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迫与苏军形成僵持状态;在非洲,蒙哥马利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后从东面向突尼斯进军;同时,美军也首次参战,派出了10万部队在非洲登陆,从西面对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夹击之势。
同盟国度过了二战期间最困难的阶段,胜利的天平已逐渐向其倾斜。罗斯福、丘吉尔从协调未来战局的角度,认为有必要举行三大国首脑会议,并向斯大林发出了邀请。这就是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卡萨布兰卡会议。
然而,斯大林没有参加这个会议,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斯大林格勒战役到了收尾的关键时刻,几百万的部队在苏联的国土上进行厮杀,各种协调、部队的调动都需要最高统帅部来确认。而作为一方统帅不在国内,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不利于战役的进程。
其次,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苏三国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早在1942年英美就应该在欧洲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从而减轻苏联前线的压力。但是善于诡辩的丘吉尔彻底打消斯大林的期盼。
更为重要的是,受价值观的影响,东、西方的对立由来已久,彼此的信任度不高。更何况,美英双方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兑现向其承诺的尽快进攻欧洲,只是提供了物资上的支援,在苏德战场上,依然是苏军一家在苦苦支撑。
也就是说,先前美英的做法,斯大林并没有看出他们的诚意, 既然没有诚意,开不开会的意义也就不大。况且,眼下国内的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离不开他。与其说是斯大林忙,走不开,不如说是他在等美、英两国的下一步行动能否打动他。
丘吉尔的政治目的。
没有苏联的参加,让这个会议的分量减轻了不少,但不影响美、英两国之间的“讨价还价”。当然,非洲的胜利,让丘吉尔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罗斯福的面前,他竭力兜售进攻“欧洲下腹部”,从巴尔干地区进入欧洲大陆的腹地。这样做的目的:
一是,攻占西西里岛,确保地中海航行安全。自墨索里尼进攻非洲以来,丘吉尔就无时不刻的挂念着埃及的局势,因为那里有英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苏伊士运河。只有确保地中海的安全,才能彻底解决英国的后顾之忧。
二是,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是很偏爱的。巴尔干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更是各国趋之若鹜的目标,而英国更是想借助美国的势力共同控制该地区的殖民地,争取战后利益最大化。
当然,作为反东方势力的“强硬派”,丘吉尔始终对苏联都是十分警惕和讨厌的。而巴尔干地区是挡住苏联的前哨站,一旦首先攻占这里,就可以巩固英国在地中海的阵地,保住它对远东的控制。显然,丘吉尔更多是推行他的政治目的。
罗斯福的长远目标。
虽然美国的国际主导地位在逐渐提高,但与英国相比,其影响力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美国首次派兵介入欧洲战局,与长期征战的英军相比,自然是个“新兵”,没有太多的说话底气。但罗斯福并没有打算受制于英国,他自有主张。
首先,罗斯福十分反感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殖民统治,因为一战、二战的根源就是源于对殖民地的争夺。他倡导世界和平的主要观点,就是推行国家和地区的自治和稳定。为此,他同意丘吉尔的“巴尔干”和“地中海”的战略主张。
但是,他提出以经济投入的方式对英属殖民地进行援助时,被警惕的丘吉尔拒绝了。因为他知道美国投入的背后,就是对殖民地的控制,甚至是削弱英国势力范围的一种手段。说白了,在争夺殖民地方面,英、美双方都表现的“赤裸裸”。
其次,他提出并宣布对轴心国只接受“无条件投降”。一战的“后遗症”就在于对战败国执行的是“有条件的”发下武器,处理的“不彻底性”成为日后二战爆发的起源。“无条件投降”就意味着,战败国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被完全消灭。
而作为战胜国如何处置战败国,就完全由战胜国说了算。而美国抛出“无条件投降”就是限制其他国家和战败国擅自去谈条件,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起码是不能少了美国的利益。
同时,罗斯福同意共同进攻西西里岛,不是白帮忙的。作为交换,他提出反攻缅甸问题,得到了丘吉尔的支持。因为,布局亚太地区的战后格局,就必须触动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利益。
当然,收复缅甸就可以打通到中国的国际运输线,加强中国战场对日本的牵制,一方面,可以建立空军基地,缩短对日本本土轰炸的距离和付出的代价。从而减轻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压力,从而更好的施行“先欧后亚”的战略;
另一发面,就是拉拢与中国的关系。从美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建立美中友好关系,在亚洲扶持一个亲美国家,继而达到控制整个亚洲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国际社会提高美国的支持度,这就是不久以后,中国之所以能够参加开罗会议的根本原因。
英美双方的智斗。
罗斯福为了权衡与英国的关系,可没有少下功夫。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争取法国的支持,此次会议,法国人吉罗将军作为美国内定的未来法国首脑,也来到了卡萨布莱卡参加会议,目的就是要削弱英国对法国的干预力度。
心知肚明的丘吉尔自然明白罗斯福的想法,他当仁不让,自然地将戴高乐将军推向前台,与美国一争高下。然而,军人出身的戴高乐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不肯任人摆布,拒不前往。
丘吉尔没有想到自己扶持的法国接班人这么不懂事,不给自己面子。眼看罗斯福的目的就要达到,他不得不警告戴高乐:在罗斯福与他之间,他一定选择最大的。也就是说,你吃我的、用我的,关键时候掉链子,就不要怪我放弃了。
这显然是赤裸裸的“威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最终戴高乐也来到卡萨布兰卡,与吉罗作了一次“勉强的握手”,组成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同任主席。一场奇葩的“拉郎配”就这么缔结了,成为英、美双方智斗的产物。
尽管此次会议的背后,还是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和对未来自身利益的追求;但不管怎么说,美国和英国在打败轴心国的总目标上达成了共识,尤其是提出了著名的“无条件投降”原则,还是得到了扩大同盟国的支持。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