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能够给生活带来仪式感,对于情侣而言,被称为中国“情人节”的七夕节则是增添仪式感的好时机。七夕节是中国最有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但是,如今人们为何总对“情人节”重视,反而冷落了传统的“七夕节”呢?
一、起源以及文化不同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各个朝代的文献中都有对七夕及其风俗的记载。
七夕节源于对古代对日月星辰崇拜。我国最古老的科学文献之一《夏小正》载,“是月,织女东向。”《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土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其中的河鼓和织女,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其实,我们农耕的华夏民族祖先对星辰的崇拜不仅于牵牛星和织女星,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时,就有相关记载了。古人将牵牛星视为谷物神,将织女星看成是传说中的天帝之女桑蚕神。这二神均为华夏农耕先民所重视的神祗,并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斗七星最亮,可辨方向。北斗七星首颗星叫魁星,即魁首。在科举时代,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将“七夕”叫“魁星节”,或“晒书节”。而在七夕拜牵牛、织女二星,是因为地球上的人们能观看到两星的运行最为突出的月份恰好处于七月。
七夕节也源于古人对时间的崇拜。据《太平御览》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也就是说将七月七日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是因为它是良辰吉日。至汉魏时期,人们将这天作为集会游乐的时间。还有,七月七日还是天上神仙聚会之日。《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和“期”同音,月和日都为七,让人有一种时间感。此外,“七”这个数字在民间表示一个阶段的时间,如一般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可知,在七夕民俗里,有乞巧祈福乞情等,均源于七月七日这个良日,以求丰收美满。
七夕节延伸于对生命的崇拜。在七夕习俗里,人们从对时间的崇拜,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七夕习俗里,有种生求子、祭祖等。如种生求子:于七夕前几日,在木板上敷上泥土、播粟,长出小苗,在上面放置小茅屋、花土,做成田园小农家院落模样,俗称“壳板”,或将绿豆、小麦之类放进磁碗里用水浸,等它长出寸把长的芽,再用红、蓝丝绳扎成束,称为“种生”,或“五生盆”、“生花盆”。南方各地称之为“泡巧”,称长出的豆芽为巧芽,或以巧芽代针,抛在水面乞巧。用蜡塑牛郎、织女传说里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形状,放在水上浮游,称为“水上浮”。又蜡制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即宜子之祥,称之为“化生”。湖北荆州有七夕祭祖的风俗,据黄廷金《同治瑞州府志》载:“俗又于是夕祭祖弥,谓之迓亡阵,享七日,焚楮荐之,曰送亡。新死者,则于是月朔迓祭,于此夕奠送。”
而相对于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西方最为典型的一个节日,已经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关于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教士瓦伦丁信仰基督教而不崇拜罗马皇帝,被捕入狱并判死刑。监狱看守之女被他的精神所吸引。在狱中等待行刑的日子里,两人相爱了,但瓦伦丁并没有因为爱情放弃信仰,公元270年2月14日行刑之前,他给自己心爱的人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落款“来自你的瓦伦丁”。自此,人们将瓦伦丁就义的日子定为情人节。
第二,公元3世纪,罗马对邻国发动战争,急需大量士兵上前线,但民众普遍厌恶战争,谁也不愿意去卖命。当时罗马暴君克劳狄是,认为男人们顾恋家庭才不愿上前线,于是下令人们不许结婚。教士也不能为年轻人主持婚礼。一个叫瓦伦丁的教士不听“劝阻”,秘密为年轻人主持婚礼。克劳狄得知后,愤怒地将瓦伦丁逮捕了,并将他折磨致死。自此,人们将瓦伦丁看作是爱情的守护神,将他去世的日子定为情人节。
第三,传说古罗马人因为生存环境恶劣,就将牧神当作自己的守护神,每年2月14日都要祭祀牧神,祈祷人畜兴旺。节日里,除祭祀外,还有未婚青年参加,由于平时界限划分得很清楚,而在节日上未婚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跳舞。于是,一般将姑娘们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让男孩们随机抽取,被抽中的姑娘便成了他的情人,为期一年,因此促成了许多姻缘。又传说这天是鸟交尾之日,人们将它看作成就良缘好日子。
二、风俗不同
“七夕节”习俗。七夕最主要的习俗就是“乞巧”了。《荆楚岁时记》曰:“是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俗也。”唐人有诗云:“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十分细致地为我们描绘了七夕之夜乞巧的情景:少女们祈求织女赐巧,手持绣花针和五色丝线,看谁穿得快、穿过多。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比赛”,谁的“乞巧”最好,谁就有资格定择偶标准。
实际上,当时纺织业迅速发展,并占据经济中相当分量后,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求自己所娶之妇应该是工于“女红”的。《礼记·昏义》载:“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於舅姑,和於室人,而后当於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又“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可见古代女孩出嫁前,均要学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其中,“妇功”即丝麻,也就是说学会丝织是当时女子所必须掌握的。
再说,当时也出现很多弃妇现象,如《诗经·氓》、《诗经·谷风》里就描写有两个典型的弃妇形象,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也是一样。这样一来,如果妇女想让自己不被婆家抛弃,就要通过向织女乞巧来让自己在婆家做得更好。因为男人可以随意休妻,所以弃妇的哀怨促使妇女们采用乞求于神灵的方式来祈求自己不会变成怨妇一样。
还有其它习俗,如沐浴求子、求财求寿、祓禊除疾等。
西方情人节风俗。西方情人节源自宗教,因为爱情与宗教形同水火,很多宗教都将妇女看成道德败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反对男女爱情生活,反对婚姻和家庭。作为教徒,更要舍弃情欲,否则就是玷污教门、有辱教规。不过,现实生活中,基督教是容忍世俗爱情的,《圣经》中有专门描写爱情的部分,即旧约《雅歌》。因此,西方情人节十分注重精神的升华。
此外,西方情人节也注重个体的个性张扬以及情感诉求。也就是说,不管你原来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都不影响你接受“情人节”,只要你需要爱情,需要另一半就可以了。在这个节日里,除了爱情,其他都不重要。
因此,作为西方节日的“情人节”,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
情人节也有很多习俗,如祈祷爱情。在白金汉郡还曾盛行在情人节之夜祈祷的风俗:点燃一支蜡烛,插入两枚细针,从烛底插到烛心,默念自己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即时叩扉而至。再如表达情意、互赠礼物等。发展到今天,到了情人节,情侣之间互赠情人节卡片,小伙子给自己心爱的人赠送玫瑰花,女孩则给自己的对象赠送象征爱情的巧克力等。
实际上,尽管“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存在这样的差异,但并不影响我们将它们同样对待。之所以出现人们为何总对“情人节”重视,反而冷落了传统的“七夕节”,最主要的是很多商人们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比如很多的圣诞节大促销啊,情人节的各种噱头等等,都会吸引年轻人去消费,如此的此消彼长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反而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不过,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爱情是千古不衰的话题,而充满着悲与欢、情与恨的“七夕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宣传得当,相信人们还是会回归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