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及其制品是人类传统食物之一,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人类的饮食结构,美国、印度、中国是全球牛奶产量的前三名,奶和奶制品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食品。
反对喝牛奶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现在还经常收到私信,问是不是真的。我的回答很简单,这么伟大的发现依旧停留在小道消息的层次,肯定不可信。这些谣言往往打着科学的旗号,也往往来自伪科学和假科学的重镇台湾,下次再看到牛奶不能喝的文章,直接删除就是了。
目前对于牛奶的争议是在喝多少与是否管用上。美国农业部的建议是每天喝2到3杯,也就是500到750毫升,尽可能喝脱脂或者低脂奶。认为奶是钙、钾和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后者是添加进去的。
钙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又是钙吸收的关键,由于太阳晒得不够,导致维生素D缺乏比较普遍,因此在牛奶中添加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钾也是吸收不足的营养成分之一,人们吸收太多的钠和太少的钾,使得高血压的比例越来越高。靠吃水果蔬菜也能补充钾,但那样的话就超过了现有推荐量。多数人连现有推荐水果蔬菜摄入量都无法达到,因此就不可能摄入足够的钾。根据上述理由,流行病学和营养方面的专家提出了2到3杯这个官方推荐。
但是这个官方推荐并没有在学界获得一致意见,以哈佛公共卫生学院为首的一批流行病学和营养专家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大方向错了。
反对意见之一是美国农业部的推荐的摄入牛奶量所说的减少发生骨折的风险,基本上没有证据。正好相反的是,奶摄入量低的亚洲国家的骨折率反而低于美国。反对意见之二是美国农业部推荐的钾摄入量超过了预防高血压的钾摄入量,预防高血压的要点不是补钾,而是限钠。反对意见之三是牛奶的卡路里量不低,即便是2%的低脂奶,3杯的卡路里量为366,不利于控制体重。反对意见之四是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多喝奶与致死性前列腺癌有关,喝3杯以上会稍稍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双方争论的要点不是喝不喝,而是喝多少,官方建议喝2到3杯,哈佛公卫学院建议1到2杯,这样折中一下,似乎应该喝2杯。
刚刚发表在BMJ上的瑞典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为这场争论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证据。
这些研究有61433名39岁到74岁的妇女和45339名45岁到79岁的男子参加,对妇女跟踪了20年,对男子跟踪了11年。
这期间妇女组有15541例死亡、17252例骨折包括4259例髋部骨折,去掉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每天喝3杯或者3杯以上者死亡风险是每天喝少于1杯者的1.93倍,每一杯牛奶增加死亡风险15%。骨折的风险同样随着牛奶摄入量上升。
结果一出,眼镜跌了一地。
对这个和预期完全相反的结果,研究人员的解释是牛奶中的半乳糖造成的。半乳糖引起氧化应激和低度炎症,这种炎症会对死亡率和骨折产生影响,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给予实验动物半乳糖会加速死亡和导致骨折。
男子组则没有出现这种相关性,或许跟踪的时间还不够,或许是因为男女生理上的区别。但男子组也显示多喝奶的人出现氧化应激和低度炎症。
如果吃奶制品比如奶酪和酸奶的话,由于没有半乳糖或者含量很低,结果正好相反,和之前预期的相符,吃得越多越好,每一份会减少妇女死亡率和骨折率10%到15%。
这个大型跟踪研究基本上支持哈佛公卫学院的看法,尤其是妇女,奶应该喝,每天的量在250毫升到500毫升之间,尽量多吃酸奶和奶酪。
文 / 京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