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的,龙王却是印度的?中国人的图腾为何成了背锅侠?

编者按:已经上映三周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仍在火爆荧幕,票房在进一步提升。关于本片的话题也依然很多。比如有人吐槽,影片的设定是咋回事?把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弄得那么惨,俨然是全村集资供一个孩子去上大学的苦情剧。这是导演的胡编乱造吗?

没戳,正是……

正是在下!

▲《哪吒传奇》中的敖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权游》中的龙,仍然代表着毁灭与堕落

其实不止是《哪吒》,作为政治与文化象征的“龙”形象,与我们在神话小说中常见的龙的形象似乎也不符合。龙在《西游记》里是懦弱官僚,《封神演义》中是无良地主,《八仙过海》中是难缠恶人。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迟至秦汉时期,龙在政治文化中已成为高贵的身份与无上权力的象征。往后龙在政治文化中的神圣性不断提高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点无可置疑。

在东汉时期编纂的《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可以代表时人对龙的统一认知:“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在东汉时期,龙还只是一种瑞兽,性质与玄武、朱雀、白虎、黄龙一样,在《淮南子》中并称为“天官五兽”,并不是带有人性色彩的神祇,更没有四海龙王的概念。

▲汉瓦当中四象的经典形象

进入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兴盛,大量的佛教经典被译为汉文,并在社会间广为流传,但一个误会恰好发生在经书的翻译环节。季羡林先生在《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一文中说“龙王这东西本身就不是国货。叶公好龙的’龙’,同以后神话传说中的龙、龙女或龙王,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来源于印度,梵文Naga,意思就是’蛇’,所说龙王者实际上就是蛇王。”这就导致了原本作为瑞兽的龙解锁了一个文化分支,开始逐渐发展出人性。

在佛经中,代表“蛇王”的“Naga”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又由于其在汉文中一律被翻译为“龙王”,所以其实龙王一词的大量出现是随着佛经的译介与流传而逐渐为人所知。据介绍佛教世界观的重要经书《正法念处经》卷十八畜生品记载,龙王属于畜生趣,乃愚痴、嗔恚之人所受之果极。

这只是佛家对龙王身份的定位,看起来似乎与中国本土文化对龙的定义有较大差异。但是在西晋时翻译的《佛说如来兴显经》载:宝在固在於王龙王藏。又其大海摩尼珠。而有四角。

在於四方海龙王宫。各自别立。东晋时翻译的《佛说长阿含经》载:阿耨达龙王龄中夜后起大密云。弥满世界而降大雨。如构牛顷。雨八味水。润泽周普。地无停水。佛经中的这些描述不仅与本土龙的形象有所重合,其中“四方海龙王”的概念甚至还有后世明清小说中龙王的影子。

▲山西长治观音堂龙王像

佛教对于龙王的外表叙述并不多,各龙王的形象与常人无异,其区别仅是头顶长有三、五、七、九不同数目的蛇或龙,这与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有些类似,从形象看,没有中国“龙”的形象有威慑力,这也是后世民间龙王为何沿用中国龙形象的原因。在此一时期,除了上述两部经书外,《大楼炭经》《佛说海龙王经》《阿育王传》《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都对龙王有过不少记载,不仅如此,龙宫、龙女最早也都出现于佛经中。

综合来看,在佛教中,龙王是堕落之人转生后的形象,需要通过修行来解脱恶行。众龙王在十二天之一水天的统率之下,其职责为守护佛法,其居地为水中,主要神力是降雨滋养万物,其居所龙宫则是佛教法宝之一——经卷的储藏地,这为后世人将龙宫想象成藏宝之地提供了想象空间。

▲在传统神魔小说中,龙宫成了珍宝聚集之地,其实更多是来源于人们对佛教中“龙宫”的想象

可以说,佛教中“龙王”概念的传播,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原有“龙”的形象,使其逐渐拥有了人性。由于二者在名称与神力上的大体相似,所中国的“龙”与“龙王”概念很快就交织在一起。在东晋时期道教的《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中,描述了龙王虞渊降水救济世人的场景,这是中国本土典籍上首次出现龙王及其形象。从内容上来讲,此书的创作很明显受到是佛教典籍的影响。但在具体的传播中,中国“龙”和佛教“龙王”基本上失去了界线。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更盛,由于佛家典籍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强于道教,因此佛典在普通百姓中流传的更广。在佛家典籍的传播中,龙王能够招致云雨的神力再一次被强调,龙王与龙在民间逐渐成为了“水神”的代名词。大量的龙神庙,龙王庙被建立起来,河神、河伯等中国原生水神则逐渐被边缘化。有意思的是,龙王庙的管理有时是由僧侣,有时是由道士管理,可见其形象的复杂性。

▲从沿海到内地,只要有水就有龙王庙

最为明显的是,先秦时期,在南方我们能读到楚辞《河伯》,在北方,则有西门豹治邺不敬河神的故事。而到了唐代,所有与水神有关的故事基本都与龙王有关,且龙的形象越来越拟人化。宋人所写笔记《云麓漫钞》中有句话说得最为贴切:“自释氏书传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可见宋代时,就有人知道作为“水神”的龙王,并非出自中国传统文化,但有这样见识的人,恐怕仅仅局限在士大夫,普通市民则无所闻矣。

到了元明清时期,市井文化开始兴盛,中国原有的儒释道的人物、思想、世界观、宇宙观都被融入到话本、杂剧,小说等文化作品之中。像“龙”“龙王”这样的概念,肯定难被区分出来,至于其形象中的道教元素,儒家元素,佛教元素,更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于是,身份是道教天官,长相是中国传统龙形与人身,衣着是中国传统官吏,府邸是佛教中的龙宫,原型是中国本土“龙”与佛教“龙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敖丙及其家族——龙王家族。

关于四海龙王的名字问题,目前尚无定论,因为佛经中的龙王皆有确实姓名,而四海龙王有确实姓名出现,则是在元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沧海》中。至于为什么龙王的形象多为负面,更多的是因为龙所承载的政治含义。在诸多神魔小说中,龙与龙王的地位都是管理一方水泽的封疆大吏,虽然它们听命于天庭,但实际上相当于江河湖海中的“土皇帝”,有时候甚至就代表皇帝。诞生于民间的神魔小说,自然不会对这些官僚体系的代言人有什么好感。

从中国“龙”文化与佛教“龙王”融合变异,最终促成四海龙王敖广家族诞生的历史源流来看,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神话传说中的许多人物的产生,其实都与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些变化的产生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果现在还有人只是死守着我们先祖们想象出来的形象与故事不放,不去探寻这些故事与形象新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价值,那么恐怕古人都要笑我们迂腐了。何况在佛经中,龙王群体本身就是为赎罪孽而镇守四海,《魔童降世》的改编,恐怕有意无意中完成了向佛教经典的致敬。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贺兰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