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职场“嫉妒心”
办公室可能是个蛇窝。日复一日在竞争、虚荣、高强度、挫败和厌烦的受迫气氛中经受煎熬的员工们,难免会丧失全面的视野。非理性的嫉妒不利于精神健康和生产率。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职场嫉妒的倾向转变为某种富有成效、甚至有利可图的心理活动,那又会怎样呢?
这看起来似乎违背直觉,但哈佛商学院的新研究表明这也许是可能的。
职场竞争很难应付,即便对那些在职场风生水起的人来说亦是如此。刚刚克服“冒名顶替综合征”(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却不料出现某个更年轻、更酷、更有才华、更高资历、绝妙主意更获老板垂青的人。
在一篇初步论文中,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和一个组织心理学家团队阐明,职场嫉妒是可以被缓解和积极利用的。他们发现,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与同事交流职场成败的能力。“我很惊讶,人们这么容易显露和吹嘘自己的成功,”伍德·布鲁克斯说,“我们创造出一种职场文化,我们在其中透过扭曲的棱镜审视人生——却错过了一半的真实画面。”
据研究人员称,工作中的嫉妒分为两种:“恶意的”和“良性的”。前者很糟糕:一名员工获提拔了,而某个同事的反应是打击士气的、盲目的愤怒;但后者是有利的——对个人和生产率而言都是如此:一名员工获得提拔,同事们不仅渴望达到他/她的水平,并且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我们该如何将第一种嫉妒转化为第二种呢?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办法是让成功者以适当程度的自嘲来调和自高自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败。当我们这么做时,同事们的嫉妒心就会转变为一种类似于抱负的心理: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身边这个人的成就只是通过优秀素质和艰苦及不懈的努力才实现的,我们就倾向于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这让每个人都更努力工作。
问题是几乎没人会这么做。在针对大约150人的抽样调查中,其中一人在令人难堪的失败发生时设法掩盖的几率超过41%;而其中一人掩盖成功的几率只有8%。而当那些失败是发生在过去时,研究对象掩盖它的几率更高:掩盖过往失败的可能性跃升至62%,而谈论过往成功的可能性达79%。
换句话说,在事件发生当时,我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掩盖灾难、办砸了的工作和疏忽;而对于过往发生的事,我们谈论成功的可能性远远超过谈论失败。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除非自卖自夸受到谦虚的调和,否则会让同事们对自己感到沮丧,进而滋生恶意的嫉妒(就是那种不好的嫉妒)。这是因为傲慢自大言论的听者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全部经验(由杂乱无章的成功与失败交织而成)与面前这位光辉形象的英雄人物的成就作比较。
我们掩盖职场失败是有合理原因的:因为我们认为把它们公开会有风险。然而研究者建议我们再想一想:相比恶意嫉妒大范围蔓延带给每个人的灾难性后果,谈论一两次无关紧要的过往失败带来的风险很低。当我们在介绍成功的同时也公开自己的失败时,我们就可以缓解恶意嫉妒。何况我们总能选择自己要公开哪些失败。
职场中的人们(及其上司们)高估了自我推销的后果。但是,要如何做到自嘲却又不显得高人一等或虚情假意呢?伍德·布鲁克斯教授说:“要小心选择时机。当同事向你祝贺的时候,可以说这一路走来并不那么容易。公开成功路上的一件负面小事——比如,早期要求升职被拒,或是上司的严厉责备。”
商学院(尤其是哈佛)是竞争超级激烈的地方。她是否会用自己的一系列失败经历来安抚同事呢?“嗯……”她说,“这只能在我成为终身教授以后。”(摘自英国《金融时报》)
(编辑/谭玖)
作者:海伦·贝瑞特
来源:《海外星云》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