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个封闭的熟人社会,小到一个村子,大到周边的几个村子的农民之间,或多或少基本上都是有联络的,所以农村的舆论压力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城市大得多,因为城市人彼此间来往不多,就算是住对面的邻居,彼此间也仅限于见面打个招呼,很难深交。由于农村舆论作用比较大,所以农民一般都格外的注重自己在村子里的名声,尤其是在赡养家里的老人上,农民最怕听到的就是被村里的人说不孝顺。现在农村薄养厚葬风气日盛,这其中除了攀比的因素外,其实也是农民的无奈之举,因为村里边别人都是那么操办的,如果自己不那样办,看起来标准明显低于村子里其他农民的标准的话,就会有人说闲话,其中“不孝顺”就是最经常被扣上的帽子,这是所有的农民都难以接受的,所以还不如多花点钱,看起来像模像样,这样也能堵上亲戚及同村人的悠悠众口。
除了厚葬薄养外,农村这几年“伪孝”也越来越普遍了,很多农村青年人嘴上说着父母不容易,多感谢父母之类的话,但是行动却跟不上,从来不主动回农村陪陪父母。更糟糕的是,如果家庭中兄弟姐妹比较多的话,相互之间还要比较,谁给父母花了多少钱,别的子女没花或者是花少了,然后自己下次也要少花点。很多人都在为这些小事儿计较来计较去,轻则出现“伪孝”,让老人感觉不到幸福,重则兄弟姐妹间失和,来往不顺畅。那为什么“伪孝”会出现呢?
第一、一碗水难端平,有孝心的子女寒了心
农民在教导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反复强调兄弟姐妹是彼此最靠得住的人,大家要相亲相爱。不过等到这些小时候同吃同住的兄弟姐妹长大后却发现父母所说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根本就是骗人的,因为很多农村家庭都出现了一碗水难端平的情况。当然,由于亲情总能包容掉误解,所以很多时候,虽然很多农村家庭都存在一碗水难端平的事情,但兄弟姐妹间还是能相互理解。只不过这种理解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尤其是有些农村老人忽视了子女已经长大了,已经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了自己的想法,总还站在父母的角度,强行平衡子女间的经济往来,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有孝心总听话的子女就彻底寒了心,所以说干脆也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顾了。农村超过半数以上的“伪孝”都是由一碗水难端平引起的,这点值得一些老人思考。
第二、不孝反被偏爱
农村有句老话叫“专门挑软柿子捏”,虽然用在这里不见得恰当,但是也能说明问题,因为在农村家庭中,孝顺的那个子女往往未必是最有钱,经济条件最好的,但孝顺的那个子女确实最惦念父母,最关心父母的那个,只不过很多时候身为父母,农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说个比较普遍的情况吧,有些子女在外边吃苦受累打工挣钱,自己都舍不得花,想着回去给父母,让父母不要那么操劳了,可谁知道一转眼钱就到了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打牌的那个子女手中。有时候其他兄弟姐妹想要管教一顿,却还被父母阻止。这种做法也让孝顺的那些子女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2种情况出现的多了,心态再好的人也会出现难以忍受的情况,所以说选择和那些不孝的子女一样,从真心真意孝顺过渡成“伪孝”也就不难理解了。很多农民在对待子女上边也确实该重新思考了,虽然父母想让所有的子女都好这一点值得体谅,但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有本事,都有意愿越过越好,所以身为父母,子女长大后就不要再去强行平衡子女间的生活了,这样可能会好很多。你家出现了不孝的子女反被偏爱的情况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