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在历史上为何如此重要?道光帝为此都被迫投降

从1840年6月英国舰队抵达广州算起,到1842年8月两国签订《南京条约》为止,鸦片战争共打了两年零两个月。令人不解的是,大清朝在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英国军队距离北京还有近一千公里,道光皇帝和一众大臣在没有任何直接危险的情况下为何同意签订此条约?是大清的国力不允许继续战争还是道光皇帝认识到大清必败?大清朝在军事上还有没有抢救的必要了?

想要逼迫一个强盛的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必须用武力把他逼到墙角,清朝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承认自己战败是一件十分伤自尊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危及专制稳定性。

图1 《南京条约》的中英文约本接缝处,还有两国代表的签字盖章

在英军打到镇江以前,鸦片战争虽然让大清朝手忙脚乱,但是一直都未曾威胁到大清朝的政治稳定。

战争带来的经济负担很大,但是大清咬牙忍一忍还是能挺过去。道光皇帝选择在英军攻陷镇江的时候投降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对大清朝来说这场战争的目的和手段都有点不明不白。自古以来,发生于神州大地上的战争要么农民起义,为了改朝换代;要么是游牧民族入侵,为了掠夺资源人口。无论哪种战争,都会伴随着大规模的屠杀劫掠。当战争发动者实力允许的时候,总会义无反顾的对首都发起进攻。虽然历史上有过澶渊之盟,可军事上实力相当的情况实在太少,一旦天平倾斜灭国之战在所难免。

图2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

但是鸦片战争不同,英国人的目的并不是取大清而代之,也不是来大清的国土上劫掠财富。1840年8月,英国舰队开到天津大沽口的时候得到道光皇帝开放港口、割让岛屿的承诺后就掉头南返。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以鸦片为借口的通商之战,灭国不是目的,占领首都自然不必要。

1841年1月英国人知道道光皇帝的承诺无法兑现,于是重开战端。从1841年1月到10月,英国人的战略是通过封锁中国沿海来逼迫大清屈服。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一会打广州,一会打厦门,一会又打上海。但是封锁了十个月沿海后英国人发现自己根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切断海上通道对以贸易立国的英吉利来说却是灭国之灾,但是对大清来说却是隔靴搔痒。

图3道光皇帝,根据关乔昌先生的一幅水彩肖像画绘制,取自拉葛兰先生的收藏

封锁沿海让大清鸡犬不宁,维持战争的经济负担很大。但是想让大清朝承认自己打不过黄毛岛夷还是不够。

在清朝人的世界观里,大清属于天朝上国,不但道德教化比蛮夷高,军事实力也远远胜过他们。一旦承认英国有同自己平等交往的权力,有可能引发国人世界观崩溃,如果英国人同内陆的贸易深入下去,重农抑商的政策还会成为空谈。两害相权取其轻,无论是谁都不会轻易同英国进行和谈。

此时对英国远征军来说最简洁的办法就是重新开赴天津大沽口,通过陆战队攻陷京城,到时候没有大清不答应的条件。但是这种方案风险大,英国远征军装备的火枪虽然比清军的大刀长矛有优势,但是深入敌后的补给却很成问题。同时北京高大的城墙、厚重的城门对陆战队来说也是很大的阻碍。攻击北京方案风险大、耗时长,代价远远超过了英国远征军的承受能力。

图4 明清时期天津兴旺的运河漕运

打着打着,英国人发现了大清的死穴。

这个死穴就是由内陆运河组成的漕运系统。在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宋朝时候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明清时候京城粮食要仰仗江浙地区供给,自从朱元璋实行海禁,漕运就成了南方物资运往京城的唯一通道。

镇江是漕运的重要枢纽。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在镇江同长江交汇,长江以南的货物都在这里中转。如果镇江失守,庞大的漕运系统将无粮可运,不出半年京城就会饿殍遍野。英国人一不想坐皇帝,二不想劫财宝,打下镇江和北京效果一样。只要英国人的军舰横在镇江不走,道光皇帝就如鲠在喉。攻陷京城需要陆战队员深入敌后,但是拿下镇江就是轰翻几座炮台的事。两者的性价比一目了然。

图5 镇江保卫战

实际上,驻守镇江的清军将士也是整个鸦片战争中最勇猛的,在镇江战役中清朝方面共计阵亡四千二百多人,英军损失也是鸦片战争历次战役中最惨重的。在遭遇顽强抵抗后,英国人于镇江大肆烧杀抢掠,由此不难看出镇江在两军心中的地位。

英国人占领镇江之后大清是否能组织人力物力继续抵抗已经不重要了,拿下镇江就是掐住了道光皇帝和大清朝的喉咙。如果继续拒绝和谈,等待大清就是京城断粮的惨境。此时道光皇帝已经别无选择,不要说这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就是毒药他也得往下咽。

文:刘不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