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家庭成员之间到底存在多少误区?

在一个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当中,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父母孩子关系犹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三种关系和,则家庭和。

在心理学里,我们有着很多理论来解释和处理这些关系。而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来,这些关系相处取决于双方的沟通方式以及自我信念的形成。也就是说,在这些关系中,我们会存在哪些认知的误区?我们是如何为自己的看法做出解释?我们如何理解对方的意图?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些关系提高我们幸福感?随着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逐一探讨。

1、自我感觉良好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即使自卑的人也会对自我感觉良好。人们在回忆事情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的画面,而且会是对自我评价正面的情景。在家庭生活中,对于家务活,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做得比对方多,自己对家的贡献要多于对方,而忽略了自己也有不去做家务活的时候。有时候,家庭成员间的争吵就会缘起这样的心理不平衡,我付出得多,我应该得到好的照顾。

认知心理学上将这种自我认知的错觉倾向叫做自我服务偏见(self serving bias),在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存在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一边会为自己失败进行开脱,而另一边我们会欣然接受成功带来的荣耀。我们在大多情况下把自己看到要比别人好。

在家庭生活中,对于家庭责任和义务的自我服务偏见会导致家庭不和,关系紧张和争吵不休。所以在家庭争吵和离婚案例中,总是将争端或者婚姻破裂责任归咎于对方。因为自我服务偏见的存在,我们习惯将成功与自我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形象影响,以保持良好自我形象和一定的自尊水平。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益于保持自我正面评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我们遇到消极事件,需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但是当这样的自我感觉错觉在家庭成员中产生时,当双方都只能看到各自的付出,而忽略了或者降低对方付出与努力的重要性时,就会引发起各种不满。夫妻间会各自觉得家务活都是我在干,你却不帮忙,总是找借口偷懒。父母会觉得我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付出这么多,孩子却一点都不争气;而孩子会想着我面对着这么大压力我也很努力。婆媳间我做什么事都想着你,为你考虑,照顾你的情绪,你却不尊重我的付出。

维持自我形象固然重要,但因为这个“自私”的内心需求,而导致关系的不和谐,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双方相处模式。在我们肯定自己付出的同时,要看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欣赏认同对方的付出。

有个女儿 倾诉说母亲做事丢三拉四,容易犯错,不是一两回了,怎么说都没用,而且每次说,母亲总是很抵触。相信女儿的提醒是善意的,但是对这种丢三拉四的问题,过于高估自己不可能犯这样错误的可能性,觉得只有母亲才会犯这样的错误。丢三拉四的问题只是占母亲所做事情中很微小的一部份,女儿需要学会的是看到母亲为这个家庭的付出。学会在母亲容易丢三拉四的情况下,帮助母亲来进行处理,这样会比光说更有效提醒。

再如夫妻间学会肯定对方的付出,看到对方的努力,多点对对方的付出给予肯定、赞赏和感谢,只有正面的评价,才会让对方的行为得到积极强化。

2、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认知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即使是知道事情真相后,大部份人仍然坚持对他们已经接受的解释。这种现象被称为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这个证明了信念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如果当一个人进入了这样的信念固着状态,就会想方设法去证实自己的想法,排除不同声音,让自己的想法更封闭。

这种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案例,我们在生活中不少见。“对方的某个行为肯定是因为怎么怎么样的原因导致成的,要不怎么会这么这么样”。比如家长和孩子之间,在孩子成绩下滑时,家长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参加了课外活动、不认真听讲甚至是早恋导致的,由此形成了对孩子的一系列判断。大家由此可以想像得到,这种的固执己见只会导致争吵不断,同时也只会加深相互间的矛盾。让彼此的沟通无法进行下去。因为持有固有想法的一方是不会接受和自己解释不同的说法,到最后只能是各说各的话。但同时,也有会存在些自欺欺人的信念固着,比如丈夫已经开始出轨,每天借口要应酬的时间多了,不回家次数也多了,这时的妻子即使觉察到了,仍然为丈夫的行为进行辩解,认为是丈夫工作忙,在奔波着。让自己一直在这样的信念里,而不去面对现实。

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举止寻找出合理的解释,即使这样的解释会是错误的。就像古时代人们对无法解释的现象赋予了神话传说一样。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对未知事物拥有着控制感。如果将这样的思维延续到家庭生活当中,只会让自己处于自己的念想当中,钻入了牛角尖,无法真正与对方进行沟通,也无法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或许也是自己不愿意看到缘故吧?

如果要改变,该如何做呢?当然,一个新的相反的信息会对固有的信念产生冲击,但变化却是很缓慢。就像我们最终相信地震只是普通的地质灾害现象一样。在生活当中,真正想消除信念固着问题,就要尝试地去思考事情会有着许多方面,自己看到的并不是事情全部。只有尝试地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对方行为,仔细思考着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才能更好地降低甚至消除这种信念固着的思维方式。比如有妻子倾诉,说到老公总是吼自己,说自己不帮忙做事,甚至在他父母面前也是随意吼自己,让自己的印象变差,总是想着老公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不想和自己过了,才这样对她。因为自己的感受而形成的固着信念是。如果这位妻子不能从多角度思考丈夫吼自己原因,如或许丈夫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或者对工作的严谨才吼自己,而过于相信自己形成的解释,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夫妻间的争吵就会更多。

3、无中生有


在很多表面看似无关随机的事情里,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找到当中的关联性。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自己期待的事情。因为在我们要发现某种重要联系时,人类的联想能力总是不差,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将各种随机事情联系在一起,从无中生有,从而知觉到一种错觉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总是感觉到自己的念想能呼风唤雨一样。这样的能力频频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就像,妻子能发现丈夫迟回家和丈夫在家里玩手机联系在一起,父母能将孩子不愿意上学与孩子偷偷买零食关联在一起,婆媳间认为做家务活和起床晚存在有必然联系。这样的事情有点让人感觉无从辩解,事实是存在,但当中关联存在的吗?在一个人发现了这样的关联后,会陷入了之前的信念固着当中,争吵中只会将更多的随机事件作为自己信念的支撑。这一切犹如火上浇油,让相互之间的误解越来越深,争吵越来越激烈。

无中生有的能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后的信念。如果信念不做出改变,只会从更多随机事件当中寻找关联来说服自己。我们如何避免我们产生的是错觉相关?

一是需要判断看到是事件是偶然随机发生的,还是一直如此?因为偶然随机的事情只能表明当时对方的想法,而不能说是对方的一贯态度。

二是在自己发现当中相关联的时候,需要再思考这种相关是在印证自己之前的固有想法,还是从事实按逻辑思维推断出来的结论?如果是是寻找关联来印证自己想法的话,要静下来来想想这样的结果有助于改善事情吗?还只是为是增加自己在争吵中的“实力”?

三是不急着下结论,在自己下结论之前,和对方沟通对于这些事情的想法以及背后的原因,再做出判断。

4、别让情绪蒙蔽了自己双眼


人类是有感情的生物,但感情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判断,渗透到我们思维中。有研究通过对比幸福和悲伤的个体的认知活动时,发现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们认知活动。也就是说人们在愉悦情绪的感染下,都会觉得天气是多么好,世界是如此友好,人们也更倾向于回忆起好消息和积极的事件。相反,如果人们是处于心情郁闷低落的时候,思维就好像陷于了泥潭当中,无法自拨,同时人们更多的是唤起对消极事件的回忆。但是同时也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情绪的影响是视而不见的,人们对于认知的改变并不会归因于情绪的改变,而是宁可相信世界的确看起来不同。

这样的例子在争吵中比比皆是,双方带着情绪在争吵,能想到的更多是对方的消极事件,对对方做出都是消极的判断,此时的我们是不可能去赞美对方,对方也只会觉得是在受讽刺。有位妻子哭诉,丈夫对自己越来越差了,实在是受不了,想离婚,究其原因,她因为丈夫老是在她认为小事上面吼自己,让自己很没面子。在她情绪得以很好宣泄后,心情平静了,再让她想想丈夫的优点,她觉得丈夫还是挺不错的人,只是有些问题需要重新沟通。在民政局,很多要来离婚的夫妻都是带着消极情绪过来的,而当工作人员当中调解,让双方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恢复正常心情后,双方都觉得离婚的想法的确太不理智了。

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不难,难在如何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正在影响了自己的认知。人们总会给自己的状态找到各种各样解释,唯没有情绪的因素在内。在任何的争吵当中,我们都是在用情绪对抗情绪,而并非在理智沟通。这时需要双方学会冷静下来,避免说话,避开争吵。待心情平复后,再进行理智沟通双方的争执点。同样,学会忘记争吵中带情绪的话语也很重要,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再次陷入那情绪当中。

5、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发现自己预感的好事或者坏事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好像自己拥有先知能力似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在其中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影响了我们的感觉和行动,并通过这样做来改变自己的现实。心理学上将这种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的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filling prophecies)。

在家庭关系相处当中,如果我们总以某种特定信念去看待对方,我们会无意识地为对方创造相应条件去达成我们自身的信念。有个孩子来倾诉自己父母总是因为母亲要查看父亲的微信记录经常争吵,父亲是开朗的人,但年轻时曾经做了错事,母亲选择原谅他。可母亲到现在仍然对父亲过去的错误行为耿耿于怀,认为父亲仍会犯错离开自己,所以无意识地想通过查微信来“防范”错误发生。两人之间的争吵越来越激烈,这事情只会让父亲越来越希望逃离这样的关系囚笼。最后母亲的“预言”实现了,父亲还是会犯错离开自己。

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一种给自己和对方暗示过程,比如家长总是说自己孩子怎么怎么不如别人,这种错误直觉创造了事实。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我们错误的自我暗示同样会创造出让人遗憾的结局。如果我们在与对方相处时,如果事情还没开始,甚至是还没有面对面接触就已经假设了消极前提,这样错误的直觉和暗示注定了我们“预言”迟早会实现,“是吧,我说了肯定会怎么怎么样”。放下我们的消极“预言”,从一开始学会真正在相处中修正自己的印象。学会用积极的“预言”进行替代消极“预言”,让我们对对方充满积极期待。

家庭关系中的相处需要更多的是包容、理解和沟通。心理学只是做为辅助认识的工具提供有限的帮助,更多需要当事人的共同努力。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杨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