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屁眼儿这个称呼,对于古玉收藏者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称谓?

人有九窍,玉有九塞。一般而言在汉以前玉从来都是制作礼器和高等级饰品的最佳选择。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张骞凿通西域大量的西域美玉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中原王朝,再加之汉朝玉器雕琢工具的改进使得玉器制作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

镂雕有“长乐”二字的汉代玉璧

于是玉器就走下了神坛,开始了平民化之路。而这种平民化则更会加剧玉器的地位衰退,于是玉器制作的一些用途比较低级的东西产生了,这些东西就是——玉九塞!

玉猪握

玉九塞这一种具有特殊用途的玉器在很多收藏家口中,还有一个很富有戏剧性的称谓。而这个称谓并不是单指玉九窍,它更多的是那些收藏的方家们用于嘲讽收藏小白。这些收藏的方家们从玉九窍的用途来讽刺一些好古不识古的玩家。言及此称谓虽稍有不雅但是却并无不妥,这个称谓为“玉屁眼儿”。

汉代玉雕玉龙佩

关于“玉屁眼儿”这一称谓的来由与鼎鼎大名的军阀巨盗——孙殿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雕琢精美的高古玉器

话说清末民国时期,天下大乱,豪强军阀盗匪四起,难以辨别。而在这些人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就是盗墓军阀——孙殿英。孙殿英其人本属于流氓地痞之流,然,生逢乱世,恰好,其人有专攻易变之能,加之时势造就,很快就成为了一方强霸。在其得势之后,他便盯上了一种迅速发财致富的道路——盗墓掘陵。

玉翁仲 汉代

中国人素来有“事死如事生”的文化习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考古挖掘的历代古墓可以看出,我们且不论帝王将相之墓,就单单那些不知名的富户乡绅之坟也会出土一些令人惊叹的陪葬品。而孙殿英基于此种考量,便打上了清朝皇陵的主意,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

汉八刀玉蝉

在孙殿英盗掘了清朝两位最为穷凶极奢的当权者的陵墓之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挥霍无度,导致清王朝一蹶不振;慈禧太后敢于西方十一列强国宣战,大肆扣押组建海军的军费用于过寿和修园子),大量的墓中明器流向了北京的古玩市场,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有趣的有关玉九塞的故事。在慈禧东定陵被掘之后,慈禧陪葬的一些不太贵重的小玉器也就是玉九塞几经辗转很快流向了北京古玩市场之上。在玉九塞在售卖之时一位好古而不懂古的老头子一眼就相中了这九塞中的一件,然后经过讨饶询价最终购得玉九塞中的一件。此人得到这件玉九塞之后视若珍宝,爱不释手,同时随着他对玉器的热爱,不知从何处听来了口含玉石能够舒筋活络之类的偏方。在听说这种偏方之后,此人变改变了对这块玉器的把玩方式,从手盘变为了口盘,竟然将此玉含在口中。

汉代玉猪握

某日,此人含玉上街,遇到了一位鉴古高手。三言两语间他对它的这件玉器大为炫耀,并且邀请这位高人替自己再次长眼,高人推却不过就为他仔细的查验了这件玉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物是玉九塞之一,观其外貌呈上大下小的圆柱台状,故而此物为墓主人的玉肛门塞!”此人听后面有难色,呕吐不止。而这一故事也就逐渐在收藏界一大奇事,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广为流传!

先秦玉龙佩

在讲完故事之后,我们就言归正传,来讲解一下“玉九塞”。玉九塞顾名思义是用于堵塞人体九个地方的玉器,这九塞分别对应的就是九窍,而所谓“九窍”,则是一个再普及不过的常识了,九窍就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和肛门(当然玉九塞中有时还会出现一种比较羞涩的东西,它就是玉制的生殖器护具)。

文化期玉琮

“九窍玉”即塞在这些部位的9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分别是: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有时会有生殖器塞1件,且生殖器塞多出现于男性墓葬,笔者猜想可能是男性墓主人一般都比较看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将某方面带到另一个世界)。

玉覆面

这些玉九塞中,眼塞又被称为眼帘,一般呈圆角长方形,稍大于墓主人的眼眶;鼻塞,一般是比较细小的圆柱体;耳塞常被制作成八角棱形;口塞最初始的形状如新月一般,在玉塞的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而这部分凹起处会含在墓主人的嘴里,这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呈圆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护具方面,男性的通常为一种短琮形,又是短琮的一端会呈封闭状,女性的护具则较为简单,呈现一种短尖状玉圭形。

玉猪握

玉九塞的使用与古人的埋葬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传说古代人入葬时,尸体会被水银朱砂浸泡(可能是处于仿佛考虑,亦或是某种祈愿的特殊丧葬礼仪)。同时为了防止水银进入尸体,古人就应运水银遇玉则凝的原理,用玉塞住九窍。

汉八刀玉蝉

除此用途之外,玉九塞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因为古人认为用玉殓尸可保尸体不腐的缘故,所以玉九塞应当属于金缕玉衣的组成部分。《抱扑子》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而在古人的九窍用玉种,除去眼睑、鼻塞、耳塞、玉琀、肛塞和阴塞之外,其中最重的是玉琀。

西周 玉覆面

关于玉琀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这样记载,“大丧需饭含珠玉如礼。”《礼稽命征》说:“天子饭以珠,唅以玉。”由此足可以见玉琀并不等同与玉九塞,它的存在带有的更多的是取自于蝉这种昆虫的特殊生存能力。汉大量使用玉蝉为含玉。其取意为:蝉幼虫自土中钻出,蜕变而为成虫,可能唅玉蝉正象征人的转世再生。


汉代玉蝉

关于“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的说法我们在建国后的考古工作中可以进行证实。在建国后的南京市南郊江宁县境内考古发掘出明代男女尸体多具,历600多年而不腐,开棺时栩栩如生,有的肌肉还有弹性。棺内并无敛玉,据考证,这些死者并非帝王将相,而均为当时社会中层人士。说明尸体不朽是使用防腐剂所致,实非玉所能起到的作用。

汉代金缕玉衣 玉覆面

总之,笔者在此告诫诸位藏友玉虽有养人之功效,但绝不可夸大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