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回家也得抢票?“洋春运”也疯狂

“洋春运”也疯狂

“大迁徙”并非中国独有。

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每逢长假或各类“团圆节”临近时,类似“春运”的场面也屡屡上演,同样会出现“人在囧途”的情况。只不过,或分时度假、或发展交通、或错峰出行,发达国家应对节日客流各有所长。加上人数规模远远小于中国,所以并没有中国春运那么夸张。

但不管是我们的“春运”还是国外的“洋春运”,其目的都是将旅客平平安安地运送回家团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通过这些“洋春运”的种种,能够使我们的“春运”更安全、更便捷。

韩国:多管齐下应对“返乡潮”

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周边国家,如韩国和越南,春节期间也会出现交通高峰。

以韩国为例,春节在韩国被称为“旧正”,与新年的“新正”相对应。假期有三天,即除夕、大年初一及大年初二。韩国人非常重视农历春节,无论如何,春节也要回家过。

在韩国,人们大部分集中生活在首尔、釜山这样的大城市里。所以,每到春节,韩国5000多万人口中一半以上要回家乡过年,韩国人把它称为“民族大移动”。

和中国一样,韩国铁路部门全面推行了网上购票服务,乘客通过网络购票后,持打印的车票就可直接乘车。平日里,韩国车票可以通过电脑、窗口、手机应用程序和自动售票机购买,但春运期间的车票只能通过电脑网络或窗口预订。

打开韩国铁道官网,除了“新年多福”的祝福语以外,就是节日车票预售、公告、网络购票指南和列车时刻表这四大窗口,一目了然。基于车票数量有限,每年都会出现车票抢购大战。为确保春节火车票网上预售的稳定运行,韩国铁路方面对网络订票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进。

例如,对订票人的预约次数和整体订票时间都进行了控制,以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同时引入新应用软件,实时了解网上订票者动态,以保障系统有序处理信息,避免了大量用户同时登录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系统崩溃。

同时,像首尔、仁川这样的大城市还计划在返乡最集中的几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动列车最大限度地输送旅客。很多列车都增加了列车车厢数量,使用多门、无座位的车厢增加容量,将餐车和卧铺车改为自由席(非对号入座席)等等。

此外,为了方便人们出行,韩国非常注意各种运输手段之间的衔接,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连接车站的地铁、公共汽车网络等,让旅客能够更便捷地进站或转车。

除在公共交通方面下功夫外,鼓励自驾返乡,也成为韩国政府乐于采取的措施。

在韩国,由于地域偏小,对于有车一族来讲,大部分都选择开私家车回家,所以即便免去了排队买票之苦,但也不可避免地要饱受堵车的烦恼,春节前韩国全国的主要公路都会上演大塞车。

因此韩国政府鼓励大家多多拼车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数量、缓解交通。例如对于载有三人或三人以上的车辆给予免去隧道通行费的优惠,对于9座以上的轿车和小型面包车,若载满6人以上即可享受走高速巴士专用通道的权利。

近年来,韩国也出现了“逆归省”,老人们从地方来到子女所在的大城市过年,这样有空闲时间的老人,可以避开春运高峰,早一点来到子女身边。现在,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采取这种办法来避开春运高峰。

印度:哄抬票价情况少有

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的节假日名目繁多。印度的“春运”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的“迪瓦利”节前后。“迪瓦利”是印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与中国春运最类似的国家,印度城乡差别巨大,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使得每年到这个时候,很多离家在外的印度人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那时铁路交通繁忙,时常会出现火车顶上也坐人的“壮观”景象。铁路管理人员也无法制止,只好任由这些人随火车缓慢前行。

由于很早就推行了火车票实名制,在印度,购买火车票非常方便。除了火车站,可以找代销点或旅行社。印度铁道部门还与一些网吧签订了合作协议,旅客可以到经过授权的网吧交钱购票。如果有信用卡,旅客还可以在家里直接上网买票,经确认后直接打印出来即可,类似电子机票,真正做到了购票足不出户。

虽然购票方便,但由于铁路系统运力不足、乘客多车次少,所以印度的火车还是会经常出现超载的现象,而且在节日期间尤为明显。

铁路部门当然采取了很多方法应对运力不足的问题。但由于供不应求,这些措施往往收效不大。此外,印度的很多火车站经常会出现列车晚点或者临时取消的情况,导致乘客找不到要乘车辆。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客只能靠收听车站即时情况广播,或者打咨询电话才能了解相关情况。

不过,由于印度铁路运输实行实名制(当然,车顶上和拉门的乘客买的是特殊票,不用实名买票),因此哄抬票价的情况很少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票贩子”。

印度还有很多福利政策,其中一项就是铁路部门对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说军人、学生给予一些价格优惠,甚至免费。

美国:多种方式,错峰出行

美国虽是移民之国,人们乡土观念淡薄,从来是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是家,但逢年过节,美国人也照例要和家人相聚。于是每年到了感恩节和圣诞节这些传统家庭节日,美国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来一次跨大陆的人口大迁徙。在全美各地工作的子女们,趁着4天到两周的假期,举家奔向亲友汇集的城市。

引导错峰出行,是世界各国缓解节假日交通拥堵的常用办法。与中国相比,国外带薪休假普遍落实到位,假期长且灵活,更容易错峰出行。

美国从感恩节到圣诞节前的假期里,大约有1亿美国人在此期间旅行,但很多美国人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年假放在这两个节日里,或者往前错一错,或者往后错一错,这样在出行和回程的日期上能够错开运输的瓶颈。

这里不得不提到法国,其做法更“狠”,更直接。法国职员每年有五到六周的自由休假时间。法国国内被分成三个地区,各地区休假时间不同,从而避免人群在同一时间内大规模流动,也能减少人们外出休假时遭遇无人服务的尴尬。

另一方面,美国的枢纽城市也比较多,客流不会过分集中在一两个城市。

当然,“洋春运”也会面临航班量剧增的局面,但是各国政府都会主动为航企分忧解难,比如在美国,政府就会在圣诞节前后的航班高峰期开放部分禁飞区域,以缓解空域拥挤状况。同时西方国家其他交通工具的发达也为航空企业舒缓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欧洲,很多人都选择四通八达的高速列车而不是飞机回家。

对于美国来讲,只有1%的美国人会在节日期间通过铁路旅行。由于私家车和租车业务的普及、高速公路网络及沿途服务行业的大规模发展,使得美国人可以随意、自由地驾驶汽车旅行,也不用担心路上不方便。

美国高速公路收费不高,仅有几条穿过俄亥俄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州的主要高速公路会全程收费,南部的高速公路多数连收费站都很少设立,于是,节假日近4000万人次的出行美国人中,将近90%都是自驾车。

(连炳红荐自《新民周刊》)

责编:Ester

作者:蔳琳

来源:《今日文摘》201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