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玉米,那么蜀黍就等于米吗?
不是,正如你在标题图上看到的,蜀黍是高粱(Sorghum bicolor(L.) Moench,禾本科高粱属)。在《中国植物志》中,高粱就只有这一个别名。我依稀记得老家好像有人这么称呼高粱,但不敢确定。
不倒伏根本拍不着,太高了
高粱起源于非洲,非我中华原产。蜀黍之蜀,应与四川无关。古人常用“蜀”字代表“巨大”之意,如《尔雅》中曰“鸡大者蜀”,蜀黍其实就是“巨大的黍”。黍(正名稷,PanicummiliaceumL.)和高粱均为较疏松的圆锥花序,外观类似;然黍高不足1米半,高粱则在3-5米之间,称之为“巨大的黍”还是很恰当的。
和玉蜀黍属只有玉蜀黍一根独苗不同,《中国植物志》共收录高粱属植物11种,除高粱本尊之外,还有多脉高粱(S.nervosum)、甜高粱(S.dochna,即上海人喜欢的“甜芦粟” )、光高粱(S.nitidum)等。以前觉得没法确定所见是否为多脉高粱,现在不用了,在FOC中,它和甜高粱统统被处理成高粱的变种。不得不说,FOC是真贴心呐。
说起来高粱也是一种粮食,但已经被严重地边缘化了。除了在农村偶尔见到零星种植以外,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高粱时,它多半已经变成了液体。对,就是中国白酒,高粱是白酒业最主要的原料。
酒客们常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并对勾兑白酒嗤之以鼻。这都是自我安慰,喝酒尤其是白酒,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酒精是确凿无疑的致癌物,无论它是来源于高粱或化学合成,本质上没有区别。刘夙在一篇文中说,高粱实际上是一种毒品植物,本砖家亦深以为然。
这玩意儿还能做扫把之类的工具
现在人们为毛不吃高粱?并非是因为营养贫乏,论营养价值高粱和玉米相近。主要还是不好吃,据说口感比玉米更差。高粱种皮含有大量单宁,导致其味道苦涩,而且单宁易于和蛋白质结合而形成胶体,不好消化,这就是吃了高粱米胀肚子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将高粱列为饲料用粮,我国的高粱除了酿酒之外,也主要用作饲料。
人们不爱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粱的产量很低,在常见谷物中亩产量排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小米)。但是高粱也有它的独特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耐”:非常耐干旱、极耐水涝和极耐盐碱。有这三条,像那些不适宜种植其它作物的洼地,高粱是不二之选。《本草纲目》中说,“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好歹也能有点经济效益,比白白荒着还是强。
终于青天优美为你献
说起高粱,不能不提东北。著名歌曲《松花江上》的第一句就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大方向上来说,歌词所表达的基本正确,我国高粱的主要产区确系东北三省一区(还有内蒙古部分地区)。但是,在舆论导向上还是有所偏差,好像老铁们以种高粱为主似的。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的。
稻,学名Oryza sativaL.,禾本科稻属
黑龙江以肥沃的黑土地闻名于天下,且灌溉便利,这么好的条件种高粱?暴殄天物嘛。还是种水稻更好。事实上,黑龙江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粳稻生产地区,全年大米产量往往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一以上。
所以,你听到的东北可能是个假东北。像庞龙的《家在东北》就应该改成这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昂昂昂,那里是一马平川水稻之乡......不信看大小仓买中,到处都是五常大米,避无可避。
文|五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