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精兵VS七千劲兵?金拥兵百万,野狐岭之战为何才这么点人打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当年满万不可敌,四十五万金国军队为何打输蒙金野狐岭之战?》曾经介绍了蒙金战争中非常重要的野狐岭之战。但其实,关于野狐岭之战,还有很多细节值得说清楚。

关于蒙金野狐岭之战的时间,在《元史》里,野狐岭之战竟然打了三次:1211年二月、八月和1212年正月,这是把应为一场战争的野狐岭、会河堡和貛儿觜拆分为三,而这一错误也被《续资治通鉴》继承,事实上野狐岭之战应该就是在1211年,【《蒙古秘史》:成吉思合罕于羊儿年出征金国,先取了抚州 ,越过了野狐岭,又取了宣德府。】

二月,成吉思汗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誓师,祷告于天,请求神助,誓为金人所害的祖先报仇。命脱忽察儿将二千骑,留镇漠北,率军开始伐金。(《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在逐个介绍1227年蒙古帝国的129个千户时,其中有被称为”豁沙忽勒”的千户,并对这个名称的来历作了说明:“当乞台与女真将攻占时,成吉思汗下令从每十个蒙古人里抽出两个人来……便将这三千军队交给他们……‘豁沙忽勒’是‘从每十人中给他们两个人’的意思。”)

▲成吉思汗大封功臣

笔者考证,第一次征金是分了三路军队:三皇子西路军,成吉思汗东路军,阿勒赤东北路军。因此,即使算上西北部族的资助,蒙古可供入侵金国的人数可能只有六万左右。而后期能用来攻打野狐岭的人数就更少,应该是二万多些。《史集》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为蒙古西路,估计近三万,攻击实力较强的西部大同等地。

关于金军人数:《蒙古秘史》、《亲征录》、《史集》中没有记载金军所率军队的具体数字,而几年后花剌子模君主摩诃末派遣出使蒙古的使节赛典赤·宝合丁·拉齐得到的记录是“(金帝)调遣了一支拥有三十万匹马的军队驻守在防范蒙古人的要道上,控制了蒙古地区通向外界的关口。”

是年七月,成吉思汗趁着乌沙堡刚修缮好,防范不足之际派遣哲别为帅,耶律阿海为先锋,循元朝时所称的帖里干驿道南越金界壕,攻袭乌沙堡(今内蒙古商都县)、乌月营(位于今张北西北)等地,独吉思忠率行省官兵来到刚修缮好的乌沙堡,即遭到袭击,乌沙堡、乌月营失陷。金廷不得不将独吉思忠撤职,改由完颜承裕主持军事。同时,成吉思汗派遣三位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经由汪古部所守之界壕突入金境,攻掠了金朝的净州、丰州、云内州、东胜州、武州、朔州等地。其中东胜州(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是金国的榷场。

三皇子的部队从南攻向西京,胡沙虎率兵出城野战,双方战于灰河(今恢河),激战三日后蒙古军获胜,胡沙虎逃回西京守城,七天后带着劲兵7000突围逃去,三皇子派耶律阿海的弟弟耶律秃花率领三千精兵追击胡沙虎,蒙古军追击金军直到定安之北的大胜甸。胡沙虎是知兵善战的老将,但他自完颜允济即位开始,心常不服,再加上之前曾在灰河被击败过一次,因此不肯力战,金军在定安之北与耶律秃花的部队打了一仗,既然是“劲兵”,这7000人必然都是金国最后的精锐,战斗力极强,可依然敌不过耶律秃花三千人的“精兵”。

▲强劲的金国西京重甲部队

此战中蒙古军的镇海表现极为英勇,他四次中箭,仍瞒着部下,带伤继续战斗,全军声威大振。战至傍晚,胡沙虎观望形势,认为取胜无望,就带着麾下士兵百骑逃走,兵众溃败。败军之将胡沙虎不敢向东北走,因为那边有成吉思汗的大军,就向东南逃,沿途勒索,经过蔚州、紫荆关等地时擅自从官库中夺取了五千两银和其他物资,还抢走了不少马匹,途径涞水,擅杀了涞水县令,最后狼狈回到了中都。完颜永济没有治他的罪,迁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于是他更加无所忌惮,1212年春正月,因故罢归田里,1213年五月始起复。而7000人剩余的残兵继续失去主帅,继续北逃,耶律秃花不知道胡沙虎已经跑了,仍照原方向追袭,在野狐岭南的翠屏口全歼剩余金军。

▲该版本地图表现了胡沙虎军被耶律秃花军从西京一路追杀至翠屏口的路线

灰河之战与大胜甸之战的情形是笔者自己整合资料所提出的新说。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言:“秋七月十八日丁酉夜,鞑靼猝至,与金人战于灰河,凡三日,胜负未分,忒没贞选精骑三千驰突之,金军乱,忒没贞自以大军乘之。”本书中说此战是由铁木真(忒没贞)亲自作战,但又与之后的战况相抵触,此时的主战场是在东线,而非西线。此外据《宋史纪事本末》:“八月,金独吉千家奴、完颜胡沙至乌沙堡,未及设备,蒙古兵奄至,拔乌沙堡及乌月营,破白登城,遂攻西京,凡七日。胡沙虎等惧,以麾下弃城突围遁去。蒙古主以精骑三千驰之,金兵大败,追至翠屏山,遂取西京及桓、抚州。”白登位于西京东部,可能是有一支蒙古军从东北方援攻西京,中途攻破白登。

关于大胜甸可能的的位置有二,一是在今山西灵丘县东,二是在今河北万全县,据《金史·胡沙虎传》所说的“定安之北”,两地都分别偏南偏北,《金史·地理志》:蔚州……县五……定安(晋县。有桑乾河。贞祐二年四月升为定安州。),据《蔚县县志》载,黄梅乡有一个定安县,记载其“后晋置,明初废县”,在乡府驻地东偏北4.2公里处。大胜甸应在此地不远处。此战中胡沙虎的表现参照《金史·纥石烈执中(胡沙虎)传》:“以劲兵七千遇大兵,战于定安之北,薄暮,先以麾下遁去。众遂溃。”与《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允济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领大兵迎敌于大胜甸。执中者,老将也,知兵善战,自允济之立,心常不服,至是不肯力战,其下观望,遂大败。执中以百骑奔还。”但是西京虽然可能在此战被攻破,但蒙古军并没有将其占领,随即离去,完颜永济诏与胡沙虎不和的抹撚尽忠为左副元帅兼西京留守,再次占领西京并继续防守,他后由留守升为行省,一直守到1214年5月,西京始终无恙,他也则三次因功升官。

▲1211年蒙古伐金之战

同时,成吉思汗驻军于抚州城下,将城围攻了下来。【《圣武亲征录》:“(野狐岭之战前)契丹军师谋谓九斤曰:闻彼新破抚州……”】九月十四日,哲别率领的先锋军围攻奉圣州(今涿鹿),两天后攻克,主力遂进军野狐岭。据《张北旧志》记载:“獾儿嘴山,因地形和獾儿嘴相似而得名,在县城南五十余里,为大战争扼要之处”野狐岭之战可能地点有两处,一据李瑞杰、肖守库《蒙金野狐岭、会河川战役考》,野狐岭应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南万全县北的土边坝上,此处为张北与万全的分界线。

▲在大宏沟下车,远处即为土边坝

二据网传,在张北大营滩水库的大坝正南方一千五百米处有一座高约五十多米的独立山峰,形状像嘴巴一样的前端伸向水库,河水从山两侧流入水库。其后山脉向南延伸,南端和野狐岭相交。这里就是《旧志》记载的獾儿嘴。

▲这是在水库大坝的中心照的相,远处即为獾儿嘴山

笔者曾对两地都进行实地考察,并询问当地人,其中大营滩水库修建前原为一条垂直于大坝的小河穿过的平原,大坝修成后北侧皆为平原而南侧皆为水域,蒙金交战应在土边坝的南坡和北坡,或是獾儿嘴山前的平原上。此战中金方的兵力组成,除了常规的步兵骑兵之外,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还有车阵,这可能是金军统帅吸取了灰河之战的教训,企图凭着人多势众,以战车列阵的方式作为拒马工事,阻挡蒙古骑兵的猛烈冲击。几位将领带着约三万三千多人的军团前往獾野狐岭的獾儿嘴。据《史集》所载,当成吉思汗得到消息时,蒙古军正在进餐。于是他们立即倒掉锅里的东西,急忙出发,来到獾儿嘴,当时成吉思汗把剩下两万多人的军队分为两队,让另一路军队埋伏待命,摆开战阵,静待着敌人的到来。

▲六耳行军铁釜

作战前夕,成吉思汗派党项人察罕去调查金军虚实,察罕登上野狐岭山顶,此处两侧平原尽收眼底,回来后报告说“他们马足轻动,没什么可怕的。”于是成吉思汗下令马上率部鼓行而前,发起了迅猛的出击。了解到敌方军情后,左翼万户官木华黎向成吉思汗进言:“敌众我寡,如果不拼全力与敌人决斗,就难以轻易击败金军。”说罢,率领敢死士冲锋陷阵【《元朝名臣事略·太师鲁国忠武王》:“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之北。王抗言曰:‘今敌众我寡,弗致死力未易破也。’即策马横戈,大呼陷阵。上麾诸军齐进,日未午,大破之。乘胜追至浍河堡,僵尸百余里,金兵之精锐者咸尽。”】有种说法此战中木华黎让士兵都下马步战,可能是混淆了之后黄陵冈之战的内容:“(庚辰,1220年)俄大军继至,遂薄黄龙。金兵盛列城北岸,王麾蒙古、汉军下马,短兵接,金兵大败,入河溺死者不可胜数,遂克黄龙。”(《元朝名臣事略》)。

随后,成吉思汗率领主力军攻入,不到中午就已大破金军,败逃的金兵赶忙后撤,在天快到傍晚的时候打算重新扎营,但成吉思汗之前分的那一路军队绕到金军阵营之后,进行侧翼迂回,两面夹击。金军腹背受敌,遂被彻底击破,死者蔽野塞川。【《大金国志·东海郡侯纪》:日将夕,令诸军下寨,大军乘国兵不备,出谷衝突,又调一军转出其后,国兵腹背受敌,大恐,溃散,大军逐之,遂大败,死者蔽野塞川。】一看九斤军被击溃,作为后继军的承裕军不敢再与蒙古军交战,赶快向南逃走。【《通鉴续编》:太祖皇帝遂与纠坚等战,金师大败,死者不可胜计。蒙古乘锐而前,呼沙呼畏其锋,不敢拒战,退走宣平县中。】

完颜承裕的军兵,败逃到宣平县(今河北万全县)。这是金人向北边用兵时常驻的要地,有险可守。当地土豪愿以土兵作前锋,抗击蒙古。承裕却惧不敢用,只是到处探听哪里有小路可以南逃。人们回答说:“曲折的小路,我们都知道。只是你不知因地力战,而只想着逃跑,注定是要失败了。”果然,成吉思汗的大兵随即赶到这里。在宣平附近的会河堡展开决定性的大战,金兵溃败不支,防守西京路的主力全被消灭,承裕狼狈只身逃往金朝北边重镇宣德州(今河北宣化)。传统意义上的野狐岭之战到此才正式宣告结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英美游园情,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