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景教”从何而来,唐朝有哪些人对其信奉?

在热播的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曾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白色法袍,上绣金黄十字架,出入的庙宇中还绘有耶稣同门徒的壁画。这群人当时被称作景教僧。

景教从何而来?信奉景教的又是何许人?

图1 《景教碑文纪事考证》是对明清学者研究景教碑的总结

唐朝是一个极具文化包容性的朝代,当时的长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拜火教)、袄教等宗教都有大批信徒。这种情况下,从西方传入的景教能在神州扎根发芽也就不足为奇了。

景教是早期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根源可以追述到公元五世纪的聂斯托利教派。公元五世纪,中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而此时的基督教罗马教廷也因为对教义的不同理解陷入分裂。

基督教中以聂斯托利主教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耶稣身上的人性和神性分离,耶稣的人世生母,也就是圣母玛利亚只赋予了耶稣肉体。耶稣身上的神性同圣母玛利亚没有关系,所以拒绝承认玛利亚的圣母地位。

而以主教奚里尔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耶稣身上的人性和神性融合统一,耶稣的肉体、精神无法分离,所以耶稣的生身之母玛利亚也具有神性,应当被尊称为圣母。

两派的争端还表现在对耶稣受难时的感受。聂斯托利一派认为耶稣精神肉体分离,所以耶稣受人崇拜的一面,也就是耶稣的精神,感受不到受难时肉体的痛苦。而奚里尔一派则认为耶稣能够感受到肉体的痛苦。

图2 景教碑与崇基学院校徽

此时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的派系斗争很可能引发罗马帝国分裂。为了解决教派争端,维护帝国统一,公元43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以弗所召开基督教大公会议。

会议认为,聂斯托利一派的人神分离说属于异端,亵渎了圣母玛利亚。为了惩戒后人,会议决定将聂斯托利开除教籍,几年后又驱逐出境。

但是聂斯托利一派拥趸众多,教会越是打压聂斯托利,信徒越认可聂斯托利的主张。在聂斯托利客死埃及之后,持人神分离说的一派出走波斯、印度、远东等地区传教。六十多年后,该派正式脱离罗马教廷,聂斯托利教派也就变成了聂斯托利教会,现在也被称作东方亚述教会。

聂斯托利教会以中东为中心,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传入北魏洛阳。一开始,聂斯托利派基督教被称作“波斯经教”,由于古人称罗马为大秦,所以也被称作“大秦教”。为了彰显教义,教派中人取“景”字光明之义更名景教。

图3 十字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车厂村北三盆山,是中国景教寺院遗址

唐朝人眼界开阔,对各种文化极为包容,勇于接受不同思想,景教迎来了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贞观年间,西方传教士阿罗本携带《圣经》面见唐太宗。

唐朝人虚怀若谷的同时,各种思想也不断以中华文明为中心进行本土化尝试。在阿罗本翻译的《圣经》中融合了许多佛教和道教术语,三位一体被译作“三一妙身”,天父耶和华被译作“慈父阿罗诃”,神的羔羊被译作“慈喜羊”。除此之外,耶和华也常被信徒称作“天尊”,耶稣门徒还被称作“法王”。

图4 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得益于唐太宗的支持,景教在长安周边兴建了许多教堂,这些教堂被称作大秦寺。与其他宗教不同,景教在唐朝走的是高端路线,景教信徒都是达官显贵。有资料表明,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一名景教徒。为了得到朝廷支持,景教还破例允许在教堂上悬挂唐朝历代帝王画像。景教、袄教和摩尼教被称作“唐代三夷教”。

唐朝的宗教繁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唐初的宗教宽容政策,唐太宗至唐高宗的五十多年间皇帝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没有对某种宗教特殊优待或歧视。但是武则天执政后笃信佛、道两教,景教不断遭受佛教徒和道教徒的攻击。为了博得武则天欢心,景教徒集巨资在洛阳修建“大周颂德天枢”,景教这才能够继续发展。

图5 景教文物

但是好景不常,由于各种宗教的过度发展,社会上产生了许多不事生产,无需纳税服役的宗教徒,其中又以佛教僧侣最多。为了充实社会劳动力,防止资源过渡投向宗教,唐武宗在公元九世纪推行了一系列灭佛政策。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灭佛浪潮冲击下景教也受到影响。

唐朝景教的发展过分依赖皇帝和贵族庇护,信奉者中除达官显贵外只有外来经商的胡人,没有百姓支持的宗教就如同水上浮萍,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元气大伤。唐武宗施行灭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进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景教自然也在调控之列。缺少底层信徒的景教在灭佛浪潮后一蹶不振,直到元朝时景教才随着西方商队重新回到中原。

文:刘不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