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石窟的美丽与哀愁你都知道多少?

丝路石窟的美丽与哀愁

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武威天梯山、张掖马蹄寺……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历千年而不毁,既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笔者探访石窟,叩醒众佛的涅 [磐] [桀]之梦,讲述石窟的美丽与哀愁。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的皇家气息

《高僧传》记载,后秦僧人玄高曾隐居麦积山中,从其修禅者百余人,僧人坐禅须观像静修,可见其时麦积山已有造像了。麦积山西崖中部有两个并排的大龛,现编号74、78窟,佛像高额深目、鼻梁挺直,带有犍陀罗之风;菩萨脸型长圆、双眼微合,轻薄的天衣遮不住健壮丰腴的身体,这些崇尚裸露的传统,又带有古印度秣菟罗特征。

北魏的麦积山风格为之一变,此前深鼻高目的形象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中原的新风尚,147窟便是其代表作。修长的身体、窄削的肩膀、清瘦的相貌、深陷的嘴角、温婉的表情,宽大的褒衣博带式袈裟的裙裾如花瓣般绽放在台基前。这模样不似佛祖,倒像个羸弱的南朝名士在清谈玄学了,“竹林七贤”大概就是此等气度吧。

这种造像风尚称为“秀骨清像”,最早在新都洛阳出现,很快风靡整个中国。北魏太和十年(486),孝文帝与群臣改穿南朝宽大的朝服。政治改革影响了北魏人的生活,这个马背上的部族脱下过去的窄袖长袍,蹬掉脚上的筒靴,像南朝人一样穿上了褒衣博带式长袍,这种风气也慢慢影响了佛教,促成中国造像的新风尚。麦积山所在的天水古属秦州,自古便是连接东西南北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南线从长安、洛阳出发,沿渭河东行,翻陇山到秦州。来自京师的造像粉本与风格,自然会对麦积山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麦积山绝非皇家气度的简单模仿,比起龙门石窟,这里又独具世俗情趣。127窟中的菩萨面带笑容、弯腰躬身、左手端盘、右手前伸,活脱脱就是一个正在招揽生意的老板娘;第121窟菩萨与弟子紧紧靠拢在一起,菩萨身体前倾,似在倾诉衷肠,弟子双目微睁,似在侧耳倾听,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讲解员说,有些天水人到麦积山参观,都觉得诧异:这菩萨的脸蛋怎么跟咱天水姑娘差不多呢?的确,在莫高窟、炳灵寺尚是法相庄严,甚至还留着异域脸庞的时候,麦积山已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有学者誉为“麦积山模式”。

麦积山所在岩体为沙砾岩,粗糙酥松,不适合精雕细琢,现存7000余身造像大多是泥塑或石胎泥塑,数目甚至远远超过敦煌,素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研究显示,工匠将黄土、料礓石、净砂、糯米、鸡蛋清等按比例配制成泥,这种材料适合捏、塑、刻、划,较之石刻可塑性更强,也更富有表现力。

将麦积山雕塑之美演绎到极致的当属第4窟,又名散花楼,传说是北周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所建,高15米,宽30米,进深13米,依山体凿成七间八柱仿宫殿式佛殿,煌煌巨制,也是中国最大的宫殿式佛窟。李允信是秦州最高行政长官,其财力自然非同一般。散花楼现存佛像多为宋人重修,只有龛外长廊还残留7幅北周飞天,或抚琴、或吹箫、或击鼓、或散花、或执香炉、或吹胡角,凌空飞舞,飘摇绰约。

令人嘆为观止的是,散花楼的飞天面部、胳膊、脚部等裸露的地方以薄薄的细泥浮雕,最薄之处只有1毫米上下,最厚也不过5毫米;飘带、衣裙、流苏、天花、璎珞则以壁画绘出。如此一来,飞天身体凹凸有致,脸部恬静会心的笑容更有感染力,大有脱壁欲飞的意蕴。这种独创性的工艺被学者们称为“薄肉塑”,在毫厘之间将中国的壁画与雕塑技术完美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薄肉塑”迄今只在麦积山出现过,此后便在中国失传,这似乎是一门昙花一现的绝学。

麦积山石窟佛造像

攀爬在麦积山栈道之间,往往有时空错乱的感觉,洞窟之间往往只隔了一个楼梯,年代却差了几个世纪。刚刚站在隋代高16米的释迦牟尼大佛脚下,又来到孔武雄健的唐代骑牛天王面前,或者与青筋暴露的宋代力士不期而遇,当然,还有那些奇怪的西魏洞窟。

据《北史》记载:北魏末年分裂为西魏与东魏,积贫积弱的西魏一立国便陷入与东魏经年的鏖战之中,北方的柔然乘机兴兵南犯,西魏文帝无奈,迎娶柔然公主平息边患,废皇后乙弗氏,嘱咐她去麦积山出家暂避,后来又迫于形势逼令乙弗氏自杀。乙弗氏死后,其子武都王元戍在麦积山凿龛安葬,号“寂陵”。丧母之痛令元戍悲痛欲绝,他找来工匠,为母后开凿功德窟,这便是西魏第127窟,窟中的每一幅壁画均为当时最早或者最成熟的作品,在中国壁画史上享有盛誉。

为了讨好柔然,文帝无奈将乙弗氏赐死,内心却极为不舍,唯有将思念与愧疚寄托在壁画中,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元戍营造127窟之时,文帝亦从都城派出了西魏最精良的皇家工匠与画师。127窟如同流星般划过中国壁画史的星空,一如短暂而绚丽的西魏。

中国石窟的古老标尺

永靖古称河州,与景泰、靖远同处甘肃中部,靖远法全寺、寺儿沟、景泰五佛寺过去都有过为数众多的石窟,却在“文革”炸山取石中消失殆尽,唯有炳灵寺留存至今。

工作人员打开木门,沿着几乎垂直架设的木梯,笔者爬进169窟,一股原始的味道扑面而来,与那些方方正正的佛窟不同,这是个高15米、长23米的天然溶洞,佛龛三五成群、高高低低,分布极为凌乱,看不出有什么统一规划。由于洞中岩壁不规则,大多佛龛是先用木料、荆条抹泥做成背屏式的龛,再在其上塑像,甚至还砌了一堵墙,上面绘制千佛壁画。

炳灵寺石窟

169窟的造像与壁画后来编成24个龛,第6龛塑有无量寿佛、观音、大势至菩萨,也就是通常说的西方三圣,佛像宽额隆鼻、眉细目长,神情威严冷峻,建弘题记就在此龛左侧,题记下方有两排彩绘供养人,分别以墨书标出官位、姓名,为首的是护国大禅师昙摩毗。《高僧传》记载,西秦乞伏炽磐时期,玄高从麦积山来到西秦,师从外国僧人昙摩毗禅修佛法,便是这位西域禅僧了。

西秦是乞伏部鲜卑建立的政权,乞伏炽磐统治下的西秦步入了王国的鼎盛时期,其疆域“西至枹罕(今临夏),东抵陇坻(陇山),北限赫连,南界土谷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着佛教进入中国的交通线,小积石山附近有两个黄河渡口,上渡在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至关门一带,下渡则在大夏河入黄河口处永靖老县城附近。来自河西走廊的僧侣、商贾往往选择在这里渡河,也给炳灵寺带来了浓郁的异域之风。

长期以来,云冈、龙门不少龛窟年代确凿,往往作为衡量其他地区造像的标尺,只要风格与之不符,年代就被认定在云冈、龙门之后。169窟则以确凿的证据打开了国人认识早期佛像的大门,用它来比对麦积山74、78窟和莫高窟的北凉三窟,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早期佛像是这个模样。169窟也成为中国石窟史上最古老的标尺,丈量着佛教造像的深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杜牧的这首《江南春》,描绘一个莺歌燕舞、庙宇楼阁氤氲在朦胧烟雨之中的江南,也道出了一个塔刹庄严、寺庙林立的江南。南朝历宋齐梁陈四朝,与北朝相比,佛教之盛一点也不落下风,又以梁武帝最甚,放下皇帝不当,几次舍身到寺庙当杂役。历史上的南北两朝虽然水火不容,却并不影响它们在佛教艺术上的交流。

铁骑下绽放的莲花

黄羊河水库地处天梯山北麓,由于蓄水后将淹没石窟,1959年寒冬,甘肃省博物馆与敦煌研究所组建天梯山石窟勘察搬迁队,对造像与壁画进行抢救性搬迁。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搬迁石窟,重达数百千克的佛像被切割成几块,经由简易的栈道运出窟外。窟壁、中心柱上,清代、明代、西夏、唐代、隋代、北周、北魏的壁画重重叠压在一起,最厚的地方竟有10层之多,有的朝代贪图省事,就在过去壁画上刷了一层薄如蛋壳的石膏浆便重新作画,稍一用力便成了碎片。

一个傍晚,队员在剥离第4窟壁画时,在北魏“秀骨清像”之下发现了一身奇怪的菩萨:上身几乎全裸,下身系长裙,腰部纤细,臀部肥圆,流露出异域女子特有的妩媚与风情,与印度阿旃陀石窟中的“菩萨妙相”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飞天、天王、千佛、化生童子也陆续剥离出来,它们都隐藏在北魏层下。考古学上,壁画的叠压往往透露着王朝更迭的信息,这些壁画或许是消失的北凉王朝遗作。

与鲜卑族拓拔部一样,创立北凉王朝的卢水胡也是个马背上的部落,传说他们是匈奴人的后裔,世居张掖临松山卢水(黑河)流域,在首领沮渠蒙逊率领下,在动荡不安的十六国慢慢地强大起来。当时的河西走廊上还有汉人李嵩在敦煌创立的西凉政权,以及鲜卑族秃发部在凉州开创的南凉王朝。北凉、西凉、南凉之间征伐不断。410年春天,北凉攻破南凉都城,迁都凉州,此后又攻入敦煌,河西走廊尽入囊中。

河西走廊羽檄纷飞、金戈铁马,百姓民不聊生,佛教恰好在那个嗜血的年代走进了中国人的心灵,北凉、南凉、西凉素来崇信佛法,又以沮渠蒙逊最甚,他给小儿子取名“菩提”,定都凉州后又组织工匠开凿石窟。《十六国春秋》记载说:“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事弘佛,于凉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

天梯山石窟

恢弘的石窟已经坍塌,地上随处可见破碎的壁画残片,中心柱下半截掩埋在泥沙中,斑驳的佛像掩映在疯长的芨芨草中。这是天梯山第18窟,正中开凿4米见方的巨型中心柱,200多平方米的洞窟颇有皇家气派。其他石窟已无法登临,当年搬迁结束后,临时架设的栈道即被拆除,这处皇家石窟已半个多世纪无人问津了。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在沮渠蒙逊的老家临松山同样出现了诸多北凉石窟,这便是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已难辨形,马蹄寺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马蹄寺石窟群包括马蹄寺南、北二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千佛洞七处石窟。金塔寺地处临松山深处,虽只有东、西两窟,却戒备森严,文物保護站管理员花了好几分钟,才把东窟三道门上的六把锁打开。这是个中心柱窟,中心柱四面分上、中、下三层开龛,佛、菩萨、天王、弟子、飞天、化生童子在小小的空间里或禅坐、或飞翔、或护法,单西面就有42身彩塑。如此繁复、精细的中心柱,在中国实属罕见。最有趣的当属那些悬塑飞天了,她们的身体悬在中心柱外,看起来如同在空中翱翔一般,这也是金塔寺独特的雕塑技法。

中国的中心柱窟发源于龟兹,在这里,工匠将印度支提窟中的窣堵波改造成巨大的中心柱,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洞窟形制。早期龟兹洞窟低矮、阴暗,往往只在中心柱正面开龛,中心柱窟沿着丝绸之路东传,在河西走廊出现变化。就金塔寺西窟而言,甬道宽敞明亮,中心柱四面分三层开龛,无论哪个角度,礼拜者都看得到佛像。

金塔寺佛像眉目细长,鼻梁高挺,与炳灵寺169窟颇有几分神似。北凉统一河西走廊后,与印度、西域一直有着诸多交流,来自印度、西域的僧侣和商贾给北凉带来了最潮流的版本。印度高僧昙无谶一到中土,便被沮渠蒙逊视为圣人。在凉州,昙无谶翻译《大云》《悲华》《金光明》等佛经十一部,特别是《大般涅槃经》,提出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对中国佛教思想影响深远。世人皆知玄奘西天取经、在长安主持译经,又有谁知道两个世纪前的北凉就已是中国译经中心呢?

北凉王朝的晚年充满了压力与美感。在崛起的拓跋人面前,他们再无力东征,惟有固守领土。佛教最终给这个崇佛的国度带来了麻烦,北魏太武帝听说昙无谶料事如神,派遣使者延请昙无谶到平城弘法,沮渠蒙逊自然不愿拱手相让,又碍于北魏强大的军事压力,绝望之中派刺客将昙无谶暗杀。北魏太延五年(439),太武帝御驾亲征,率领铁骑攻入凉州城,一个昙无谶再无法满足他的胃口,太武帝几乎把凉州佛教移植到了平城。

和平初年(460),昙曜在云冈主持开窟,这便是著名的“昙曜五窟”,拉开了平城造像的大幕,昙曜是来自凉州的僧人,在北凉便以禅业闻名,可以想象,有多少来自凉州的僧侣、工匠、画师参与了云冈的营造。云冈露天大佛身着袒右袈裟,这种源自古印度的衣着由于裸露肌肤,不符合国人的审美情趣,起初在中国并不流行,日本学者石松日奈子发现,袒右袈裟在凉州经过了改良,袈裟的边缘搭在右肩上,从而营造了一种半遮半掩的效果,并成为云冈早期佛像的主流。

伴随着北魏官吏、军队的进驻,洛阳之风也吹到了临松山,千佛洞正是这种风气的产物。第4窟也是个中心柱窟,佛祖虽穿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虎背熊腰的身体却呼之欲出,袈裟紧紧贴着身体,全无南朝名士的潇洒之气,模仿之中又恪守着地方特色。第8窟黯淡的明代壁画底下,隐藏着一层明丽的北魏壁画——释迦多宝佛对坐说法,身边环绕千佛,这个出自《法华经》的场景,曾是北魏最流行的题材。

北凉亡国后,在河西走廊遗落了诸多碎片。近年来,在酒泉、敦煌等地陆续有佛塔出土,它们模样差不多,高不足半米,八角形塔基,圆柱形塔腹刻有发愿文与经文,覆钵形塔肩开有8个圆拱小龛,里面雕有七坐佛与一交脚弥勒,再其上为塔颈、相轮与宝盖,与印度早期窣堵波颇为相似。这也是中国迄今最早的佛塔,开凿于北凉426~436年间,故称“北凉佛塔”。

佛教进入中国后,为了宣传教义,曾广泛汲取中国儒家、道家的思想,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佛塔记录下佛教在中国的脚步。河西是佛教进入中国的长廊,石窟也好,造像也罢,散发着浓烈的异域气息,不过东方的元素同样影响着这片土地。北凉亡国后,东方的影响更为持久,天梯山壁画记录下这个过程,北魏、北周、唐代、明代……一层层如同年轮,厚不过几厘米,却已是千年光景。

【责任编辑】王 凯

作者:萧易

来源:《百科知识》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