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袭击似鳄龙的帝鳄,作者:劳尔·马丁
北非巨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古生物学家阿尔伯特-菲力克斯·德·拉帕朗(Albert-Félixde Lapparent)组团到撒哈拉沙漠中进行了多次探险。在陆相的卡玛卡玛组地层(Kem Kem Beds)中,团队发现了许多大型鳄类的化石,地点靠近靠近今天阿尔及利亚的奥莱夫。之后在摩洛哥南部,新的化石被发现,包括有头骨、牙齿、脊椎骨和甲片。1957年,福尔(H. Faure)在尼日尔北部的艾尔雷兹组(Elrhaz Formation)发现几枚孤立的牙齿化石,不过这些牙齿要比拉帕朗发现的牙齿大很多。
图注:帝鳄的牙齿,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通过对来自北非的巨大鳄类化石的研究,法国古生物学家德·布罗因(De Broin)指出这是一种长吻鳄,就像今天的印度鳄。
图注: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的帝鳄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之后法国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天知道为什么是他们)的研究小组于1964年在尼日尔北部发现了一块近乎完整的头骨,这块头骨被送往巴黎进行研究。经过研究,布罗因和菲利普·塔瑞特(Phillipe Taquet)在1966年建立了帝鳄属(Sarcosuchus),学名来自于希腊语的“sarco”(意为“肌肉”)、“suchus”(意为“鳄鱼”),意思是“肌肉鳄鱼”。从学名本意看,帝鳄翻译成“肌鳄”更准确,但是缺乏霸气,因此中文名最终选择了帝鳄。
35年后终成名
在北非发现如此巨鳄本应该是一件轰动世界的事情,奈何法国人不懂得宣传,帝鳄就这么默默无闻了好多年。
图注:塞里诺(穿红色衣服者)在尼日尔发现了帝鳄的下颌骨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1997至2000年,来自美国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率领一支探险队再次来到尼日尔,他们相信这次探险将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深入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中经过了艰苦的发掘后,探险队发现了总重达20吨的化石,其中包括了7只帝鳄化石。在塞里诺发现的7只帝鳄中,包括了从幼年到成年不同的个体发育阶段,其中也包括有完整的化石。
图注:《国家地理》的帝鳄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塞里诺与帝鳄头骨,正是以为塞里诺的宣传,帝鳄才变得家喻户晓,图片来自网络
回到美国之后,善于宣传的塞里诺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介绍自己的发现,他还与国家地理合作介绍这种史前巨鳄。在新一期的《国家地理》中,帝鳄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其霸气侧漏的复原图出现在杂志封面上,下面的标题是:“超级巨鳄,它不与恐龙同行,因为它以恐龙为食。”(SUPER CROC---IT DIDN’T WALK WITH DINOSAURS…IT ATE THEM.)
图注:国家地理与塞里诺合作制作的1:1帝鳄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配合宣传,国家地理与塞里诺合作专门复原了一条1:1的帝鳄模型,于是一条“老”鳄鱼终于轰动了世界,成为古生物中的大明星。
巨鳄得有大块头
图注:帝鳄与人类的比较,图片来自网络
帝鳄是史前的超级鳄类,巨大的体型是它的名片。到底帝鳄有多大呢,研究人员在测量了印度鳄和咸水鳄的平均头身比之后套入最大的帝鳄头骨化石(1.6米),得出其体长为11.65米,体重约8吨的数值。
想要长到超过11米的体长一定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表明帝鳄是一种长寿的动物。根据对一块帝鳄骨骼的研究,当帝鳄达到40岁的时候,它的体长才只有成年个体的80%,也就是说40岁的帝鳄还是个亚成年个体,真的是吓死本宝宝了。当帝鳄达到50至60岁的时候才达到了成年,然后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生长,真无法想象一条百岁帝鳄得有多大!
图注:帝鳄与恐鳄、洛龙(已知最大的咸水鳄)的比较,图片来自网络
如此巨大的体型已经能够问鼎最大鳄类动物的宝座,能与其一较高下的也只有恐鳄和普鲁斯鳄了(不是体长,是体型哦)。
长嘴巨魔
图注:帝鳄与人类头骨的比较,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帝鳄口鼻部前端的“鼓泡”,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帝鳄是可怕的掠食者,其体型非常巨大。大块头有大脑袋,帝鳄的脑袋长度超过1.6米,其口鼻部较为细长,占了整个脑袋长度的75%,有点像印度鳄。在帝鳄口鼻部的前端长有一个膨大突起(称为“鼓泡”,Bulla),这个突起的作用很可能是提高嗅觉能力。帝鳄的鼻子和眼睛都位于脑袋顶部,它们只需要将脑袋浮出水面就能够呼吸和观察。
图注:帝鳄嘴中布满了尖利的牙齿,图片来自网络
帝鳄最恐怖的武器莫过于它的那张超级大嘴,嘴中布满了锋利的牙齿。在帝鳄的上颌中共长有70枚牙齿,下颌长有62枚牙齿,其牙齿厚实成圆锥形,能够轻松穿透猎物的皮肉(写的我后背有点凉啊)。
图注:帝鳄的背上长有防御用的甲片,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像今天的鳄类一样,帝鳄巨大的身体上也长有骨片(皮内成骨),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不过当它们成年之后已经很少有动物能够威胁到自己了。帝鳄的身体两侧一前一后长有两对长着脚蹼的腿脚,有记录显示帝鳄具有较宽的腰带结构,表明它们的陆上行动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猎龙者?食鱼者?
图注:BBC《恐龙星球》中的帝鳄,图片来自网络
帝鳄生存于距今1亿1200万年前早白垩世的阿普第阶晚期至阿尔必阶早期,那个时候的撒哈拉和今天有着天壤之别。根据地层信息看,白垩纪的撒哈拉炎热湿润,地面上分布着大片的河流和湖泊,这里是帝鳄的家园。
图注:帝鳄正在攻击沉龙,图片来自网络
以发现帝鳄化石最多的艾尔雷兹组为例,生活在当时的恐龙包括有属于禽龙类的沉龙和豪勇龙,属于蜥脚类的尼日尔龙,属于兽脚类的似鳄龙、始鲨齿龙和隐面龙。这么多恐龙明摆着是送上门来的食物啊,帝鳄只要潜伏在它们经常喝水的地方,当有恐龙靠近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将对方拖到水下淹死就可以大吃龙肉啦。
图注:生活在今天的印度鳄,其脑袋外形与帝鳄有几分相似,图片来自网络
或许事实与我们的设想不同,2014年一份关于帝鳄头骨的生物力学分析表明它们无法像今天的咸水鳄、尼罗鳄那样进行恐怖的“死亡翻滚”,也就是说无法从大型动物的身体上撕下皮肉。再考虑帝鳄较为细长的口鼻部,也不适合撕咬大型猎物,因此帝鳄的主要食物还是鱼类,只是偶尔会攻击小型恐龙罢啦。如果比较对于大型恐龙的威胁,帝鳄远不如恐鳄凶残可怕。
帝鳄属于大头鳄科(Pholidosauridae),这个家族的特点就是长有细长的口鼻部,是淡水和近海的捕鱼者。大头鳄科生存于距今1亿6700万年前至8930万年前,在中生代结束之前就已经消失,因此今天已经没有与帝龙同科的鳄类动物存在了。
PS
帝鳄在南美
我最早知道帝鳄是在BBC《与恐龙同行》特别篇《巨龙大陆》节目中,当时调皮的奈基尔·马文调戏了一只生活在湖泊中的帝鳄,地点是南美洲的阿根廷,时代是晚白垩世。很多人会指出错误:帝鳄只生存在非洲北部,南美洲没有帝鳄。实际上在南美洲的巴西也发现了帝鳄的化石。
图注:在早白垩世时期,南美洲与非洲几乎是连在一起,两个大洲都发现了帝鳄的化石并不奇怪,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19世纪末,美国古生物学家查理斯·哈特(Charles Hartt)在巴西的孔卡沃盆地发现了两枚牙齿化石。根据牙齿化石,著名古生物学家马什(O. C. Marsh)认为其属于鳄属并命名其为哈氏鳄(C. hartti),种名正是献给化石发现者哈特。1977年,经过研究,古生物学家认为牙齿和更多的化石材料更加接近帝鳄,于是将哈氏鳄归入帝鳄属,名为哈氏帝鳄(S. hartti)。
文 / 江泓
参考资料
1.Sereno, Paul C.; Larson, Hans C. E.;Sidor, Christian A.; Gado, Boubé (2001). "The Giant CrocodyliformSarcosuchu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Africa".Science 294 (5546): 1516–9. doi:10.1126/science.1066521. PMID 11679634.
2.Buffetaut, E.; Taquet, P. (1977)."The Giant Crocodilian Sarcosuchu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Brazil and Niger" (PDF). Paleontology 20(1).
3.Woodward, A. R.; White, J. H.; Linda, S.B. (1995). "Maximum size of the alligator (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J. Herpetol 29 (4).
4.Wemuth, H. (1964). "Das Verhaltniszwischen Kopf-, Rumpf- und Schwanzlange bei den rezenten Krokodilen".Senckenbergiana Biologica (in German)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