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穿七个铁鼓,悉达多太子真的是天生神力吗?

千年传奇,万载沧桑,盛世之光,巍巍敦煌。今天,我们跟随着笔者的笔触,走进莫高窟第290窟精美的壁画,来了解“箭穿七鼓”的故事。

莫高窟 第290窟 窟顶

画面的右侧是一个简易的亭子,

亭内有弓步站立的三位少年,

正将弓拉成满月,

以突显他们的勇武。

前部有七个支架,

用醒目的蓝色点出了七个并排的圆,

这就是故事中的铁鼓。

在三位少年和铁鼓之间,

有四位长者,

合手而立,

观看着这场重要的比赛。

铁鼓旁边,

有一人骑着马正在观察中靶的情况,

应该是这场比赛的裁判。

画面是典型的北周时期人物画,

画法简略,

千人一面。

莫高窟 第290窟 北周 箭穿七鼓

这幅画面是根据《修行本起经·试艺品》记载绘制的,经文中讲到:

先安铁鼓,十里置一,至于七鼓。诸名射者,其箭力势,不及一鼓;(tiao)调达放发,彻一中二;难陀彻二,箭贯三鼓;其余艺士,无能及者。太子前射,挽弓皆折,无可手者。告其仆曰:吾先祖有弓,今在天庙,汝取持来。即往取弓,二人乃胜,令与众人无能举者。太子张弓,弓声如雷,传与大众莫能引者。太子揽牵弹弓之声,闻四十里。弯弓放箭,彻过七鼓。再发穿鼓入地,泉水涌出。三发贯鼓着铁围山,一切众会叹未曾有。诸来决艺,悉皆受折惭辱而去。

敦煌壁画

在多个比赛项目中,都是悉达多太子获胜。到了比赛射箭时,每隔十里悬挂一铁鼓,一共七鼓。各位射手上场,连第一只鼓都射不到。调(tiao)达出手时,射出的箭穿一中二,难陀射出的箭穿二中三,但他们均未射穿七鼓。太子上场,因为天生巨力,挽弓的时候弓都断了,无一能射之弓。于是,善觉王命人从天庙取来祖传巨弓。太子揽弓放箭,一箭即射穿七鼓,二箭穿七鼓而后入地,竟涌出一眼泉水,三箭穿七鼓而后射入靶后的铁围山上,众人惊叹不已。

射箭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据考古发现,它在距今两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据《太平御览》记载,夏朝已经有了教授射箭的专职教员,同时还有习射机构-“序”。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推崇的西周“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就有射箭的科目,可见当时习射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到了汉代,射箭运动除了在实践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理论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包括《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等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既是古代社会尚武的表现,也是仕人们业余时间玩乐的运动项目。


射箭比赛

北周时期的这幅箭穿七鼓图保存地十分完整,为我们了解古代体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