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晚期浮世绘画师山崎年信所作《赤穗义士讨入之图》
作为武士之国,日本流传着许多武士的传奇故事,比如司马辽太郎笔下的诸多战国枭雄,又比如被称为日本“三大末代悲剧英雄”的源义经、真田幸村和楠木正成。
而在这些名震一时、叱咤风云的豪杰之外,日本人对另一武士传奇也甚为推崇,这便是江户时代中期,赤穗藩家臣47义士为主君报仇的事迹。
这一事迹也被美国当代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收录于她的成名作《菊与刀》中,作为阐释日本人“义理”和“忠”的例子。
现代赤穗城
江户发生事变
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按例每年正月将军派人向天皇朝贺,天皇在2月派敕使前往江户作为回礼,而鉴于当时天皇的实际地位,将军往往安排关系较疏远的外样大名为飨应役接待敕使。
东山天皇元禄14年2月(1701年),天皇敕使如约来到江户,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任命赤穗藩大名浅野长矩等人陪同玩乐,又命高家(大名中家格高,负责幕府礼仪者)吉良上野作为礼节指导。
观礼第三天,浅野在众人面前突然拔刀砍向吉良,同时还高喊:“还记得我的怨恨吗?”虽然浅野很快被旁人拉开,但他的刀还是伤到了吉良,后者额头和背部均被砍伤。
浅野的举动引起重视礼仪的将军德川纲吉的震怒,下令浅野即日切腹自尽,并废除赤穗浅野家武士名分(实际上就是没收浅野家封地),但未对吉良予以惩罚。
江户发生事变,藩主被要求切腹的消息传回赤穗后,藩内众武士哗然,并因处分决定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抵抗到底,以武力反对幕府决定,另一派则主张顺从幕府,开城后力图复兴。
正当两派争执不下之时,笔头家老大石内助藏良雄登场了。作为赤穗藩受封最多(1500石)的家臣,大石当时并未返乡(他的故乡就是赤穗),而是留在藩里主持藩务,也未曾与主君浅野见最后一面。
大石在听取众人意见后,以刺杀吉良、为主君复仇和复藩为前提统一了众人的思想,并与众人以血书缔结盟约。
江户晚期浮世绘画师山崎年信所作《赤穗义士讨入之图》
大石良雄是一个稳重冷静的武士,他明白自己的主君不仅触犯了幕府法令,也因在庆典上拔刀而违背了武士“忠”的原则,因此并非从一开始就打算刺杀吉良,他最大的希望是能恢复赤穗藩,并中兴浅野家,令诸位沦为“浪人”的武士恢复生计和名誉。
为此,大石顶住激进派压力,忍受被废藩的屈辱,在开城后尽力满足幕府要求,甚至得到了将军的赞赏。尽管大石良雄等人尽力极力迎合幕府,又托人四处说清,但将军并未领情。次年7月,幕府作出将浅野家继承人永久软禁的决定,复藩希望破灭。
幕府作出决定后不久,大石良雄随即在京都圆山召集几位武士首领商议复仇事宜(圆山会议)。会后,大石认为当年立下血书中的一些人并不是为了复仇,而只是为了家业复兴。
因此派人逐家访问立约者讨回盟约,给立约者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而不愿交回盟约的是真正打算舍命复仇的死士。
这被称为“血书返还”,经过“血书返还”后,只剩下了60位志士了。《菊与刀》中说,大石通过分配主君遗产来区分死士,事实上史实中的发展更为复杂,大石良雄也并不是一个只知复仇的武士,而更加有勇有谋。
出发复仇前,为了不累及妻子,大石与之离婚并送回娘家,为了不使自己绝后让二儿子出家,而他的长子则强烈要求加入了复仇志士。
“复仇者联盟”行动
十二月初二,“复仇者联盟”再次集会,制定了纲领“人人心觉”、规定了行动中的武器、服装、装备、暗号,以及如何处置吉良的首级,并且决定“砍下吉良首级和瞭望放哨的一视同仁都是主君的臣子。对自己分担的职责没有意见”。
此时,只剩下了47名勇士,这些人也就是后世人口中的“赤穗47义士”。
江户晚期浮世绘画师歌川国芳所作《忠臣藏十一段目夜讨之图》
12月14日深夜,47义士攻入吉良府中。刺杀过程大致与《菊与刀》所记述一致,义士们斩将夺门,并通过额头上的伤疤辨认出吉良的首级,用枪挑着它列队走向死去主君浅野的墓地,在墓前供上吉良上野介的首级,报告主君已经报了仇。
而那些在夜里不敢出战保卫主君的吉良家臣们则被后世嗤笑为“胆小鬼”,其中也包括未能为父亲复仇的吉良长子。
赤穂浪士的义举,震动江户,也受到江户武士阶层的肯定。原本结党行凶是死罪,但是为了表彰忠烈,幕府当即做出裁决认定此次事件不属于结党。
将军纲吉佩服他们的侠义,倾向于赦免,然而这样等于承认自己原来在浅野内匠头的处置问题上不公,于是想借皇族出面恩赦。
但皇室则说:“继承主君遗志确为忠义之事。但是如果现在放过他们,将来他们当中有人做了坏事,就给这次义挙增加了瑕疵。所以现在让他们一死,于后世反而留下佳话。有时候让人死去也是一种慈悲。”
将军纲吉听了这话,决定让赤穂浪士切腹。元禄16年,义士们受命切腹,他们的后代除去已出家的,其余男子全部被流放。
3年后,将军德川纲吉死去,德川家宣继任将军,立刻赦免了赤穂浪士的后代,并恢复了浅野家武士身份。
保存至今的赤穗义士墓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
(作者: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