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两个人,却比一个人更孤单?

你是否也曾在一段纠缠的关系中挣扎?

影片《消失的爱人》就讲了一段这样的婚姻故事。一对看似“幸福”的夫妇尼克和艾米从纽约搬到了密苏里,而就在结婚五周年纪念日当天,妻子离奇失踪了,家中更是一片狼籍。

丈夫尼克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妻子,甚至在媒体面前深情呼唤,而随着案件深入调查,不管是妻子的日记、还是民众的呼声都指向尼克就是杀害妻子的凶手。        而事实上,艾米此时正在别处享受着放飞自我的人生,并得意地看到丈夫一步步沦陷到自己设计的圈套中。原来这场出走是她报复丈夫出轨的手段。最后为了圆住谎言,她谎称是旧情人绑架了她,出于正当防卫杀了旧情人,但这也都是女主自导自演的。        最终女主放弃继续报复丈夫的计划,为了继续经营“完美”家庭,她盗取了丈夫用于医疗检测的精液,顺利让自己怀孕。用孩子和社会舆论逼迫了丈夫妥协并不得不留在自己身边。       得知实情后的丈夫内心感到恐惧与痛苦,但似乎除了妥协也别无选择。

生活中的我们,可能不会碰到这样极端的情况。但情感中的背叛、控制、妥协、贬低、溺爱、冷漠等一系列模式却是很常见的。经营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真的那么难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拥有一段好的爱情呢?        在了解健康的亲密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看一看生活中常遇到的不良伴侣类型有哪些:

  1. 贬低型伴侣

他们会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对你的不满,这些表达可能比较隐蔽,不易被察觉,也可能是直白的贬损。ta会放大你的缺点,攻击你的外表甚至是人格。在这些言语或行为的影响下,你会觉得自己“被嫌弃了”,甚至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是无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遇到了问题,这类人通常会帮你解决,但这种帮助其实是在削弱你的力量。通过言语贬低,ta们先是把责任都抛给了你,而后再帮你解决问题,以获得一种更为充足的控制感。如果你无法察觉这种伤害,长此以往,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感觉自己“离了ta什么都做不好”。

2. 溺爱型伴侣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类伴侣——他们接受你本来的样子,甚至纵容你最坏的样子。他们会时时宠着你,但他们的宠爱是没有原则的。具体而言,溺爱型伴侣可以分为两个亚类型。

*隐秘控制型:在这段关系中,ta会给你绝对的包容,但同时也会要求,你的“无理取闹”和“真实”只能在ta面前展现。在无底线包容你的同时,ta也剥夺了你的成长机会,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需要成长。而在此过程中,对方隐秘的控制欲会得到满足。

*百依百顺型:还有一类伴侣,看上去对你百依百顺,其实是在避免和你之间发生任何冲突。如果你们之间产生了矛盾,ta的解决方式很可能是一味讨好,比如说,“都是我的错,我们不吵了,换个话题好不好”。这类人可能在充斥着争吵的家庭中长大,对ta们而言,百依百顺是一种防御策略,然而对ta们的伴侣来说,这种逃避会使他们的情绪失去出口。在反复闪躲中,问题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3. 要求型伴侣

他们会对你提出种种要求,而你需要满足他们。如果你背离了他们的想象和期待,他们会愤怒,或者试图不切实际地改变你,或者直接选择离开。与其说他们爱你,不如说他们爱的是满足那些标准的你,一旦你不能满足了,他们的爱也就失去了寄托对象。

如果你对这类人投入了过多的感情,你会很容易感到痛苦。在关系中的委曲求全会让你患得患失,失去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 情绪缺席型伴侣

这类伴侣可能会对你很好,但他们的温柔缺乏温度,像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有情绪上的起伏。情绪缺席型的伴侣通常有以下两类表现:

*貌合神离型:他们会给予你温柔的陪伴,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情绪投入了,仿佛妥帖对待是设置好的。你知道他们对你体贴周到,但你始终能感觉到,你们之间在情绪上是有隔阂的,不是真正的亲密。事实是,这类人可能不够爱你,未能对你敞开心扉,甚至心中还有其他人存在。

*“为你打拼”型:他们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美其名曰“为你打拼”。他们常用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安抚你,让你不要贪恋一时的相处,把目光放长远,然而同时,他们会在你的生活里长期缺席。如果你质疑他们,他们可能会说出经典回复“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对于上述几种类型的伴侣来说,他们的爱是自我本位的,比起爱你,他们更爱在关系中有着掌控权的自己。如果另一半配合了他们的角色分配,那么他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亲密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损耗型的,在不正确的相处模式下,身处其中的双方会感到痛苦,对彼此的爱也会日渐消磨。

然而,一段好的、值得期待的爱情,需要的并不是不对等的牺牲和包容,而是彼此平等的支持和陪伴。在现实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被定义为“支持性伴侣”(supportive partner)。可以说,支持性伴侣对于我们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至关重要,Cramer(2006)认为,这类人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对关系的满意度。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或对方是不是一个“支持性伴侣”呢?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 他们接受你本来的样子

他们不会觉得“你应当那样”,试图把你打造成他们期待的模样。相反,他们完完整整地接受你是谁,尊重你的兴趣爱好,包容你真实的性格,不会用理想标准来规训你。

2. 他们会为你腾出时间

他们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陪在你身边,并且不仅仅是“出现”,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让你感受到心灵的“在场”。他们会为你投入情绪和情感,让你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一人面对所有的问题。

3. 他们给你个人成长的空间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可以很好的表现支持性伴侣的态度,他们爱你,但会给各自留出空间,他们会对你表现出依赖,同时也允许你自由成长。

4. 即便有时会反对你,但他们永远不会批判你

他们有着自己的立场和坚持,不会无原则的妥协,但同时他们会选择正向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支持你,但不一定支持你的决定。

看起来,支持性伴侣似乎是“神仙伴侣”,有了ta,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此就会一帆风顺。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很容易走向误区。

误区1:有支持性伴侣我们就不会吵架了

在关系中,支持性伴侣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冲突减少。支持性伴侣有着自己的原则,他们并非是感情中的低自尊者,不会用一味妥协的方式来“包容一切”,但他们可以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从每一次吵架中找到矛盾焦点,从而在根本上优化关系。

误区2:享受支持性伴侣的功能就好了,爱不爱ta 

寻找支持性伴侣,是为了让关系变得更健康,而不应当是对于对方的利用。支持性伴侣有ta独立的人格,值得在关系中获得属于ta的主体体验。另外,目的不纯地寻找支持性伴侣,最后还是会陷入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物化和被物化的关系本身是不平等的,一方不舒服的体验会影响到另一方,最终形成互相伤害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永远是建立关系的基础,这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使关系长久、健康的关键所在。      *我们为什么需要支持性伴侣?

Cutrona (1996)认为支持性伴侣可以为关系带来以下正向影响:

  1. 支持可以减少关系中的情绪退缩和孤独

支持性伴侣可以给我们引导性的建议,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的自信会得到提升,更加接纳自己,不再因为低自尊或缺乏安全感而想要退缩。同时,他们会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陪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你不是独自一人”。

2. 支持可能会缓解抑郁情绪及其对这种关系的不利影响

支持性伴侣会为我们提供安全感,帮助我们排解抑郁情绪。在这种安全感的挟裹下,我们会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内心的灰暗,并且着手解决它。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我们自己,而支持性伴侣给了我们支撑。

3. 防止冲突升级

研究表明,对于一对伴侣来说,比起机械地教他们怎样减少冲突,让他们成为彼此的支持性伴侣,更能提升二人对关系的满意度(Cramer, 2006)。因为支持性伴侣有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他们会适时妥协,发现争吵的关键所在,争取深层次解决矛盾,而不是只顾情绪发泄,在同一个问题上跌倒数次。也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帮助他们跳出了“问题解决模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关系质量。

4. 增强关系的亲密感

支持性伴侣可以给我们提供积极的体验和情感支持,他们爱着真实的我们,同时给予彼此独立成长的空间,在支持性伴侣的带动下,我们会有对关系的全新认识,而舒服的体验会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增加关系的亲密度。

研究表明,来自支持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一个支持性伴侣,而如果孩子成长于一个严苛的家庭,那么ta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会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Schofield, T. J., Conger, R. D., & Conger, K. J., 2017)。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后天不能成为、或者找到一个支持性伴侣。成为彼此的支持性伴侣是一个双向塑造的过程,通过调整和学习,我们在现有的关系中便可以做到。

*如何成为彼此的支持性伴侣?

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已有伴侣的人,如果你是单身,也依然可以提前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支持性伴侣。

  1. 看到对方的付出,表达对ta的感谢

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通过亲吻、拥抱等行为向ta传递出你的信号——你珍视ta这么做,以及你爱ta。误会往往在表达不善的过程中产生,常常表达爱意,会省去很多麻烦,并且它会对关系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2. 爱对方的同时,明确自己具有独立的人格

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明确的,在爱对方之前,我们首先是自己,我们具有独立的人格。明确这个前提之后,我们才能够在关系中既不过分妥协,也不忽略对方。从某种程度来说,成为支持性伴侣也是自我救赎,我们拥有了爱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去更好的爱别人。

3. 接受对方当下的样子

不因为对方的某些缺陷而攻击ta,也不一味企图把对方变成自己理想中的存在。我们可以有对美好品质的期许,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完全把问题归咎于对方“变了”,如果你还想继续这段感情,比起固守“标准”,共同成长无疑是更具建设性的。


最后,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支持性伴侣并非像soulmate一样可遇不可求,我们也不必离开现有的亲密关系,才能够找到一位支持性伴侣。“对”的人往往是在互相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塑造出来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与我们相爱的那个人,然后努力成为彼此的支持性伴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获得一段美好的、值得期待的爱情必要经历的道路。

以上。

References:

Cramer, D. (2006). How a supportive partner may increas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34(1), 117-131.

Cutrona, C. E. (1996). Social support as a determinant of marital quality. In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pp. 173-194). Springer, Boston, MA.

Schofield, T. J., Conger, R. D., & Conger, K. J. (2017). Disrupting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in harsh parenting: Self-control and a supportive partner.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9(4), 1279-1287.

作者 / 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