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在小冰河时期逆势繁荣的秘密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些年全球发生了许多百年一遇、历史之最的气候现象。
有气象记录以来,许多城市夏日的最高温度和冬季的最低温度在这几年被屡屡打破;台风、洪水的肆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以上种种的气候异象,被归咎于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它是荷兰等低地沿海国家近年来最担忧的议题之一。而历史上与“气候变暖”相反的小冰河时期,全球气温骤降,也带来了全球性的灾难,不过荷兰却在此期间繁荣兴旺,或许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用来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
根据冰川的抽样、海洋和河床的沉积物、树的年轮等估算,起始于13世纪、主要在1550年~1770年这220年间(中国明朝嘉靖二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全球气温出现下降,这一时期被称作“小冰期”。
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明清时期,火山喷发带出的大量粉尘进入平流层,阻挡了阳光;正好当时太阳也进入了不活跃期,为地球带来的能量减少。此时,冰川扩张、全球风场与海洋洋流发生改变,在许多地区出现了洪水与旱灾的异常交替。之所以说小冰期带来全球性灾难,除了洪水与干旱外,由于气温下降,使得植物生长季节变短,粮食作物产量变少,谷物价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此时,昆虫携带前所未见的病原体侵袭因饥饿下降的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大面积的瘟疫。从西班牙帝国腹地、非洲南部的Mutapa王国到莫斯科公国的大草原、中国明朝的水稻田间无一幸免,随之而来的是死亡率的上升,全球人口增长率在这段时间减缓。
饥饿困苦的民众将他们的痛苦归咎于帝国与王朝,冰冷的气候带来了空前的反抗与内战,死伤千万。
最坏的日子似乎已经到来。
然而,非同寻常、引人注目的是,当时荷兰共和国的居民却在那个最冷的世纪享受着他们历史上最棒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伴随着一胜再胜的海军、睥睨群雄的商业舰队逐渐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
荷兰共和国在17世纪的小冰河期间是个特殊的存在。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绝大多数人在当时都辛勤劳作于乡野,他们为本地市场种植谷物。相比之下,许多荷兰农民为异地的消费者种植经济作物。
由于波罗的海沿岸很少遭受到同期寒冷与极端天气的侵扰,所以荷兰人将自己种植的高价经济作物,例如油菜子、干草、茜草、烟草、亚麻、蛇麻子通过船舶卖往波罗的海,再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农民那里购买便宜的谷物粮食运回荷兰,或者转卖到其他无法种植粮食等地区。
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荷兰人为了商业利益工作在港口城市,这些港口城市被善于“治水”的荷兰人修满了沟渠和大坝。很快,荷兰的城镇化率就遥遥领先欧洲人任何一个国家。成千上万的水手们往返于他们的商业航线,来往于荷兰与北极、美洲、非洲和亚洲。这些航船依靠于两点:有利的风势和不结冰的水域。在小冰期的影响下,航海业和农业一样收到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确实不同的。新的风向正好有利于荷兰舰队驶往美洲和亚洲。
经得起风浪的舰船
在欧洲北部的海域,暴风雨常常在小冰河时期侵袭。荷兰共和国最大的商船比欧洲其他国家类似的商船都更适合于航海,与荷兰相比,葡萄牙开往亚洲的船舶沉没的概率是荷兰的四倍;英国船舶沉没的概率是荷兰的两倍。
就算是海冰也帮助了荷兰人,包括在北极地区。膨胀的海冰将荷兰北部的探险航线转移到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弓头鲸栖息地。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北极冰盖的边缘一直逗留在荷兰附近,而鲸鱼喜欢聚集在冰盖的边缘,荷兰的捕鲸船因此受益。大多数荷兰参与的战争都在水上或者水的附近进行,气候的变冷帮助了荷兰的军队和舰队。荷兰人淹没自己的农田来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入侵,其中一些“洪水战斗”如果不是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瓢泼暴雨是不会实现的。变换的风向、变冷的气候,给了荷兰战士在与英国和法国的海战中很大的优势
气候变冷并非对荷兰百利而无一害,在北极地区海冰吞噬舰船、溺死战士、保护鲸鱼免受捕杀。
这次,荷兰用创新回应了大自然。
荷兰造船商将捕鲸船的外壳加固并涂上润滑油帮助其驶出冰区;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购买破冰机不仅用来开路,还用来为红酒酒窖制作冰块;当冰层太厚时,荷兰人就用冰鞋和雪橇将冰冻的运河变成繁忙的大道;为了避免损失、规避风险,荷兰商人将货物分开运输,同时投资于海洋保险;此外在丰收年份储备波罗的海的农作物,并在欧洲饥荒年间赚取合理的利润。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现代商业的初始景象。
荷兰人很幸运,从异常的气候变化中受益,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但是,这种幸运是荷兰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荷兰与欧洲其他地方相比,在发生灾难性的气候模式时显得非常有弹性。事实上,荷兰人有意识地使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政策去适应并利用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劣势,他们长期的排水与筑坝历史帮助了他们在小冰期到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或许,更重要的是,与水搏斗的历史让荷兰人更早意识到:环境或许会改变,而社会可以去主动适应或者被动屈服。
那今天的我们从荷兰的黄金时代能学到什么呢?
第一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球气温的微小改变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同时美国乔治城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书籍《The Frigid Golden Age.Climate Change,the Little Ice Age,and the Dutch Republic,1560-1720》的作者Dagomar Degroot还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不平等的。
提到不平等,许多人可能会假设:富人、有钱的群体、富裕的国家能够很好的应对气候变化。然而事实上,17世纪最富裕的帝国——从中国明朝到奥斯曼帝国——都在小冰河期最冷的那十年表现最差。
荷兰的黄金时代,在气候变化期间的繁荣并不是由于它本来就很富裕,而是因为他們应对气候变化的付出、创新和改变所带来的财富。(综合美《华盛顿邮报》报道)(编辑/小文)
作者:李忠耀
来源:《海外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