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鸟类的世界,父爱如此不同!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高等动物来说,尤其是一些脊椎动物,包括部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以及绝大部分鸟类和哺乳动物,在诞生初期,是能够得到亲代照料的。但子代或许并非像大多数人小时候一样,能得到亲代双方几乎均等的照料。在很多情况下,照顾后代的重任几乎全部落在雌性身上。但在这些物种中,是否也有模范父亲呢?今天,我们以鸟类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些父爱满满的动物。

◆  ◆  ◆

如果爱,请一起努力!

生活在我们身边或是为我们所熟悉的很多鸟类,在其尚未孵化或羽翼丰满之前,都需要亲鸟双方共同照料,否则胚胎或幼鸟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其亲鸟在一个繁殖期内,往往具有稳定的配偶关系,这也是保证雏鸟顺利成长的关键。

【帝企鹅】


(图片来自网络)

以生活在遥远南极大陆上的帝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为例,漫长的孵卵期正值南半球风雪严寒的冬季,极夜笼罩下的大地一片黑暗,此时,卵由雄鸟孵化,而雌性外出觅食;等到雌鸟返回时,卵已孵化,雏鸟转由雌鸟照料,而雄鸟外出觅食。如果少了雌雄任意一方,卵或幼鸟都会夭折于壳膜之内或卵壳之外。

【喜鹊】

(图片来自网络)

而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喜鹊(Pica pica)和麻雀(Passer montanus),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喂养幼鸟的重任由雌雄双方共同承担。而在育雏期,一旦其中一方不幸遇难,由剩下的一只亲鸟将所有雏鸟全部养育至出飞,则几乎不可能。因为亲鸟不但要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找到食物,喂饱自己,还要叼着食物、消耗大量能量频繁往返于觅食地与巢之间,满足雏鸟的日益增长的食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出现亲鸟弃巢的情况,毕竟由一方养育后代的成本与收益比例有些失衡。

大自然有时就是这样无情,但并非所有单亲家庭的小鸟都无法顺利成长,有些鸟类甚至只由鸟爸爸负责养大。

◆  ◆  ◆

爱就要付出和坚持

一些在沼泽湿地生境繁殖的鸟类,包括一些隶属于秧鸡科(Rallidae)和鸻科(Charadriidae)的小型涉禽,例如中国部分地区可见的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红颈瓣蹼鹬(Phalaropus lobatus)和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 。由于生境适宜、食物资源丰富,雌鸟往往能连续产下多窝卵,而且雌鸟通常会与2只或更多的雄鸟交配,交配后产下的卵由雄鸟孵化、雏鸟由雄鸟养育,而雌鸟则忙着去为其他的雄鸟产卵。

【黄脚三趾鹑】

(图片来自网络)

【红颈瓣蹼鹬】

(图片来自网络)

【彩鹬】

(图片来自网络)

彩鹬雌雄异型(即雌雄双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如体型、体色等),雌鸟体型较大,且羽色更为艳丽:头颈部栗红色,眼周白色、并向后延伸形成类似“钥匙”形的花纹,背部及翅膀橄榄褐色,具铜绿色光泽;而雄鸟则较为暗淡。雌鸟一般在产下第4枚卵后便会与雄鸟“和平分手”,卵由雄鸟孵化。因此一旦雄鸟弃巢,小鸟顺利长大便成为泡影。雏鸟早成,孵化后不久便能和雄鸟外出觅食。一旦遇到危险,棕色的羽衣将为在湿地苇丛中生活的它们提供绝佳的隐蔽,而且在必要时,雄鸟也将伸出翅膀为雏鸟遮风挡雨。

实际上,自然界中很多动物的感情,包括父爱,或许与人类的表达方式不同,甚至不能为人类所查知,但正是因为这些伟大的父爱,才使今天多样的大自然持续健康的发展。观察并感受,了解并保护,大自然更多的爱与美才能为我们所认知。

延伸阅读:《鸟类学》(第2版)郑光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鸟类学硕士,吴海峰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