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恐龙的脚印为什么是小恐龙的“死亡陷阱”?

生活不易,对于生活在1.6亿年前中国新疆的恐龙也是如此,它们不仅要担心找不到食物或者成为别人的食物,而且还要担心脚底下,因为看上去平整的地面下说不定就是致命的陷阱。制造这些陷阱既不是残酷的自然,也不是狡猾的食肉恐龙,而是看上去高大憨厚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经过抽丝剥茧,为我们揭开了侏罗纪死亡陷阱中的秘密。

石树沟这个名字对大部分来说非常陌生,它位于新疆的准噶尔盆地之中,环境荒凉,在地面上经常能够看到很多石化的树干,这些石化的树干就是硅化木。正是因为能够看到随处可见的硅化木,石树沟因此得名。
石树沟的硅化木化石在1.6亿年前是高大繁茂的裸子森林,当时正处于晚侏罗世,那是恐龙的世界。从上个世纪开始,古生物学家在新疆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石树沟的古生物发现则集中在本世纪初。2005年,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个圆柱状的泥岩,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岩,里面保存了古生物的化石。规则的泥岩中有古生物化石,这些泥岩就好像是用泥巴做的棺材。

第一受害者

当圆柱状的泥岩被一层层清理之后,露出了两具恐龙化石,这两具恐龙属于同一种动物,而且是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动物。经过研究,古生物学家在2006年将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命名为冠龙(Guanlong),因为它的脑袋上有一个大大的头冠。

冠龙的体长约3米,身高不足1米,体重约60公斤,是一种细长的食肉恐龙。如果你将冠龙和霸王龙放在一起,它们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是它们却是远亲。冠龙是暴龙超科中原始的成员,霸王龙则是最后的成员,所以可以说冠龙是霸王龙的老祖宗啦。

在泥岩中发现的两具冠龙化石一具属于成年个体,另一具属于未成年个体,成年个体在未成年个体的上面。古生物学家推测,很可能是小冠龙误入泥潭然后死去,它的尸体吸引了成年的冠龙。成年冠龙并不知道脚下的危险,它也陷入了泥潭之中丢了性命。

第二受害者

冠龙并不是泥岩中唯一的恐龙,古生物学家继续清理泥岩发现了另一种恐龙的化石,这种恐龙比冠龙更小。2009年,古生物学家将泥岩中发现的第二种恐龙命名为泥潭龙(Limusaurus),意思是“深陷泥潭的蜥蜴”。

泥潭龙体长1.7米,体重不足15千克。与冠龙相比,泥潭龙体型更小更纤细,是一种能够快速奔跑的敏捷动物。从泥潭龙的身体结构上看,它是典型的植食性恐龙,小而机警。从体型和食性上看,泥潭龙很可能是冠龙的食物。

在圆柱形的泥岩中,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多具泥潭龙的化石,很显然有一群泥潭龙从泥潭上经过,然后它们就陷入其中而丧命。其实从死亡的时间上看,泥潭龙才是第一受害者,不过它们是第二种被命名的。

死亡脚步

杀死冠龙和泥潭龙的死亡陷阱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大型蜥脚类恐龙踩出来的。经过排查,古生物学家锁定了目标,它就是中加马门溪龙。中加马门溪龙属于著名的马门溪龙属,它因为脖子占了体长的一半而闻名于世。与其他马门溪龙相比,中加马门溪龙体长要大得多,体长超过30米,体重更是超过60吨。
中加马门溪龙又是怎么制造出这些陷阱的呢?距今1.6亿年前的中国新疆,大雨过后大地一片泥泞。一大群中加马门溪龙经过,它们像柱子一样粗壮的四肢支撑着身体,大脚一下子踩进泥浆之中。由于中加马门溪龙的重量太大了,它的脚深深的陷入泥中,力量巨大的中加马门溪龙并不害怕,它用力将脚拔了出来,然后继续向前走去。

中加马门溪龙走后,它的身后留下了一串直径和深度都超过1米的大坑,这些坑迅速被周围的泥浆填满,从外面看只是平常的泥浆地罢了。不久之后,一群泥潭龙经过这里,几只泥潭龙并不知道脚下有陷阱,它们纷纷掉入坑中被淹死。死去的泥潭龙身体逐渐腐烂发出恶臭,这些味道飘散被一种未成年的小冠龙闻到,它很快来到泥地里打算吃掉泥潭龙的尸体。小冠龙一点防备也没有,当它走到泥潭龙面前的时候,一下子陷了下去。小冠龙用尽全身力气也没有办法把腿拔出来,它最终在饥饿中死亡。

死去的小冠龙和同样死于脚印陷阱中的泥潭龙一样,身体散发出来的腐臭味引来了新的食肉动物,它就是成年冠龙。就像死去的小冠龙一样,成年冠龙也掉进了陷阱并死去。全面清理了泥岩之后,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个陷阱除了冠龙和泥潭龙的化石,里面还有哺乳动物、龟鳖和鳄类的化石,动物的总数超过了10只。也就是说,憨厚的马门溪龙无意间制造的陷阱夺去了十几只动物的生命。

马门溪龙的脚印成了其他动物的死亡陷阱,对于死去的动物是它们运气不好,但是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这又是难得的好运气。在一个坑中能够发现了这么多新物种,坑中的痕迹又提供了更多属于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的无情和古生物学的奇妙,通过硬邦邦的化石我们能够还原亿万年前的世界,这真的是奇妙的事情。

作者 |江氏小盗龙

参考资料:
1.Xu, X.; Clark, J.M.; Mo, J.; Choiniere, J.; Forster, C.A.; Erickson, G.M.; Hone, D.W.E.; Sullivan, C.; Eberth, D.A.; Nesbitt, S.; Zhao, Q.; Hernandez, R.; Jia, C.-K.; Han, F.-L.; Guo, Y. (2009). 'A Jurassic ceratosaur from China helps clarify avian digital homologies'. Nature. 459 (18): 940–944. Bibcode:2009Natur.459..940X. doi:10.1038/nature08124.
2.Paul, G.S. (2016). 'Theropods'.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2n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82.
3.Guinard, G. (2016). '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 (Theropoda: Ceratosauria) gives a hand to evolutionary teratology: a complementary view on avian manual digits identitie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76 (3): 674–685. doi:10.1111/zoj.12329.
4.Agnolin, F.L.; Chiarelli, P. (2010). 'The position of the claws in Noasauridae (Dinosauria: Abelisauroid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belisauroid manus evolution'. Pal?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84 (2): 293–300. doi:10.1007/s12542-009-0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