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三七”,你都了解吗?

有同学发给我一张图,询问图中的植物是不是三七,以及,能不能吃。如下图:

这植物的辨识度很高,其叶“羽状深裂,顶裂片大”,虽然无花无果,但也能一眼认出来。这东西的名字真和“三七”沾边,叫做菊三七,学名Gynura japonica (Thunb. ) Juel.,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

菊三七的花序,摄于青岛胶南

菊三七的花很有特点,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全是管状花,有点“首如飞蓬”的感觉,很有美利坚大统领发型的神韵。菊三七就是中药里的“三七”吗?并不是,它只是“草三七”。药用价值且不谈,但谁要是想把它当野菜吃,就有点不拿自己小命当回事儿了。

因为,菊三七茎叶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这是菊科千里光族植物的通病。另有两种常见的植物也是千里光族菊三七属的,其一已经被驯化栽培为特种蔬菜,正名红凤菜(Gynura bicolor (Roxb. ex Willd.) DC.),也叫两色三七草。

红凤菜

红凤菜的叶子背面呈紫色,故市场上常误称为“紫背天葵”,而实际上紫背天葵是另一种秋海棠科植物。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把红凤菜列入蔬菜门墙。那么多好吃的菜还不够么?关键是它也不好吃,畜牧业对它的评价就是“适口性差”,意思是连牲口都不稀罕吃。

白子菜

其二即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如上图,也有叫它“白背三七”的(但奇怪的是,在《中国植物志》中“白背三七”却是红凤菜的俗名)。一般不作为蔬菜出售,常见家庭零星栽培,据说有降压保健之功效。但这些所谓功效都是假语村言,没有任何证据可言,不应予以采信。

红凤菜和白子菜同样都含有PAs,据说后者含量略低一些。虽然目前对这些植物毒性的研究并不充分,尚不清楚多大剂量能产生多严重的问题,但它们并没有不可替代的已知的好处,最妥当的态度就是一律避而远之,不要食用。

费菜

民间还有一种“土三七”,正名是费菜(Phedimus aizoon (Linnaeus) 't Hart,景天科费菜属)。更拉风的名字是“养心菜”,也是一种新型蔬菜。它养不养心我不敢说,但伤肝是肯定的。费菜具有明确的肝毒性,内含吡咯烷生物碱,会导致肝损伤,乃至不可逆的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有真实的病例可以作为佐证。

这就很令人纳闷了。上述这些民间“三七”都不约而同地跟肝过不去,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心叶日中花

当然,冒牌三七也并不是都有毒。有这么一种植物,当且仅当它在饭店或菜市场出现时,才被叫做“三七”或“穿心莲”,而当它作为观赏花卉时,会被叫做牡丹吊兰、花蔓草或者樱花吊兰。其实它既不是三七,也不是穿心莲,而是番杏科日中花属的心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 L. f.)。

心叶日中花是怎么从普遍观赏花卉华丽转身为新奇特蔬菜的,至今我也没弄明白。至于为什么它能和八竿子打不着的三七或穿心莲联系在一起,更是莫名其妙,谁也说不清。好在没听说它有什么毒性,吃也就吃了,虽然谈不上什么美味。


三七复三七,三七何其多。还有一种藤三七,正名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藤本。此系外来入侵植物,长势极为凶猛,经常连绵成片。听说这玩意儿也能吃,考虑到它的亲戚是一种蔬菜,也许它的安全性也不会差。它的亲戚是谁?就是落葵,木耳

落葵薯植株

说了这些冒牌三七,那么真正的三七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真正的三七当然出身不凡,乃是人参的亲戚,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 H. Chen ex C. H. Chow,五加科人参属。很可惜我没见过其本尊,只见过三七的“干制品”,如下图。

大家都是有朋友圈的人,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有卖三七或三七粉的,据说有各种各样的神效。神效且不去管它,我只来谈谈三七粉的安全性。三七的安全性是有研究定论的(文献链接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无毒,除了会引发极个别人的过敏之外,可以说是一种安全的膳食补充剂。

文 |五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