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2017年公映中国大陆,受到广泛好评。期间影片获得90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同时被提名的有《敦刻尔克》,《至暗时刻》对丘吉尔的刻画真实且有趣,不出意外的话加里奥德曼饰演的丘吉尔,将会在3月2日的奥斯卡上夺冠。电影公映后世人对丘吉尔的讨论又成焦点,除此之外对加里奥德曼的关注升温,大的热点被讲的很透彻,因此我想在这篇文章中分享我所认为的有趣和真实。
第一:有趣的细节成就了《至暗时刻》中丘吉尔饱满的形象
好的文学小说中总有叫人惊讶的细节描述,《至暗时刻》在细节的运用绝对至关重要。丘吉尔在整个西方世界是伟人,在中国也是被许多人崇拜的历史偶像,对于丘吉尔的事迹人人心知肚明。越是人们熟知的东西就越难做,拍一部丘吉尔的传记更是个难题。人们去看《至暗时刻》并不在于了解这段历史,也无意于接受被丘吉尔的一生,而是想去感受丘吉尔其人,直白的讲就是想亲身验证一个伟人的气质。显然观众的好评印证了观众看到了想看的东西,那究竟观众是如何在125分钟的时间里真实感受到银幕人物的?我认为是几个看似无意的细节。
吸雪茄、和威士忌,这些臭毛病当然算细节,但已近被讨论烂了。我还注意到一个情节细节和一个镜头剪辑细节:
1、情节上的细节:丘吉尔搭乘地铁去询问民众的意见,各色成年人坚决表示Never!这时画面中先进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Never!随后剪辑给出一个小女孩本来勇敢、但看到丘吉尔的眼神投向她时露出一点恐惧,随后丘吉尔坐到小姑娘身边回应一个微笑。当然历史上大概没有这样的情节,但作为传记电影这个很重要。观众看到一个首相如此亲密的对待平民小姑娘,观众的心也会变得和小姑娘一样不由的信任和崇拜丘吉尔。这是真正的电影语言,细节塑造。
2、摄像和剪辑的细节:一方面是,正片的第一组镜头中,整个会议大厅充满嘈杂和喧嚣,人们正在赶主张和谈的张伯伦下台,尽管极力的高呼:肃静!但喧嚣没有停。我们看到的画面是一个上帝视角,从摄像的角度看时垂直俯拍。就好像上帝在看着一切,上帝是神、是一种迷信上的自然力量,虽然人们都在信仰上帝,但是谁也不知道上帝偏向谁。当时的英国管理层的无助的,迷茫的,动摇的现实,被这样一种摄像奇妙的表现了出来,作为普通观众肯定不会知道俯拍意味着什么,但俯拍的效果肯定是奏效了的。另一方面是,影片的最后一组镜头,同样是那个会议大厅,但时局变了,人心也变了。这时候丘吉尔是首相,人们一致且满是斗志的要和希特勒的纳粹势力血战到底。摄像的方式变了,上帝视角消失,而是丘吉尔的视角。伟人在两组镜头中被呈现,这是细节的力量,是一部好电影应该做到的。
第二:真实的叙事避免了伟人等同于神的历史错误
知识很落后,愚民政策横行肆虐的时代,人民对伟人的认识就是神,因为伟人可以拯救一切。譬如中国古代的皇帝被称为天子,不管国家发生怎样的灾祸和侵略,人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给天子,认定神可以拯救一切。《至暗时刻》很好的注意到了伟人不是神这样一种错误,用真实去刻画了丘吉尔。让观众明白了一个道理:伟人不过是坚信了真善美,他们或许本质怯懦、易怒、盲从,像个肥胖的猪(希特勒曾这个讲丘吉尔),但伟人坚守了正义,这很重要。
敦刻尔克的40万英美大军被围困,究竟要不要去救,丘吉尔临危受难本是个替罪羊却带领英国人民走向了胜利,是《至暗时刻》的核心演绎。要想真实的感受这种表达,观影者最好能最大限度的忘记这段历史!当首相在众人心中就是个摆设,但丘吉尔却是认真的。初次战时内阁会议上张伯伦为代表的和谈派被丘吉尔彻底否定,但是事实是欧洲一部分有历史的国家被希特勒洗劫,按照这种速度英国也会被征服。但丘吉尔却极力主站,甚至白白葬送了4000驻军。不去想历史,我是感受到了丘吉尔那种自大和不为人民考虑的残忍。这就是真实,电影没有刻意的去表达张伯伦为代表的谈和派的丑陋和怯懦,而是真实的表现了丘吉尔的盲目自大。另外,整个叙事的过程想必每一位观众都十分清晰,我不再赘述。
整体来讲这是一部对丘吉尔形象塑造完满的传记片,但即便你不喜欢传记,也可以去看看这部并不枯燥反而有趣的电影。
我是影评匠,专注于电影评论和推荐,喜欢电影别错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