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二战时期的所作所为没有任何错误!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审判他?!”1945年的纽伦堡法庭上,一位少女的公然质问,一度使原本秩序井然的法庭陷入混乱。为什么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可以进入庄严的法庭?其实,这还要从她的身份谈起。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对看似普通的母女,其实是一位纳粹重量级战犯的家人。而为这位纳粹重犯所发声的,正是右者。
这个在法庭上大声疾呼的少女,名叫古德隆·布尔维茨(Gudrun Burwitz)。而她所希望洗白的父亲,则是在二战时期处决数百万犹太人的刽子手,希特勒曾经的接班人——希姆莱。1929年,古德隆出生于德国慕尼黑(Munich)。对于希姆莱这位纳粹帝国领袖来说,他更想要的是一个男孩。不过,古德隆的出生,也为希姆莱的家庭注入了一丝活力。在童年的古德隆看来,父亲就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重视“工作”、重视祖国的“三好男人”。而她也是希姆莱与夫人玛格丽特·希尔格罗丝(Siegroth)唯一的孩子。(实际上,这位帝国领袖还曾与自己的秘书海德维格·波塔斯特有过不正当的关系,有两位私生子。)
▲年少的古德隆与父母。
▲在古德隆很小的时候,希姆莱便经常将她带在身边,一同处理“工作”上的事务。这位在父亲的纳粹思想灌输下成长起来的少女,理所当然地认为“雅利安才是世界上最优渥的高贵民族”。得益于希姆莱,古德隆也与希特勒、戈培尔等一众高官见过面,还与他们的孩子玩的不亦乐乎。
▲1941年,古德隆与其父一同参观位于德国境内的达豪(Dachau)集中营。在她的眼里,这些人“死的理所当然”。整个二战期间,总计有超过3万人死在了这座臭名昭著的“劳改监狱”之中。
1945年5月8日,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宣布投降的半个月后,古德隆的心中英雄般的父亲,便以自杀的方式逃过了最终的审判。而在法庭上,这位被美军宪兵强行架走的“纳粹公主”,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向着法官诡辩称,她“英明”的父亲不是死于用头撞击水泥墙,而是被“某些蓄意的人所谋杀”。最终,古德隆与她的母亲被宣判无罪,于1946年11月被释放。重归自由的古德隆并没有反思自己父亲在二战中的过错,反而变本加厉地宣传纳粹思想,鼓吹极端种族主义,认为“希特勒的时代才是德国全盛的时代”。她选择了嫁给一位极端作家:伍尔夫·迪特尔·布尔维茨,并加入了巴伐利亚地区的极端右翼党派——德国国家民主党(NPD)。除此之外,古德隆还成立了所谓的“静默救护”(Stille Hilefe)组织,专门用于拯救在二战中十恶不赦的纳粹战犯,其中就包括了人称“布痕瓦尔德绞刑者”的马丁·索玛(Martin Sommer)。
▲一级小队长(高级军士长)职务的索玛(1915-1988),其人在达豪集中营担任看守期间,曾多次杀害过集中营里的囚犯,并将他们的尸体藏于自己的床下,是一个嗜血的杀人犯。
在奥地利作家奥利弗的笔下,古德隆更像是一位“在向多方显摆自己在希特勒时期荣誉与身份的纳粹公主”。而事实上,她也确实这么做。古德隆与自己的丈夫育有2个孩子,在2018年5月24日,这位曾经被捧上天的“纳粹公主”在慕尼黑附近死亡,享年88岁。
▲尽管面临着资助纳粹战犯,反犹,极端宣传等一系列不利的控诉,但这位活在梦里的“纳粹公主”,直至去世都未曾低下她高傲的头颅。她始终认为,自己“是在保卫当年的英雄”。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北部湾。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