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发现恐龙以来,就一直非常热衷于复原恐龙的形象。随着研究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恐龙的样子也在不断革新换代。即使是我们熟知的恐龙,也可能因为一个新的化石证据颠覆曾经的认知。
剑龙可谓是最知名的恐龙了,即使不是恐龙爱好者也能够叫出它的名字。今天距离我们第一次描述剑龙已过去了140年,在这百年中我们对于剑龙形象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改变。最近,古生物学家发现剑龙的脖子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哦。
图注:由查尔斯·耐特早年绘制的剑龙复原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注:马什1889年绘制的剑龙骨架。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图注:基于马什的骨骼图所复原的剑龙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过时的剑龙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19世纪,艺术家们对于剑龙的重建可谓是非常的奇怪。高耸的背脊,短小的前肢,加上长在粗短脖子上的小脑袋。那个时候剑龙尾巴上的尖刺被复原成4对而非今天我们见到的两对,背部的骨板被认为是类似穿山甲或者犰狳那样覆盖在背脊上,这也是“剑龙”(有屋顶的蜥蜴)学名的由来。还有人认为剑龙会水平展开这些骨板在山崖之间滑翔(这可能只是个玩笑罢了)。当然,还有关于剑龙臀部的“第二大脑”假说,现在的研究也并不在支持这个观点。所谓剑龙的“第二大脑”可能只是肝糖体(glycogen body;或糖原体)的容纳处,这种构造也出现在现在的鸟类身上,其详细功能还不明了,可能是用来帮助神经系统的肝糖供给。
图注:格雷戈里·S·保罗(Gregory S.Paul)所绘制的剑龙骨骼图,从后一度作为剑龙的标
图注:狭脸剑龙(Stegosaurus stenops)USNM 4934,保存最为完整的剑龙标本之一。我们
近几十年来,更多剑龙标本的发现以及研究的更新,向我们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恐龙的真面目。我们曾经做出了许多关于剑龙的错误复原,如将前肢估计的过于短小,肩带过于靠前,脖子变得很短,头部非常接近地面。事实上, 剑龙的前肢非常强壮,脖子也并没有那么短,还拥有高高抬起的灵活尾巴。剑龙背部的骨板也并非水平或者像瓦片一样覆盖在身上,而是交错的沿着脊椎的走向两侧倾斜的生长。剑龙的尾刺仅为2对而并非4对,且部分标本显示尾刺实际应该是近乎水平与尾部,而非传统认为的那种垂直状态。
图注:scotthartman对狭脸剑龙USNM 4934的骨骼重建
图注:剑龙的尾刺,几乎与尾部水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法兰克福森肯贝格博物馆的剑龙骨骼装架,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中的剑龙形象,可谓是非常经典剑龙形象之一。图片来
图注:基于保罗骨骼图所制作的剑龙骨架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sideshow公司制作的剑龙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剑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恐龙,但是由于还是缺乏保存完好的标本,所以我们对于这种恐龙真实外貌重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曾经对于剑龙的重建很多时候是基于多具标本的复合参考,直到最近公布了一具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剑龙标本,让我们对剑龙的外貌有了新的认识。
这只剑龙标本被称为“索菲”(Sophie),是一只年轻的成年剑龙,体长约5.6米,索菲标本保留了360快化石,包括19快骨板。这几年来通过对索菲的研究,我们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原了索菲的骨架后,我们发现这只剑龙的外形与我们曾经认识的剑龙有很大的不同。索菲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短而高”的剑龙形象,它的身形看起来更加的修长,更像其他的剑龙类恐龙。索菲拥有一条比我们以往认知中更长的脖子(增加了2节颈椎),这表明剑龙有更加广泛的采食范围。去年的研究对比板龙和镰刀龙类以及剑龙的头骨,表明剑龙的头部肌肉附着比我们认为的更丰富,这表明剑龙有更大的咬合力。配合利于站立的后肢结构,剑龙对于食物的选择也更多元化。
图注:剑龙索菲的化石装架,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索菲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索菲的复原图,由罗伯特·尼科尔斯(Robert Nicholls)绘制
索菲的出现无疑是时间给予我们的馈赠,是我们研究剑龙的道路上的又一块垫脚石。剑龙的形象,或许应该被刷新了,但依然有许多疑问目前还无法解答,如不同年龄段的恐龙身材比例可能会有明显差异,剑龙是否也是如此呢?更年长的剑龙是否会和索菲不一样呢?不同性别的恐龙也可能存在两性的差异,我们对应索菲的性别也是一头雾水,异性的剑龙外观也许也不同呢?同一个物种也是允许存在个体差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的同一物种也可能发生变异……
图注:scotthartman绘制的索菲骨骼图
图注:剑龙形象的变革,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如何,索菲的出现提供了关于剑龙的新证据,它也为我们复原剑龙提供的新的参考和思路。相信随着未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多完整标本的出土,能为我们一一解答如上的问题,而我们则需要抱着一颗充满对未知事物探索的热情和对新认知保持客观的态度。
作者 江氏小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