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10日,西西里岛战役正式拉开了帷幕。尽管盟军总兵力与守军总数比为1:2,但是在强大的海空军支援下,攻岛部队历时38天占领全岛,为盟军打开了从南部登陆欧洲的大门,导致了墨索里尼的下台和意大利的投降。
此战的英雄非乔治.巴顿莫属。他的第7集团军4天推进320公里,攻占巴勒莫,俘敌5万,并率先攻占墨西拿,将轴心国军队赶出了西西里岛。巴顿一战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国英雄,彰显了美军的战斗潜力和影响力。
然而,“扇耳光”事件,却将他和美军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该事件源于第7集团军攻占墨西拿期间,巴顿在一周内两次到战地医院视察,第一次训斥了一名因“害怕”而“躲到”医院的士兵,第二次更是当众闪了一名士兵的耳光。这件事迅速在全军广为流传,很快成为美军在盟军中最恶劣的事件。
巧合的是,这两次事件都发生在布莱德雷的第2军。该军的军医长分别将情况向军长布莱德雷以及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将军进行了汇报。作为巴顿的部下,曾经的搭档,顾全大局的布莱德雷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其实,胆小怕事、临阵逃脱的士兵在各个部队都是让人憎恨的,甚至有的被直接执行了战场纪律。但是,英国人亚历山大可不管这些,将这件事上报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抛开公事,他或多或少有看巴顿出丑的意思,因为他“恨”巴顿。
首先,巴顿是个个性鲜明的人,他有着明显的优点,也有着让人不能接受的缺点。他嫉恶如仇、渴望胜利,但也脾气火爆、口无遮拦,对友军常常是一脸不屑的样子,尤其是英军“耍大牌”、摆谱、自私,巴顿更是冷嘲热讽、看不惯。
其次,以美军为主导的“赫斯基8 号”行动被蒙哥马利推翻,继而推出自己的计划。显然,美军这次又成了盟军进攻的配角,掩护英军的侧翼。这件事让巴顿十分恼火,虽然他仍然尽职尽责,全力以赴,但不服气始终贯穿整个战役。
机会终于来了。由于蒙哥马利的优柔寡断,英军遭到德军优势兵力的围堵,巴顿分兵攻占巴勒莫,打开了战役局面,继而又先于英军攻下墨西拿。他的辉煌一下子盖过了蒙哥马利,以实际行动狠狠的教训了自以为是的英国“小个子”。
更重要的是,一直在盟军中占有中坚力量的英军,此刻在美军面前,被彻底的打回了原形。这是英军上下都不愿看到的情形,亚历山大更是觉得脸上无光,就在如何刹一刹巴顿的风头和美军气势的时候,“打耳光”事件让他找回了一点自信。
艾森豪威尔本来对此事也没有完全放在心上,一直在力保巴顿。无奈,此时被好事的记者添油加醋的宣扬了一番,让美国国内的政客们十分不满,纷纷出来对军方的袒护进行指责,并要求严惩巴顿。
因为这件事,在政客们看来是不能原谅的。
一是,作为实力强大的美国,一直在标榜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人权方面,巴顿的做法更是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扇耳光”显然是践踏了士兵的人权,作为一名高级军官,不能将自己的性格粗暴的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是,不尊重科学。“战争恐惧症”在二战期间,是被医学界界定为“忧郁型神经官能症”精神病。而无知的巴顿既对医学一无所知,又不听医生的解释,就辱骂士兵,显然违背了医学科学精神,在医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感与抵制。
当然,更严重的是,玷污了美军声誉。自美军介入欧洲战事以来,为了能够夺得同盟国间的主导地位,可以说是派出了精兵强将。他们就是要通过良好的军人形象和强悍的战斗力,展现文明之师的风范。
就在西西里岛大捷,美军走向辉煌之际,巴顿的粗暴行为彻底将美军中长期的军阀作风暴露无遗,成为友军争相传告的笑话,让美国上下为之蒙羞。虽然,罗斯福、马歇尔等人还是极力袒护这位战将。但最终,巴顿还是被撤去集团军司令。
“扇耳光”事件,仅仅只是巴顿不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撤职后的巴顿,只能在巴勒莫坐井观天、无所事事。眼看着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霸王”行动正在展开,部下布莱德雷成了集团军司令准备登陆欧洲,而巴顿却成了局外人,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经过“扇耳光”事件,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对巴顿有了彻底的认识。在他看来,巴顿具有令人遗憾的性格,比如暴躁、鲁莽、容易冲动,不易做高级指挥员,但作为集团军司令还是够格的。也就是说,他的职务到头了。
其次,在西西里战役期间,第7集团军发生了两起屠杀战俘的事件被抖了出来,而巴顿被认为是幕后始作俑者。尽管陆军部经过调查,他不存在鼓动枪杀俘虏的情况,但这件事又一次把巴顿推向公众面前,成为众矢之的。
更让美国军方头疼的是,没有一点政治头脑的巴顿,在一次集会上大放厥词,声称战后的世界格局将由英、美两国来主导。这句话就像一个地雷,瞬间将巴顿的言论上升为“国际事件”,引发了苏联人的不满。
要知道,由于价值观的分歧,东、西方势力虽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但彼此的关系十分敏感和脆弱。本就因为美、英两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军的压力而耿耿于怀的斯大林,更加对联合对付轴心国失去信心。
这一次,连艾森豪威尔也不再袒护巴顿了,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美国上下对他的口无遮拦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要求让这个“爱惹祸的家伙”解甲归田。此时,巴顿也知道这个“祸”闯的不小,也一度萌生了离开军队的想法。
不过,巴顿在非洲和西西里岛的战绩,让盟军高层十分清楚他的能力。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诺曼底登陆,美军依然需要像巴顿这样的军人冲锋陷阵。最终,巴顿保住了他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只是作为“诱饵”一直呆在法国加莱。
如果巴顿被解职,美军反攻西欧还能一帆风顺吗?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血胆将军巴顿》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