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罗斯之战,唐朝损失一万军队,为何没失去对西域的控制?

大唐开元初年,唐王朝成为中国封建时期最为鼎盛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但是,安史之乱以及之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强大的国家逐渐走向穷途末路,却在这时发生了恒罗斯战争。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消灭高昌国建立西州和安西都护府,在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西域小国后,终于建立起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

西域连接东西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古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于是引起了两个新崛起国家的浓厚兴趣:一个为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另一个为中东的阿拉伯帝国。此两帝国一直都是与唐朝争夺西域的主角。从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唐朝一直在争夺中占优势,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唐威武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合攻破吐蕃,自此唐王朝一直控制安西四镇,持续至唐玄宗后期。

公元7世纪,由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的后代创建的阿拉伯帝国,从新兴逐渐变成一个强大的政教合一封建帝国。由于有着很强的宗教意识,在建立后不久,它就开始进行扩张行动,向西进攻拜占庭帝国和欧洲,向南进攻埃及和北非,向东入侵中亚,开始与大唐争夺西域。于是,阿拉伯、吐蕃与唐朝争夺中亚、西域进入一个新时期。

不过,由于当时的唐朝国力正处于强盛时期,吐蕃和阿拉伯在中亚地区的扩张都受阻于唐朝,甚至两国联合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唐初的几任统治者在西域奉行安怀政策,加上唐王朝文明本身的吸引力,西域各国都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的藩属,自愿为唐朝守边疆。就这样,阿拉伯、吐蕃要入侵唐王朝,这些国家就与大唐联合,屡次击退敌人的联合进攻,使得西域的统治权仍然被唐朝牢牢掌控长达50余年。但是,阿拉伯依靠其国力和宗教影响,一直蚕食中亚的小国。为了侵入中国,它还作出这样的承诺:应许两个大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先攻占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两人先后征服了中亚多数地区以及印度的边疆地区,但始终没能跨进中国国境一步。

公元750年(天宝九年)中亚费尔干纳的伊赫希德请求唐朝驻扎在安西的军队帮助他反对石国(塔什干)。时任大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答应了其请求,明面上与石国国王约为和好,暗中却乘其不备,“引兵袭之,虏其王(车鼻施)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资治通鉴》)”

谁知,石国一王子从乱军中逃脱,“告于诸胡国。群胡忿之,与大食连谋,将欲攻四镇。仙芝惧,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旧唐书》)”

唐军与大食(阿拔斯王朝)军的决战在所难免。这场战役发生在恒罗斯 (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史称“恒罗斯之战”。

在大食军方面,主将为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约15--20万。

唐朝兵力方面,主将为高仙芝,副将为李用业,别将为段秀实。参战有蕃汉军队,共30000人(一说70000人),也就是说除唐朝安西成军汉军外,还有一些西域小国军队,如葛逻禄部和拔汗那部等,统帅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丽人,出身将门,二十余岁即拜为将军。到开元末年己经升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他的出现,使唐朝在西域的影响以及对中亚的战争达到顶峰。

可见,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占据绝对优势;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伊朗东北部)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均为精锐。

但是高仙芝“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为了恒罗斯战役竟派出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高仙芝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开战有心理准备的。唐军虽说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时才下马作战,战斗力十分强悍。

刚开始时,高仙芝为了各个击破,先乘大食军未到,彻底解决石国残余力量,占领重镇但逻斯,威慑西域诸国,然后再回头击攻大食军。于是,他做出了一招危险的动作--冒险悬军深入胡地。

不过,天不遂人愿。让高仙芝没有预料到的是,大食军快速从呼罗珊移动前进,使其如意算盘落空。在恒罗斯城下,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大战五天不分胜负。

当第五天夜晚来临时,作为唐军后军的葛逻禄部突然叛变,和大食军队前后夹击,这样一来唐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右威冲将军李嗣业劝仙芝霄遁。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在前,人畜塞路。嗣业前驱,奋大挺击之,人马俱毙,仙芝乃得过。将士相失。(《资治通鉴》)”后经李嗣业断后,高仙芝率残部退回安西,唐军被俘者达到一万人。

实际上,在恒罗斯战败后,唐朝仍没有为此失去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第一,阿拔斯王朝虽然在恒罗斯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还不足以“震撼”中亚各国。根据史料记载,这是阿拉伯帝国在中亚地区和唐朝的冲突之中,唯一的一次胜利的。可见,虽是阿拔斯王朝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仅凭这样一场战术上的胜利,就企图“夺取”唐朝经营多年的西域地区,显然很难做到。假若阿拔斯王朝真要那么干的话,显然需要战果更大的一场胜利。

第二,对于唐朝来说,恒罗斯战役并不是一场十分惨痛的失败,也没有动摇唐朝在西域地区的绝对控制权。而这场大战的统帅高仙芝,也仅是被调回长安任职。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敌军,征服当地。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直到安史之乱才停止。如若不是安史之乱,那么安西都护府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

这场战争也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在那被俘的一万多名唐军中,几乎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人才。被俘者杜环回到长安后,写下了《经行记》,里面记载:“绞绢机抒,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毗;织络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其中,造纸工人被大食人带到撒马尔罕(康国),在那里建立起了首个造纸作坊,于是造纸术传到了中亚,进而传到西亚阿拉伯。此后撒马尔罕纸风靡整个西亚及欧洲,成为著名的造纸中心。纺织工人被带到阿拉伯的首都库法,随后库法也成为当时著名的丝绸纺织中心。

之后,这些丝绸被阿拉伯人带到欧洲,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极大贡献.并为后来印刷术的西传和推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