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工作古往今来都非常重要。在古时,也有许多人善于推销自己,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1、汤是商朝开国君主,一次外出游猎,看见四面都布下了网。于是命令去掉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禽兽们,愿逃者逃之,不愿逃者入我网。汤网开三面的事迹传出去,人人都称赞,说他的仁德可以施与禽兽,必能施与诸侯,因此纷纷加盟。这次炒作中撤下的三张网,后来精心地编织成了“灭夏的大网”。
2、商鞅也是炒作高手,炒的是变法条令。他在市场南门放一根长木,称只要有人将木头搬到北门,立即给予十金。百姓将信将疑,没敢轻举妄动。商鞅又将赏金加至五十金,终于有人受不住诱惑,鼓起勇气搬动木头。商鞅说到做到,亲手将五十金送到那人手里。商鞅也借机“立木建信”,将变法条令布告天下。
3、《吕氏春秋》编好后,却不为当时的学术界认可。于是吕不韦发挥炒作才能,他让手下将书张榜公布,旁边挂出布告:如果谁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是减少一字,立即奖赏千金。消息在咸阳城里迅速传开,引起巨大轰动。是否有人得到那“一字千金”没有记载,但《吕氏春秋》的影响力大增。
4、汉朝的东方朔,年轻时到京城求职,正赶上汉武帝招贤纳士。他趁机写了一封自荐信,狠狠自我表扬了一番,说自己十三读书,十五学剑,十六岁学《诗》《书》,十九学兵法,读书超过四十四万字。身高九尺三寸,双目像明珠,牙齿像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最近一次见这样夸自己的,还是某姐。
5、左思写《三都赋》时没名气,完成后也没人看。于是他找到当红作家张华,请求推荐。张华将作品推荐给大V皇甫谧。皇甫谧不仅为文章写了序,还请来张载、刘逵做注。于是在名人效应中,《三都赋》名声大振。当时的人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城内纸张价大涨,不少人只得到外地买纸回来抄写。
6、有一段时间,陈子昂的才华无人赏识。在大街闲逛,见一人出天价卖琴。他灵机一动,花重金将琴买下,并请大家第二天听他弹奏。此事成了热点,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不料,陈子昂却将琴摔碎,惊得看客目瞪口呆。他开口道:“我的琴艺虽精,比起我的诗却差远了,不信你们拿回家看看。”话说完,当场将诗文免费赠送。
7、马周出身不好,投奔在武将常何门下。说来也巧,唐太宗命百官上疏谈治国,常何只好请马周代笔。太宗看奏折有理有据,奇怪常何怎有如此才能,就拿奏章质问,常何便说了实话。太宗于是派人召见马周,小马这个心机婊想借机扬名,太宗叫人催了四次,他才从容进宫。因为比三顾茅庐还高的待遇,他很快就平步青云了。
8、孟浩然是小地方的小文青,虽然朋友圈有李白、张说等大V,自己作品的阅读量却一直不高。年近不惑他来到长安,好友王维想捧他,把他带到中央部委机关,和一些名流开文学派对,寻找露脸的好机会。估计孟浩然做了精心准备,在派对上把长安的精英秒杀了。于是,孟浩然正式进入了圈里,做到了“风流天下闻”。
9、五代时期的文人李梦符,为了卖诗不惜表演行为艺术。他推销作品的手法很有创意,手持挂了鱼的鱼竿吸引围观,在街头演唱《渔父引》争取曝光,再加上小李长得非常帅气,这种另类炒作的效果还挺好,不仅他的名气远播,写的诗作在江南一带也大受欢迎,好事者争相购买。
10、据说大才子袁枚也擅长商业炒作,他花费钱财重修随园,修好后故意拆掉围墙,让游客在园里随意游玩。园子初具声名,有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他立马写了《随园食单》,宣传自家食物的精妙。当随园炒热,袁枚开始扩大经营范围,在园子里售卖《随园全集》、《随园食单》等著作,顺便赚些润笔竟也达千金。
古人的这些炒作传闻,今天看来还有些许优雅在。但如今的炒作却渐渐变了味道,想出名的人多,但肚里有货的少之又少。于是就有了搞怪的、审丑的、晒隐私的……我想,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因为做公众号“路边摊”的缘故,需要我不断地做功课,不断去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我看来,历史就像良田万顷,够你几辈子去收割,我在“收割”的时候,居然发现里面也掺杂一些“稗子”,不如索性把这些“稗子”也单独存放并分门别类地整理,倒也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