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1985年7月24日】34年前的今天,“中国人一定要首漂长江”的尧茂书悲壮牺牲

1950年4月1日,尧茂书出生于四川乐山,从小生活在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江边。他7岁就到江里游泳,14岁在乐山市3000多人畅游岷江的比赛中获第28名。

初中毕业后,尧茂书到乐山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照相制版工。他喜爱摄影,经常来回走两百多里的山路,向老摄影师请教,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

1972年(22岁),尧茂书被调到西南交通大学当专职摄影员,他的摄影作品被国内许多报纸、杂志刊用。

(1971年的尧茂书(右下蹲者))

1978年(28岁),尧茂书从美国《地理》杂志上读到,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完成了亚马逊河的单人漂流,深深的打动了他。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都被人从头至尾地漂流过,只有长江却从未有人涉足。尧茂书决心要做:长江漂流第一人!他开始制定探险计划,收集长江各段资料,用简易木筏试漂……

(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1984年挑战北美最高峰时失踪)

1980年(30岁),尧茂书写信给国家体育总局,说想要组建一支漂流队去探索长江,但未得到回复。

尧茂书毫不气馁,他自费到长江源头实地考察,多次赴大渡河、沱沱河等地,尝试橡皮筏漂流险滩技术。

1984年底(34岁),他向国家体委提交了《关于对长江进行漂流探险和拍摄工作的报告》,详细列出了他为漂流长江所准备的资料,并称自己将在1985年8月到10月漂流长江。

报告依然如石牛入海,没有回复。而尧茂书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美国探险家肯·沃伦正在申请办理长江漂流探险的手续,计划的时间是1985年9月。

尧茂书再次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获得帮助,但仍然没有得到回复。

“长江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首漂应该由我们中国人来完成。”尧茂书决定将漂流计划提前。

(美国探险家肯·沃伦)

这是一件前人从未尝试过的壮举,尧茂书抱定了必死的信念。他让正怀孕的妻子打掉孩子,以免妻子以后难以改嫁。

因为缺乏资金,他到全国各地游说,获得了一些援助:一套救生服,两艘加厚型橡皮艇,一台摄影机。

原计划和他一起去的两位朋友,最终被家人阻拦放弃了。只有他的哥哥尧茂江,一直支持着他。

1985年5月29日(35岁),尧茂书向单位请了假。他和哥哥先坐火车到青海格尔木,再坐车到唐古拉山雁石坪,向当地人买了2匹马和4头牦牛。

6月11日,尧茂书和尧茂江到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脚下。

6月1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为题,报道了尧茂书首漂长江的事迹。随后,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对尧茂书的事迹作了报道。尧茂书的勇气震惊全国。

(尧茂书前往长江源头)

6月20日,尧茂书完成了对长江源头的拍摄,给“龙的传人”号橡皮艇打上气,在平缓的冰川融水——纳钦曲下水,开始了正式漂流。

6月23日,他们到达沱沱河岸边。第二天,兄弟二人挥泪告别,尧茂江带回了18盘电影胶片和上百个胶卷,而尧茂书漂进了无人区。

(尧茂书和“龙的传人”号)

尧茂书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在无限壮美的高原风光下,却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一天,尧茂书上岸拍摄,回来时却发现橡皮筏多了一只棕熊。好奇的棕熊,把船上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好不容易等棕熊走了,船上的东西已所剩无几。

两天后,尧茂书遇到游牧的牧民,买了糍粑和牛肉干,才填饱肚子,逃过一劫。

7月6日,尧茂书进入了通天河,风浪变大,挑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7月15日,正在膜拜圣灵的藏民,发现了漂流的尧茂书。藏民以为他是神灵下凡,拥簇他到寺庙里。听了尧茂书的讲诉后,活佛为他念了消灾经。

尧茂书继续漂流。7月24日,在金沙江通珈峡的急浪中,触礁而亡。

尧茂书的死,成了轰动全国的新闻,人人都在讨论。

这促使国家体委与美国肯·沃伦迅速达成协议,组成了“中美联合长江漂流探险队”(简称中美队),共27人(美20,中7),计划1986年7月初开始漂流。

(准备充分的中美队)

消息传出,民意沸腾。尧茂书狠狠地刺痛了中国人敏感的自尊心。人们问:“龙的传人,难道就只一个尧茂书?”

一群来自洛阳、毫无漂流经验的人,满怀无限的勇气,组成了洛阳漂流队。1986年5月,他们隐瞒家人、躲开体育局的堵截,踏上去西宁的火车。他们要抢在中美队之前,实现尧茂书“中国人首漂长江”的梦想。

另外一支由四川省政府支持的“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简称科漂队),同样没有漂流经验,也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

(科漂队还有一名女队员)

6月24日,洛阳队抢先从沱沱河下水。7月19日,科漂队从青海玉树的直门达大桥下水。7月21日,中美队从长江源头下水。

7月24日,在最危险的卡冈大滩前,洛阳队被叫上岸,与科漂队汇合。第二天,用密封船捆绑橡皮船闯滩,3人失踪遇难(科漂队的孔志毅,洛阳队的张军、杨红林)。

(科漂队视频)

8月3日,中美队的摄影师大卫·西皮,因高原反应病逝,葬于通天河畔。8月16日,中美队到达玉树,4名美方队员退出,其他人继续。

(大卫·西皮的埋葬地,上树中国国旗)

得知消息后,8月17日,满怀悲痛的洛阳队乘卡车前往虎跳峡,科漂队也随后前往。9月10日,洛阳队两人冲过上虎跳。9月12日,冲中虎跳,密封船被撕裂,孙志岭失踪。

(科漂队视频)

9月13日,科漂队随队记者万明被飞石击中头部去世。

当天下午,因危险重重,队员意志瓦解,肯·沃伦在四川巴塘宣布中美队漂流结束。

在成功漂流了虎跳峡的当晚,全队痛饮,烂醉如泥。10月14日,在闯老君滩时,洛阳队的雷志落水遇难。部分洛阳队员,乘车到武汉下水,11月12日到达上海吴淞口,完成长江漂流。

科漂队强调“漂流长江要一寸不落”,派人去补漂之前跳过的4段江段。11月19日,在漂流金沙江段扎木滩时,三人翻船遇难(科漂队的杨前明、王建军、王振越)。11月25日,科漂队到达长江入海口,完成了长江漂流。

(金沙江扎木滩最后一搏的三位勇士)

尧茂书“中国人首漂长江”的梦想,付出了11个人的生命,终于实现了!

过程之悲壮,让人泪奔!

(长江漂流地形图)

1986年12月22日,国家民政部批准尧茂书为革命烈士,四川省委授予他“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1989年,四川省授予尧茂书“巴蜀十大青年精英”称号。

乐山政府在乐山大佛对面,给尧茂书立了一座雕像,作为纪念。2002年,因征地需要,雕像被迁移到一处僻静人少的地方。

(被移到乐山长江市场附近的尧茂书塑像)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21篇作品,营员“长大不成人”的第1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