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式审美,其实比年轻人的有趣多了?

当下的中国,很多人穷,可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这是吴冠中先生对美育的呐喊。

因此,物道君策划了“中国美学十问”的专题。

我们试图从伪文青、伪匠人、假大师…十个热门话题中去寻找答案。

木心先生曾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因为美,我们才可以继续前行。

中国美学十问第八期:

父母式审美真的丑吗?还是我们太苛刻?

说起中式审美,年轻一代就忍不住吐槽爸妈的土味宫殿式家装和红木家具、大叔的冲锋衣和大妈的丝巾,还有他们拍板通过的奇葩建筑方案、色彩妖艳的海报和广告……

似乎中式审美变成今天这么丑,都是父母式审美犯的错。

为了提高父母的审美水平,防止他们沉迷手机、整天看一些谣言文章,年轻人“砸锅卖铁”“连哄带骗”给退休的爸妈报了各种老年大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却把爸妈逼得使尽花招逃课、不做作业、上课聊天开小差。同样是跳舞,为什么他们在广场上如鱼得水,到了课室却变了煎熬呢?

同事的母亲跟他说:“跳广场舞很自由,跳错了也没人在意。我们不是为了臭美,就退休以后找人聊个天,顺便活动一下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丝巾也好,广场舞也好,父母的审美是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感悟,透露着对生活的积极和热情。我们从来只会苛刻地嫌弃他们,却很少试着去理解和包容。

图片|Yvonna_Zhao-摄

〖 实用 〗

也是对美的一种思考

中国有句老话:“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在那个填不饱肚子的年代,父母买一只碗或一件衣服,只会想到耐不耐用,美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念。

这句话也不全对,人都有一颗不由自主的爱美之心。

美国作家赛珍珠从1892年开始,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看到的,当时中国人生活虽然困苦,但日子里依然散落着美的碎片。

▲ (左)赛珍珠(右)《大地》电影海报

赛珍珠的邻居王妈妈,又老又聋,可怜的寡妇中更可怜的一个,整日里靠辛辛苦苦为人缝衣换碗饭吃。

然而,她桌上那个有缺口的瓶子里,整个夏天都插有她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鲜花。当珍珠硬是送她一个碧绿的小花瓶时,更是高兴地流出眼泪。

还有烟草店的老店主,整天都在快乐地侍弄陶盆里一株不知其名的花草;街头“小野孩儿”也常常害羞地把脸贴在珍珠门上,向她讨一束花儿。

图片|原色茶陶-摄

父辈的这种朴素的审美宛如细碎的星屑,微弱得连他们自己也察觉不到。当闲暇安定下来以后,恍然看到生活闪闪发亮,他们能为之满足许久。

今天我们倒是有了买花瓶的钱,缺少了养花的那份闲情雅致。

图片|原色茶陶-摄

〖 父母式审美 〗

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

周周末是长沙的一位年轻摄影师,他做了个“老年人街拍计划”,将镜头对准胡同巷子里那些被我们嫌弃的大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不觉得中老年人审美土气低级,有时还有一种“高级时装感”。因为喜欢,他经常去淘宝买相似的衣服。“有一次买过一条100多块的‘中老年喇叭裤’,简直太好穿,和一些独立设计师的款式差不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两个法国女孩Elsa和FeiFei出了一本叫《迷妹》的杂志,从大妈时尚,到各种生活小妙招,全面深入记录中国大妈。

▲ 法国女孩Elsa和FeiFei

她们在上海遇到的大妈,脖子系小丝巾,胸前别新鲜玉兰花做胸针,总是美美香香的。FeiFei还自己做了款袖套,拿到公园问大妈们的意见。一群阿姨主动凑上来:“你这样做不行,没有图案太单调,不好看。”

她们还从大妈那儿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女生的生理期叫“大姨妈”。有次Elsa生理痛,保洁阿姨给她冲了一杯红糖水,喝完就不疼了。她们还在杂志里专门用一页介绍中国大妈治大姨妈的妙招,泡脚、喝热水、热敷等等。

▲ 《迷妹》的杂志内容

还有一位阿姨,传授了她们一招婚姻致胜秘诀:要始终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要自己主宰事业和生活。

她们觉得中国大妈喜欢展示自己,当一个人很自信地表达自己,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这就是时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周周末镜头下的大爷,还是法国女孩杂志里的大妈,都能感受到中老年人对自己审美的自信。

周周末说中老年人穿衣心得往往只是最基本的“得体”,而就是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诞生出无数美妙而令人惊喜的搭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反倒年轻人的审美被网红审美、大牌时装限制了独立思考,都等着“潮流”告诉他们穿什么时尚、怎么穿落伍。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群体都有专属自己的审美,无所谓优劣,做到自知、自信、自得才是属于自己的最佳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母式审美〗

是重建美学的起点

别看现在大叔的冲锋衣和大妈的丝巾都是大红大绿,他们年轻时并不这样。

那时放眼望去,基本就是工人蓝、军人绿、百姓灰。这三种颜色穿了洗,洗了穿,一家大小轮流穿着以后原先的颜色不明显了,看起来灰蒙蒙的。

在过去,红黄绿紫是皇亲贵族独享的色彩,皇帝走了以后才慢慢百姓才能自由用起来。所以在他们心里,大红大绿的生活才是殷实的。

图片|知了352-摄

图片|张寳楠-摄

那时信息也不发达,父母他们也只能通过老路子去学习审美,那就是模仿以前的有钱人。

在过去许多朝代,社会的时尚标杆通常都是皇室贵族和文人精英。

好比宋朝的极简风,从皇室开始推崇,士大夫和文人阶层用他们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将极简推广至全社会。宋徽宗爱点茶,为了品清楚茶汤颜色,偏爱用黑釉茶盏。宋人茶道、黑釉茶盏,也成了宋朝美学的代表之一。


图片|原色茶陶-摄

但就像嫌弃红木家具,年轻人总觉得中国风到了父母手里就特别俗气。但笨拙粗劣的模仿,就是他们学习美的开始。

在审美面前,父母比我们更像一张白纸。但是他们唤醒了我们对美的追求。

我们认为他们不够美,是因为我们的审美水平在提高,才会发现一些“不够”的地方。重建审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是我们的一个起点。

年轻一代在审美观这个问题上,真的要少一点讽刺和鄙视,不要在消除了那些落后脏乱,失去了那时中国所拥有的许多美的特质。

图片|多爸-摄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