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
很多人心中会有一个 BEYOND 梦,怀念那四人时代的 BEYOND,怀念那个唱着《海阔天空》的黄家驹。
其实认真说起来,四人时代的 BEYOND 还真的来北京开过一次演唱会,不过当时北京人开始听流行音乐也没几年的事情,别说粤语了,就连摇滚是什么都不知道。台上的四个香港小伙歌还没唱几首,台下的观众都走了一半了▼
不过93年黄家驹去世之后,大陆却掀起了 BEYOND 狂潮。一方面是70后的人已经20多岁,狂躁的热血只能通过摇滚乐来释放。另一方面,人们对绝版的东西总是有着不可描述的感情,总觉得人都去世了,只能更佳珍惜过往的经典。
在05年 BEYOND 北京告别演唱会的时候,全场6万人座无虚席,这还不包括站在场外疯狂高呼 Rock & Roll 的青年们▼
三人时代的 BEYOND 受欢迎的现象,不仅是在大陆地区,即使是在 BEYOND 的老家香港也是如此。
当然这和当时香港乐迷单一的音乐审美有关。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都喜欢听卿卿我我的爱情,分分合合的故事,这也就导致大家都做一样的情歌▼
包括陈百强和张国荣,这样的大佬也是这样做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再来看看 BEYOND 创作时选用的题材,就知道为什么当年 BEYOND 没有大红大紫了。
● ● ●
比如说《光辉岁月》这首歌,选择的题材是反种族歧视▼
当年 BEYOND 去非洲玩儿了一圈,了解到南非总统曼德拉在争取黑人平等当面做出的努力,感动的不行不行的了,回到香港就写下了这一首歌,表达一下自己对种族歧视的痛恨▼
这样的选题确实很深刻,不过说真的,当时又有多少香港年轻人会关注这个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事情呢?
● ● ●
当其他歌手都在「含情脉脉」唱着情歌,高高兴兴挣着钞票的时候,BEYOND 却走起了亲情路线。黄家驹感觉自己的成长和母亲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写下了这一首《真的爱你》▼
当初在非洲表演的时候还演唱过这首歌,BEYOND 四个小伙子直接变成了博爱的代表▼
● ● ●
除了这些非典型摇滚歌曲的题材,BEYOND 还唱过一首不可描述的歌曲,《长城》。这首歌是用长城做了一个比喻,暗示了一些当时我们国家在89年不可描述的历史,甚至一段时间内还被封杀▼
在选题上,全是博爱啊、人权啊之类的话题,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能在芸芸情歌中异军突起的乐队。最早的时候 BEYOND 不过就是一个地下乐队,连开演唱会的钱都要自己出。后来是有大的娱乐公司签了乐队,进行了一些商业包装,才让 BEYOND 的音乐道路越走越顺的。
这些大的娱乐公司当时主要是手上钱多,才有闲钱来扶持这些地下乐队。而他们挣钱的主要方式,就是找大牌来翻唱外国的流行歌曲,这种翻唱现象在当时的香港非常普遍。
随便去网上扒一扒,真的是会毁童年的,没想到那么多的经典歌曲都是翻唱的国外歌曲,其中以日本歌曲为多。
比如说李克勤的《红日》,堪称KTV神曲啊,在电影《致青春》中更是把全场气氛 high 爆炸。然而他是日本「大事MAN」乐队的成名歌曲 :-) ▼
再说陈慧娴的《千千阙歌》,竟然也是日本的原创歌曲,而且原唱还是个男人…叫近藤真彦,你还真别说,长的还挺帅的▼
当时这些大的娱乐公司从日本花大价钱买过来版权,在重新填词,找个大牌一唱,就可以唱片大卖了。音乐的原创性并不重要,只要能挣钱就行了。
这种对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也同样在现今的大陆发生。
同几十年前的香港一样,大陆城市里那些几百万上千万出售的住房,有时候为了节约成本,连建筑图纸都是通用的。这边用好了,换个地方再用一次。所有的房子都长一个样,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如果说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复制的商业案例,他最起码还是成功的,最起码他还卖掉了。而还有一个复制的案例,简直是笑出眼泪。
又好比像文化节目,像我喜欢的《TOP GEAR》,曾经这是多么牛比的节目▼
但到了国内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不论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乐坛,还是后来的大陆的各种复制经济,这种商业至上的逻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想挣钱没什么不对,但这种抛弃文化本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恐怕不会是一种好的挣钱的路子。
同时,这种现象也不能只怪商家不思进取,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是有问题的。准确的来说,是有什么样的消费者,才会有什么样的产品▼
无论是汽车还是球鞋,彻彻底底的贯彻拿来主义,总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当年香港的听众都喜欢听千篇一律的情歌,唱片公司当然就会出很多的情歌,而且即使是翻唱的,也很受欢迎,那何乐而不为?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青年人在文化上的缺失,才导致了这种贫瘠的乐坛现象。
作为原创型乐队 BEYOND 的主脑黄家驹,甚至直接露骨的说: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再来反观四人时代和三人时代的 BEYOND,突然有一种对原创音乐的惋惜。
黄家驹活着的时候,创作了很多经典作品,然而却因为香港当时听众审美的单一,没有受到市场的认可。
黄家驹去世之后的三人时代,BEYOND 乐队一次次的复出巡演,虽然看上去是一片红火,但是我觉得更像是一次次的用 BEYOND 的名字圈钱,陷入了一种无休无止的商业行为。
在 BEYOND 的最后一首原创歌曲《长空》中,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乐队,失去原创动力、被商业操纵之后的无奈。
BEYOND - CINEPOLY 25周年+ GO EAST 15周年经典
随大流的感动总是特别容易,我们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热泪盈眶。
感动的,
只是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