深受摩纳哥人民爱戴的王妃,由于王妃生前最爱玫瑰花,所以,人们在摩纳哥西南部的芳特维耶区修建了一座王妃玫瑰园,以此纪念。园内种植有4500多株玫瑰,每到花季,这里便成了花的海洋,陶醉在花香中,不由得让人想起这位美丽王妃的传奇故事。

摩纳哥大教堂的对面,是绿意盎然、树影婆娑的圣马丁花园。圣马丁花园南侧是巨岩陡直的悬崖,从这里的观景台往左看,海边突起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白色大厦,那便是举世闻名的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左右页图)摩纳哥堪称名流富豪扎堆的安乐窝,在这里,各种奢侈品店、世界顶尖的酒店、俱乐部、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海景别墅、数不清的豪华游艇、各种名贵跑车随处可见。

摩納哥海洋博物馆是摩纳哥国王阿尔贝一世修建的。阿尔贝一世酷爱海洋,一生都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1906年,他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海洋基金会,还先后组织过28次海洋考察,搜集了大量海洋动物和植物的标本,为筹建海洋博物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0年,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博物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观光。来到博物馆,大门正面和门楣上方雕刻着人鱼公主、海神、海兽等形象。入门处是阿尔贝一世站在快艇上乘风破浪的塑像。正厅墙上镶嵌着一块巨大的玻璃,透过它,可以看到浩渺无边的地中海。而最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海洋收藏品,如从古至今的渔船模型、各类海兽海鱼的标本、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以及400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让人大开眼界。此外,这里也是国际海洋学会会址,常常召开重要的国际性海洋学研讨会。博物馆还拥有自己的科研队伍,经常外出搜集海洋生物标本。

蒙特卡洛的崛起从博彩开始的经济奇迹

摩纳哥虽小,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个袖珍国在一片废墟上创造出的经济奇迹,不得不令世人惊叹,而写下这段传奇的,便是从19世纪发展起来的博彩业。

1861年,摩纳哥从法国人那里争取到国家独立,但国王查理三世却没有时间庆祝,因为眼前的状况不容乐观:除了背靠阿尔卑斯山的余脉,面朝蔚蓝的地中海,公国经济发展可以倚仗的自然资源少得可怜。迫不得已,查理三世下令放开在法国统治时期禁止的博彩业,作为在当时看来“可解决财政困难的最佳方式”。

1865年,查理三世在市区北边开设了第一家赌场,名为“蒙特卡洛大赌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行事极端、毁誉参半的国王,将该地区命名为“蒙特卡洛”。蒙特卡洛大赌场是由巴黎歌剧院的设计师GAMIER设计,内部的天花板和墙壁古典瑰丽,犹如一座豪华的宫殿。欧洲大陆的众多赌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

赌场的成功创造了“蒙特卡洛奇迹”,蒙特卡洛很快成为与澳门、拉斯维加斯并称的世界三大赌城,摩纳哥也从穷国变成了富国。事实上,当拉斯维加斯还是一片荒漠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车水马龙的博彩重镇。巅峰时期,蒙特卡洛博彩业进账占到全国收入的95%,并且带动了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摩纳哥法律严禁本国公民参与赌博,即使王公大臣也不例外,因此在蒙特卡洛,一掷千金的永远只是外来客。

夜幕下的蒙特卡洛大赌场灯火辉煌,鎏金异彩。在赌场外的广场一侧,是同样奢华的巴黎大饭店。

巴黎大饭店建于1864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已成为尊贵时尚的标签,是国际名流社交的舞台。摩纳哥亲王与王子曾在这里会晤离任美国总统格兰特,接见各国使臣。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意大利歌剧之王居塞比·威尔第、法国科幻小说大师于勒·凡尔纳等文化名流也经常光顾于此。一战和二战期间,这里还成为政治避难者的宁静港湾。战争结束后,饭店重新开始接待世界名人,包括英国的温莎公爵夫妇、爱丁堡公爵、丘吉尔首相。1952年,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名流聚集在此,参加影星艾罗·弗兰的婚礼……

“在饭店阳台上看F1”也是令人向往的体验——由于蒙特卡洛的地形复杂,路面狭窄多弯,所以这里成为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F1)的重要赛道之一。

1929年2月14日,第一届F1摩纳哥大奖赛的发令枪声响起。比赛中,车手威廉姆斯驾驶布加迪35B型赛车,以80.194公里的惊人时速绕赛道100圈,技压群雄,夺得冠军。不久,摩纳哥便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法国勒芒、德国纽布格林一样,成为全球赛车手挑战极限的赛场。

在摩纳哥站历史上,最成功的赛车手无疑是有“车神”之称的已故车手塞纳。塞纳曾在蒙特卡洛赛道6夺桂冠,1993年他和车手曼塞尔在终点前的激战,更是成为摩纳哥大奖赛的经典镜头之一。

如今的摩纳哥,金碧辉煌的顶尖酒店鳞次栉比,衣着光鲜的人们在赌场里一掷千金,還有让全球车迷尖叫的F1赛车在街道上呼啸而过,海港里停泊的豪华游艇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由于摩纳哥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吸引了很多富豪移民,这里成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华之地,或许只有在市区那些略有年头的老房子里,才能依稀看到岁月沧桑的痕迹。

作者:唐风

来源: 《  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