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慕尼黑》:没有不可能——只剩三秒,也可以逆风翻盘
在阴霾密布的美苏冷战时期,有一场意义非凡、攸关国家命运的篮球决赛……
6月13日,一部俄罗斯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片《绝杀慕尼黑》在中国上映。影片虽然口碑非常好,猫眼9.7分,豆瓣8.3分,其他平台分数也非常高,是2019年引进电影的最高分。但是在上映之初,这部影片并没有获得影院与观众太多的关注。
在随之而来的周末,《绝杀慕尼黑》就像电影本身的故事主题一样不断翻转剧情,在排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的情况下,周日票房800多万,超过了周六的600多万,并且票房也从原来的第九位上升到第四位。
美苏冷战背景,挑战不可战胜的美国
1972年,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年份。那一年,苏联和美国独霸一方,微妙的竞争关系,像极了当下的中美。那一年,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爆发,还发生了令人痛心的慕尼黑惨案;那一年,美苏冷战期正热,慕尼黑奥运会如期展开。
除这些之外,关于1972年还有一件你不得不知道的事。电影《绝杀慕尼黑》就真实还原了这一段往事,甚至连知名漫画《灌篮高手》的终场对决,都和这件事密不可分。那就是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美苏男篮的终极对决。
《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外国片子,但是很多台词却特别打动当下中国的人心。
面对30多年不败的世界第一篮球强国美国队,而且人人都认为不可能战胜它,当时的苏联篮球队教练加兰任却公开声称“美国队早晚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并且真的通过努力,带领球队一步步走向胜利。
很多观众在电影结束后情绪振奋地说:“看完这个想起了当下的中美贸易战,我们也应该像电影的篮球队一样,有必胜的信心。”而当影片中苏联篮球队绝杀美国篮球队的时候,很多中国观众都鼓掌叫好,也明显有很强烈的情感偏向。
很明显,《绝杀慕尼黑》讲的是体育精神,但里面也确实掺杂了浓浓的民族情结。虽然1972年的球队,是苏联球队,但是俄罗斯民族那种坚毅的、不愿服输的精神气质依然力透银幕。当然,它的民族主义并不狭隘,也间插了苏联内部各国家的明争暗斗,以及对苏联政治制度的各种讽刺。同时,对于对手美国队,也没有丑化与阴谋论,而是给以客观的尊重。
而实际上,俄罗斯拍这部《绝杀慕尼黑》,只是想把1972年奥运会篮球决赛上,苏联队打败美国队的一段悬案,做一次俄罗斯方的解读。因为美国人到现在也不愿承认自己这一次奥运会上的首次败绩,并且此前对这场比赛的众多声音,一直来自于美国方面。
这种客观的,但是依旧立场鲜明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引发当下中美贸易战下中国人的共鸣。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如何对待?这部电影里似乎也已经有了答案。而这部电影在俄罗斯创下史上国产片票房最高纪录,也说明了俄罗斯人内心的向往。
优异的镜头语言,不输好莱坞质感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那是美苏冷战的特殊时期,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在奥运会这一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相遇了。但是两队的际遇却截然不同:一边是自从1936年篮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就从未失去过冠军宝座的美国队。另一边却是直到二战以后才开始参与到世界大赛当中,虽然实力不俗,但每每碰上美国队都只能屈居第二的苏联队。
当时在篮球这一领域,对全世界来说,都有着一个刻板但又真实的印象:美国是不可战胜的。
可苏联队的传奇教练加兰任,却在临危受命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就“口出狂言”说“我们要战胜美国队”。当时言论轰动了苏联各界,连政府都觉得这个口气实在太大,挑战篮球霸主美国可不是说出来就能马上做到的,至少马上要开始的这一届奥运会肯定不可能。
狂言一旦放出,但如果依旧输给美国,那是会让所有人蒙羞的。对于冷战敏感时期的两国,政治、经济、军事、体育都想一较高下,但是备受瞩目的败局一定是个很大的笑话,甚至导致国家名誉不保。
高压在教练的肩上,也在每一个球员身上。虽然当时的条件和状态有太多的不堪,但是这股热血的希望已经被点燃。
《绝杀慕尼黑》的“战场”是在西德慕尼黑召开的第20届奥运会,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在运动会开始的一周里,人们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祥和与欢乐之中。众多媒体热烈评论:这是一次“和平欢乐的盛会”。
赛程过了一周多,当苏联队在奥运会篮球赛上过关斩将正盛之时,奥运村发生了政治恐怖事件——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运动员们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精神创伤和外部政治压力,美苏的这场巅峰冠军对决,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了,更是对每一个人极大的内心考验。所以,比赛在特别的政治背景下进行,也多了一层特殊的感受。
为了真实还原美苏对决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整个剧组在电影技术、镜头语言等方面不断尝试,最终导演决定采用“实拍+特效”形式拍摄:现场有六台摄影机捕捉赛场所有人的动作与表情。
导演杜粮表示,电影《绝杀慕尼黑》耗时三年,从置景、服装、道具,到镜头的设计和呈现都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为了拍摄最后这场比赛,整个团队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投入7台机器封闭式拍摄了30天,电影中多数角色都由篮球运动员扮演,几位主演更在拍摄前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篮球训练。
但是作为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只有比赛镜头还是不够的,那充其量是一部进球剪辑纪录。电影真正打动人的,是情感。《绝杀慕尼黑》即便是在比赛当中的诸多细节都在讲人的情感。
比如在美国打热身赛,为重病的萨沙而战;最后决赛的时候,为兄弟战友情谊而战。而除了比赛中并肩而战的情谊,电影里球队上下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和情感有关。即便是在苏联那僵化的制度里,人们依旧有冲破各种束缚的勇气,最终打破传统,一起完成一个壮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如父如兄一般的集体主义情谊。
可能现在讲集体主义有点过时。而且现在集体主义似乎成了一个负面的词汇,但我从来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關系。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的个人主义,只要你是社会的人,你必须要服从于集体主义的合作与协调。而集体主义也要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人们能够在完成自己的理想的同时,做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影片其实并没有强调集体主义,而是把集体主义分解成了一种超越政治的兄弟情谊。特别是最后谢尔盖指责队友不顾兄弟情谊叛逃,而最后也因为内心无法舍弃的兄弟情,宁愿面临被放逐的命运,叛逃者依然回头与大家并肩作战。也因为这种兄弟之情,篮球队的领队也顶住了长官放弃比赛的意志,决定去完成比赛。
电影的整个情感点聚集到主人公教练加兰任这个人身上。加兰任这个人,是很典型的体制下的体育教练的形象。他绝没有《光荣之路》中那种个人英雄式的教练张扬的个性,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以隐忍的、沉默的方式,来面对四面八方的压力。
这样的教练或者是领导式的革新人物,对我们来讲,应该非常熟悉。因为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熟悉体制下的每一个规则,但是在这些规则之下,他们又懂得变通,并且让上下都能接受他的决定。他给体制带来了麻烦,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目标——打败美国队!虽然因此受到了批判,却有能力让身边的所有人按着他的即定目标去努力。
突破体制的人,有失败,但也不乏英雄,比如李娜,比如姚明。他们有強大的意志力能够对抗突破体制时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有卓越的能力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加兰任之所以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听从他的指挥,靠的不仅是他高超的教练水平,更有他对于大家的默默呵护:对球星谢尔盖的支持与信任;明明生活拮据,仍然拿出为儿子出国治病的费用,救治生命垂危的萨沙;为近视的球员偷偷购买当时苏联还没有的隐形眼镜;带着球员们跑到格鲁吉亚为队员的妹妹庆祝婚礼;为想要政治避难的球员保守秘密,即便是在决赛前夕,依旧放他离去……
加兰任的一些行为,很容易让人想起我们很多先进人物的一些所作所为,但是电影并没有中国很多先进人物电影那种拙劣的刻意的情感升华,是因为它对于加兰任所在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一直保持客观冷静的批判,从而使得加兰任并没有被描写成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人物。比如他也有自己的脆弱的时刻,收到有关部门拒绝儿子出国治疗的信息后,他一时陷入了情感崩溃,如同形尸走肉般呆坐一整场比赛无心指导球队,连胜负结果都不知道。
而正是被描绘成一个有情感弱点的人,当他战胜一切困难,带着一个有伤痛的折磨、有死亡的威胁、有政治的歧义、有种族的芥蒂的球队走向胜利的时候,才显得是多么的难得。而当观众看到最后的胜利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种难得的胜利的酣畅淋漓。
电影的各种情感矛盾,并没有处理得苦大仇深,甚至还用了很多的喜感,比如,几个球员在美国赌球被街头篮球手打败,萨沙的女友冲进满是赤身裸体的男篮休息室,还有决赛时萨沙的医生与大家打赌等等,这些很好莱坞式的讲述方式,很明显被俄罗斯电影学得很娴熟,但同时又保留了很多俄罗斯电影的镜头风格。
苏联在1972年,挑战了稳坐冠军36年的美国男篮。这种精神至今还鼓舞和振奋了许多俄罗斯国民。
看完电影,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近期的中美关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国坐惯了第一的位置,发现别人跑得快,就会去绊人一脚。发现第一的位置受到了威胁就会动用各种明的暗的手段来打压。
《绝杀慕尼黑》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在这个时局之下,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代替我们发声。也告诉我们自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只有坚持信念,拥有大格局,并且学会用善意对待这个世界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王者!
(责编:马南迪)
作者:川川
来源:《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