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12点的城市,可以夜深人静,也可以灯火阑珊。曾几何时,街头的大排档也点亮了整个北京的夏夜,塑料凳、啤酒瓶排列在路边宣告着周末的欢愉。
城市环境整治让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宵夜江湖”逐渐退场,但是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夜经济”又被关注,每个人的十二时辰似乎都可以被消费完美占用。
只不过如今的“夜经济”,并不是那么简单。
图片来自网络
夜经济 ≠ 夜生活
夜经济不等于夜生活,更不等于多开业几条商街。
我们随机采访了三十位朋友,询问不同年龄、性别、工作的他们对“夜经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答案如下:
显然,大家把“夜生活”和“夜经济”混淆了,想简单了。
“夜经济”并不是简单地延长商场营业时间,若想从一种叫做“夜生活”的娱乐方式变为一种经济模式,需要做的还很多。
夜经济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指当日18点至次日6点之间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提出这一新概念的伦敦,在2017年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已成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为伦敦提供了1/8的工作岗位。
这种能量,不是靠吃小龙虾或者抓娃娃能够赋予的。
夜经济更像“别人家孩子”
“夜经济”的乘势蔓延,还要从一份政府文件说起,
2019年7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措施》中显示,北京将打造包括前门和大栅栏、五棵松、三里屯、国贸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及多个“夜京城”商圈生活圈,遍布京城1401km?土地的东南西北。
这是“夜经济”首次出现在北京市政府的工作措施中。
通过梳理得出近年全国关于“夜经济”的措施:
2004年至2019年的15年间,全国包括2个省份、2个直辖市、12个城市,出台了17份关于促进“夜经济”的发展意见或措施。近三年密集出台了11份文件,其中北京就占去3份。
放眼全国,“夜经济”正成为许多城市竞相追逐的蓝海。
北京为何会对“夜经济”情有独钟?为何这么多城市都开始关注“夜经济”?
因为钱。
调查数据显示,大型城市65%的消费发生在夜间,而这些城市的大型商场每天18时-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
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白天主要以维持生计的生产劳动为主,夜晚才是休闲娱乐消费的黄金时间段。
如果说“996”是广大社畜的痛,那么“夜经济”则是他们的刚需,购物、娱乐、社交、健身,哪一样不是脱离了一天的工作后才能够实现?城市的新型生活方式为商业带来了机遇和思考,他们既是夜经济的推动者,又是夜经济的受益者。
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及城市规模的潜在经济产业,中国的“夜经济”蕴藏着不可限量的商机。
此外,“夜经济”对于城市形象的提升,也可以从城市魅力指数排名中窥探一二。根据新一线城市夜生活指数排名,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之外,分数最高的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也是在社交网络上打卡次数最多的“网红”。
夜生活丰富的城市不仅能够带来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增加城市活力,还能为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带来较高的安全感,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完成城市内部的良性循环。
夜经济就像“别人家的孩子”,勤奋懂事学习好,多才多艺又乖巧。可如何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夜经济并不简单
应该有很多人认为,促进“夜经济”很简单啊,城管别管了,商场别关了,市民别睡了。
但通过翻阅资料深入了解,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北京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但在夜经济面前,北京并不领先。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北京的夜经济排名却不如上海、广州、深圳。“夜经济”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南强北弱的局面,前十的排名中,只有北京一座来自北方的城市,其余全部是南方城市,且基本位于长江经济带及珠三角地区,尤以深圳、成都、长沙、武汉、杭州为典型代表。
说到底,夜经济还是“人”的经济,难道是北京群众睡得早?
从统计数据看,北京的餐饮数量只排全国第34名,且大多数店铺的营业时间都不会超过零点,第一名重庆餐饮数量是北京的5倍,深圳是北京的4倍,广州和成都则是北京的3倍。
南方人在夜经济中吃的不是饭,是生活。
全联房地产商会会长王永平说:“南方人对夜生活的情有独钟,北京在这上面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但不是一味的开餐厅,而是创造场景。”
“马路边边,吃着串串”,这就是场景。
在北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提晚上“怎么嗨?”,答案不过酒吧、撸串、KTV,除此之外只剩面面相觑。这种感受本质上源于北京“夜经济”尚未形成自身特色,过于相似的消费体验很难让人流连忘返、形成共鸣,夜间消费的永远是那群人,无法带入新的消费者。
创造场景、制造共鸣、烘托文化,或许是北京“夜经济”的破局之道。
夜经济不仅只有“食堂”
现在,北京决定要时尚起来。
吃不是夜经济的全部,但吃是夜经济的“先锋”。
它往往成为夜生活开始的标志性战役。消费者需要的是吃的场景,而不仅仅是餐厅的数量和口味。
事实上,北京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支持发展“夜经济”。2018年5月北京出台了《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发展项目申报指南》,支持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和特色商圈。
之后一系列的“深夜食堂”陆续登场。
逛街时拍摄的某商场海报
一些知名的商圈综合体,都推出了自己的“深夜食堂”,营业时间从22点延长至24点。
然而市场反馈却不尽相同,有些知名商场推出的“美食街”门可罗雀,更出现了因为人流稀少被迫停业的惨状。反观一些优秀案例,将场景与餐饮结合,生动呈现夜生活氛围,广受食客好评。
但在北京,想仅仅依靠几条“深夜食堂”带动整个“夜经济”,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从自然环境上,南方相较北方有着天然的优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受季节影响,北京消费者更倾向于室内活动。以目前的条件,每个商场都来打造深夜食堂还有一定难度,绝大多数商业设施,如水电、空调以及照明系统等都是一体的,因此一旦打开全部都要营业,从而导致深夜食堂的消费需求跟不上商场夜间的营业成本。”
北京政协委员高一轩对此也表达担忧:“商场要量力而行,不必一刀切,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客户的反馈制定适合经营者的关门时间。”
此外,我们还找到了一位从事商场餐饮的朋友。了解到商场如果延长营业时间,每家店铺的运营成本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倍数增长,包括煤气水电、人工费等,在客源不足的情况下,店铺只能面临赔本的结局。
用吃来维持的夜间经济,不仅商业体系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这种苍白和无力最终也会通过毫无品质感的消费传递给大众,城市的夜经济依然难以发展和运行。
那么,北京如何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夜经济”呢?北京政协委员高一轩建议:为了做深夜食堂而将购物中心全面地开放不太可能,但是部分区域做些升级和调整,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些商场后面紧邻小型的街区,可以与街区融合改造,变成可对外营业的区域。
业内人士也建议可以在一些北京特色开放式街区进行引导和尝试,支持软硬件设施的改造,使其具备24小时开放的条件,逐渐聚集更多特色店铺夜间营业,形成夜间消费氛围。
让吃、住、行、游、购、娱行程聚集,分担“吃”的成本压力。
除此之外,“夜经济”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协调动员,资源调配,这里隐藏着一个理念:“引得来、散得开、回得去”。
“回得去”指的就是交通配套。毕竟,“末班车太早开走”是北京加班党和夜猫族共同的尴尬。
“夜经济”典范的伦敦、香港和东京,城市铁路也早已运营至凌晨,“不夜城”纽约更是拥有24小时的城市轨道交通。最近,北京地铁终于跟上了世界的步伐,1、2号线在周五及周末延长了运营时间,其中1号线双向延长运营1小时,2号线双向延长运营1.5小时,为沿线的“夜京城”消费场所提供便利。
相较于地铁姗姗而来的延长运营时间,公交的夜班线路优化调整从2014年就已经实行。根据北京公交网上公布的信息,北京目前共有36条夜班公交线路,包括13条东西走向、15条南北走向和3条环形线路,并于2019年7月19日起缩短发车间隔,进一步为夜间消费的人们提供更便利的交通配套。
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
一个有魅力、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城市,对大量增长的夜间消费需求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夜经济不该仅仅是酒吧、夜店等娱乐的代名词。提到“夜经济”就嘿嘿一笑的人,一定忘了那些吃着外卖加班的夜。
北京的“夜经济”不是一夜就能形成的,“夜游记”也不是一天可以写完的。侃房三旬推出夜经济系列报道,带你探索灯光点亮的更多可能,替你丈量这座城市的夜。
(文章来源:腾讯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