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2016年是6月19日),是美国的父亲节。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也都把这一天当成父亲节,尽管它通常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节日。中国大陆也不例外。
美国也是国际上最著名的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的发源地。如果要问母亲节的节花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康乃馨(植物学上叫“香石竹”,学名Dianthus caryophyllus)。这是正确的,因为康乃馨是提议建立母亲节的安娜·贾维斯(Anna M. Jarvis)亲自指定的纪念花卉。更准确地说,她指定了白色的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纪念花卉,首先是因为她母亲生前最喜欢康乃馨,其次则是因为她认为白色可以象征母爱的纯洁性。后来,美国民众便接受了她对母亲节节花的指定,但一般是把红色康乃馨献给尚在世的母亲,而把白色康乃馨献给已经去世的母亲。
那么,父亲节的节花是什么?首先当然是要看提议建立父亲节的人是否亲自指定了纪念花卉。美国父亲节是由索诺拉·斯马特·多德(Sonora L. Smart Dodd)提议建立的。1908年美国庆祝了第一个母亲节。第二年,多德在聆听卫理公会的母亲节布道时,想到也应该建立一个“父亲节”。在她的提议之下,1910年她居住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多德还明确指定了玫瑰(即植物学上所谓的现代月季)作为父亲节的纪念花卉,并建议以红玫瑰献给尚在世的父亲,以白玫瑰献给已经去世的父亲。
这样说的话,父亲节的节花就应该是玫瑰。然而,事实没有这么简单。
无论母亲节还是父亲节,刚创立的时候都曾遭到异议。相比之下,母亲节比较幸运,在1914年经由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签署文件确立为美国的法定节日。但自此之后,原本具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母亲节迅速演变成一个商业节日,连创立者安娜·贾维斯本人都极为不满。
模仿母亲节建立的父亲节就没有那么走运了,不仅遭到了更多嘲笑,而且有很长时间并没有在全美国推广开来,甚至在多德离开斯波坎的1920年代,连这个父亲节的起源地都不再庆祝父亲节。当她回到斯波坎之后,才又重新开始热心宣传父亲节,而且为此求助于很多商业公司,这使父亲节在向全美国推广的过程中充满了更强的商业性,也因此始终伴随着争议。直到1966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才发布总统公告,建议设立父亲节;1972年,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正式签署文件,把父亲节确立为法定节日。
因为这些波折,父亲节文化的影响力明显不如母亲节大。在美国,人们更愿意在母亲节购买礼物;在中国,也是知道母亲节的人明显多于知道父亲节的人。而且,虽然不管是母亲节还是父亲节,鲜花通常都不是美国人首选的礼物,但母亲节送鲜花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不一定是康乃馨),而父亲节礼物更多是旅游产品、服饰(比如美国人一提到“父亲节礼物”就想到的拖鞋、领带之类)、卡片、电子产品等,很少是花。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在美国以至全世界,知道父亲节的纪念花卉是玫瑰的人远远少于知道母亲节的纪念花卉是康乃馨的人。这就为美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人另外指定父亲节节花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比如在中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说法是,父亲节节花是石斛。经在网络上检索,这个说法可能最早出现于台湾,比如1998年的一个台湾网页(https://www.fgps.tc.edu.tw/plants/d3.4.htm)就说“在许多国家把石斛作为每年6月19日的‘父亲节之花’”,然而我没有查到这个说法的任何依据。同样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台湾网志(https://blog.xuite.net/tracysung2002/twblog1/165847336-黃金石斛蘭)更认为父亲节之花是黄色石斛,因为“大多数国家把黄色视为男性的颜色”(这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说法)。
已知大陆最早有关石斛是父亲节节花的网络记录是2001年《北京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https://news.sina.com.cn/s/279633.html),但里面并没有单独提到石斛,而是把它和百合、菊花、鹤望兰并列作为“父亲节专用花”。几年之后,石斛是父亲节节花的说法才在大陆逐渐流行开来,比如2004年广东出版了一本书叫《石斛兰:专家教你种花卉》,第一章的标题就是“父亲节之花——石斛兰”。到2006年左右,媒体上有关石斛是父亲节节花的报道更是大量出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石斛是父亲节节花”这个说法,应该只是华人世界的一种特有文化,恐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而且,如果不能确定当初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否出于商业利益的话,至少现在可以肯定,有很多栽培售卖观赏石斛的机构和地方(比如海南省)出于自身的利益,正在刻意宣传推广这个说法。
当然,我并不是说石斛就一定不能被看作父亲节节花。事实上,世界各地的父亲节并非都源自美国传统,比如在台湾,通常是把8月8日看成父亲节,因为“八八”和“爸爸”谐音。但是,在谈论“父亲节节花”时,显然有必要分清,是哪里的父亲节?是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指定的节花?只有把一个植物文化现象的概念搞清楚,并放到历史中去探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全面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