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安利了一部新鲜出炉的高分日剧《凪的新生活》,有小伙伴留言表示,男主也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明明很喜欢对方,却总是不自觉中去贬低,明明想要保护对方,却毫无顾忌地去伤害。”这样的“口是心非”是出于何种心理机制?但又有粉丝表示,简直无法抗拒他又坏又执着地说出“我下次还会再来的”样子。
在第一集中,所有人都以为高桥一生饰演的男主,是个彻头彻尾的“渣男”。
在同事面前,把女主贬低得无足轻重:“我和她在一起,只是那方面和谐罢了。吃过的蔬菜种起来一遍遍吃,做的饭也很寒酸,(为了省电费)拔掉所有插头,我对那种小气的女人简直是生理性抗拒。”在女主绝望离开后,男主却每次都会坐几个小时的车去荒郊野外找她。明明喜欢得不得了,想去挽留复合,话一出口,又变了对女主习惯式的打压。
“你别逗了,不过扔了点东西搬了新家,你以为人生能重来了吗?”
“你听好,你绝对改变不了、绝对!”
然而反差萌的是,男主在女主跟前冷面、强势地说完这些伤人的话之后,转头就在酒馆里和老板哭诉了起来,对着老板深情地吐露心声:“我真的真的好喜欢她啊…”
女主因为男主一句“喜欢你头发柔顺的样子”,每天偷偷早起,把自己的天然卷烫直,其实男主早就发现了,却从未表达,只是在内心暗自感动。
或许很多人会疑惑,喜欢她的是你,但伤害她的也是你,怎么能如此“表里不一”呢?这样的情况或许能引起部分同学的共鸣,我很爱Ta,却总是做出让她受伤的事,我们时常迷惑,越爱一个人,怎么就越容易伤害Ta呢?
事实上,这个现象已经在研究中得到证明:Deborah South Richardson经过30年的调查,在2014年发表的研究中得出了这一结论——比起更陌生的人来,对于那些我们最亲密也是最接近(nearest and dearest)的人,我们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它不仅限于爱情,在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爱人、密友之间都经常发生。
Richardson将这种伤害亲密的人的现象称为“日常性攻击”(everyday aggression),它包括两大类表现形式:
一类是直接攻击(Direct Aggression),即直接表现出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包括大喊大叫、打闹、性虐待等,在Richardson的研究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这种攻击方法。
另一类是非直接攻击(Nondirect aggression),即不通过正面冲突来攻击。
非直接攻击又分为两种。包括间接攻击(Indirect Aggression),比如散布流言、毁坏对方心爱的东西、通过第三方来施加伤害等。男性和女性使用间接攻击的几率都很大,且都超过直接攻击的使用频率.
以及被动型攻击(Passive Aggression),即通过不表达来进行攻击,比如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在事情发生时不出现,不对你的询问进行正面回答等,这种攻击看起来是温和的,但实际上是一种隐秘的情感控制方式。
Richardson发现,这些在亲密关系中发动攻击的研究对象,往往也对自己做出的攻击行为感到很费解。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认为自己发动的攻击完全是无意识的,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他们会说:“我并不是真的讨厌Ta,想对Ta发火;并不是真的想去散播流言伤害Ta。但我还是这么做了。”
是什么使得我们不断地伤害那些最亲密的人呢?原因也许在于以下几点。
1. 面对Ta时,你会做出不会对他人做的事。
当我们身处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你会对Ta做一些你不会对别人做的事,比如,你在工作中很一本正经,实际上却很爱和Ta玩一些幼稚的游戏;你可能在普通同事、朋友面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但却偏偏很爱对自己亲密的人发火。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Ta的要求和对其他人不一样。比如,你可以接受同事在约会时放你鸽子,却因为男/女朋友看电影迟到而非常恼怒;你在和朋友吃饭时可以让对方随便点菜,但却不能接受Ta点一些你不爱吃的东西。
此外,我们会对亲密的人发动攻击,也是因为我们感到这段关系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领地,更容易让你表达出真实的情绪和感觉。在Richardson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特别容易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发动直接的言语和行为攻击,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是因为,在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基于血缘的,已经非常强大,因此相对来说,进行攻击是“安全”的,即便很激烈,它也不会破坏你们本质的连接。
2. Ta会更有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做出了一个平常的举动,并没有伤害对方的意思,却让对方感到很受伤。这是因为你们对彼此来说非常重要,Ta希望对你进行深切的、全面的了解和关心,也会非常在乎你对Ta的看法。因此,你的言辞,或者哪怕是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会被Ta做出伤害性的解读,即便这不是你的本意。
常见的情况是,你经常加班,回到家很累不想说话,却被Ta认为是受到了冷落和忽视;你只是想认真读完一本书,Ta却觉得你不愿意陪她出行。
这都是因为,你在Ta眼中是重要而特别的,当你和他人做出同样的行为时,也会被Ta用不同的方式理解。Ta新换了一个发型,如果只是普通同事投来嘲笑的眼光,Ta可能并不会太在意,至少不会生气;但如果是你表现出不喜欢,Ta可能就会反复照镜子,感到很挫败甚至发火。
而且,你们在生活中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这样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
3. 在攻击的背后,我们对这段关系有什么样的期待?
有时候,攻击的产生会反映出你们的关系中更深层次的问题——距离与权力。在任何一段亲密的关系中,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爱人之间,距离和权力都是关系中都非常核心的因素,它们表现出你们之间关系的平等性,以及谁是主导和控制的一方。
情绪研究的专家Aaron Ben-Zeév说,攻击的行为往往是关系中存在问题的警报,发出攻击的一方,是在用这种最后的方式来揭示出存在的问题,表达出修正关系的愿望。同时,它也是一种解决方式,当你使用其他方法——关心、爱、沟通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攻击往往是最后的方法。
· 攻击可能是你对关系中的距离不满的体现。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希望将彼此之间的距离调整到最舒服的状态,既能感受到亲密感和归属感,又能获得独立感。但这在现实中很难达到,你有时会觉得距离太近,让你透不过气;有时会觉得你们的距离太远,无法掌控。
当你对你们之间的距离不满,同时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改变时,你可能就会表现出攻击,试图以此将距离拉回到正常的范围内。如果你觉得不够亲近,有可能会通过攻击来获取对方的关心和注意;如果你觉得你们太过紧密,就可能通过攻击来争取独立和自由。
这在我们成年前和父母的关系中就经常有所体现。在小的时候,面对经常加班应酬、没有对你进行足够照料的父母,你会大哭大闹,或者故意做出让父母生气的事情;在青春期的时候,你又有可能因为父母过多的管制而发脾气、冷战,以获取自由和相对独立的空间。
而当你在成年后与爱人相处时,你可能会因为Ta没有花更多时间来陪伴你,感觉受到了冷落而发怒;也有可能觉得对方过于粘人,让你喘不过气、无所适从,使你用激烈的方式来试图挣脱束缚。
· 攻击可能是对权力的角逐。
在对愤怒这种情绪的研究中,最常见的表达愤怒的动机就是权力的角逐。同样,爱是与控制紧密联系的,在每一段亲密关系中,权力都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你们会比在其他关系中更能够激烈地感受到权力的争斗:谁的要求会更受到满足,谁的意见会更受到重视,谁的决定会更占上风?
在关系中,你们双方的权力在事实上很难真正的对等。有时候,你觉得对方的力量比你强,感受到权力遭受了剥夺,你总是在Ta的控制中。这种失控的状态会让你恐慌和不适,你希望能够夺回控制权。当你发现用别的方法都无法达到目的的时候,你就会将对权力的争取演变成真正的攻击。
首先,攻击在某种程度上是好的,它是亲密关系活力的体现,当你还在用攻击和伤害对方的形式来表达时,意味着你至少在这段关系中是有所作为的。
但当你对亲密的人进行攻击时,也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对方非常重视你,你的表达可能会使对方感到加倍的挫败和创伤,就像一个叛逆的孩子总会让父母感到失败和沮丧;一个喜怒无常的父母总会让孩子感到无力,认为自己不被爱着;一个苛刻的、充满敌意的伴侣也可能会让另一半感到被控制、被拒绝,在对方眼里没有价值。
因此,当亲密关系中发生这样的攻击和伤害时,无论你是发动攻击的一方,还是被攻击的一方,都需要你们双方共同的重视,这也有可能成为你们关系修正和改善的契机。
在那些真正与你互相爱着、关心着的人面前,你是最真实的。他们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当你控制不住地攻击时,你一定能够从中发现那些在面具后面隐藏了太久、连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属于你的部分。试着面对和分析自己的感受,与Ta一起正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发现和接纳双方身上那些创伤和脆弱的部分,找到平等的对话方式和解决方法,最终,争吵和冷战都会结束,你们会更了解自己和对方。
如José Ortega y Gasset 所说的:“我们宁愿因为所爱的人而痛苦,也好过一种无痛的漠然。”
References:Richardson, D. S. (2014). Everyday aggression takes many form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3), 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