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别人家的孩子”毁了自家的孩子
上小学时,我在班里学习拔尖,人又乖巧懂事,像个小大人一样(其实这个特点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优点,是不大正常的)。老师们都喜欢我,让我帮他们批考卷,领着同学早自习,拿我当个小助教来用。那时候,我当学校的广播员,参加宣传队、文艺队,很多出风头的事儿都有我。可是不知为何,很多同学却不喜欢我,男生们经常莫名其妙地捉弄我,椅子被藏起来了,书包给扔到地上……女同学不会搞恶作剧,但是会集体孤立我。有段时间我的日子非常难过,心中委屈得要命,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同学,也不知道怎样改善关系。
多年后,小学同学聚会,有个男生过来跟我道歉,说:“小时候不懂事,经常和你过不去。”我就问:“对啊,那时候你们到底为什么呢?”
那个男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咱们这些同学都是邻居,父母都认识,你学习好表现好,每次老师都要拿你当榜样,然后就批评我们不用功学习、调皮捣蛋,接着批评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被训了,就把怒气发到我们身上,那时我爸开完家长会就拿擀面杖打我,还整天说‘你看看老蔡家的姑娘,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分,再看看你,就知道玩,我打死你这个不知道长进的东西!’”
同学挨了打骂,满肚子怨气没处发,第二天到学校看到我,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就使劲欺负我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原来如此,这都是大人乱比较惹的祸啊!
老师树立好学生标准,父母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比,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心中累积非常大的愤怒和负面情绪,孩子因此觉得自己不够好,父母不喜欢自己,更喜欢那个邻居家的小孩,所以孩子心里就不自信,不再自我肯定,失去了安全感。
我的邻居们会喜欢我超过他们自己的小孩吗?绝对不会!但是大人的做法却给了自家孩子这样的错觉。
有人曾在论坛上讲:我们小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说明有很多父母都有这个通病,喜欢拿自己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这么做的初衷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活生生的近在眼前的标杆榜样,可是实际效果如何呢?
打个比方,如果老公有一天回来跟老婆讲:“我同事的老婆可会做饭了,他带的饭那叫一个色香味俱全,你要跟人家好好学学。”老婆会怎么反应呢?她会下决心向老公同事的太太学习,努力提高烹饪技巧吗?恐怕大多数女人的反应会是,“她好你找她去啊!你找我干什么?”或者,“你看不上我是吧,看不上就离婚好了,你看上谁找谁去。”你看,老婆如果被老公拿来与别人比较,后果可能会严重到两口子过不下去的程度。
换一下,如果老婆跟老公说:“你看邻居家又换了一台高档车,听说他家男人又提职了,一年能赚50万,你看你,几年了职位都没动过,回来就知道玩电脑,一点不努力。”老公会怎样?会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向邻居看齐,还是会感觉很郁闷、很焦躁、很没面子?
上面夫妻两个人的感觉相加,合起来就是孩子被父母比较后的感觉。可是孩子不会跟父母讲:你喜欢那个孩子让他当你们的孩子好了,或者人家父母都当官,都有钱,你们怎么不行呢?孩子爱父母,依赖父母,最怕父母不爱自己,不要自己,所以孩子不会去对抗父母,但是他心底里会受到深深的伤害,会郁闷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没能达到爸妈的期望。
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各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地方,如果父母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对孩子非常不公平。从根本上讲,孩子的基因是父母给的,父母怎么不比比自己的基因能不能赶上别人呢?即使你有好基因,没传给孩子,也不怪孩子呀!
孩子透过父母的眼睛看自己,形成自我认知。父母看孩子好,有很多优点,很欣赏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好很优秀,做什么都有底气。父母若觉得孩子不如人,什么都需要改进,时常贬损否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自我否定,自我贬低,孩子的心中就被种下了自卑、不自爱、不自信的种子。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时时处处发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努力,给予鼓励和赞赏,这是建立孩子自信的根本。孩子有了自信,他自会找到自己的所长,未来便一定能拥有成功幸福的人生。
(曾俊慈荐自《人生十六七》)
责编:高冗
作者:蔡真妮
来源:《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