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国最强外包公司开启数字化转型,能否吃下32万亿大蛋糕?

数字化转型话题由来已久。作为领先的新兴科技服务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版长期关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而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更面临如何通过内生研发或外部引进完成“数字化转型 2.0”的新挑战,“Beacon”专栏应运而生。本专栏从技术如何撬动变革的角度,对话这一领域的实践者、思想者和服务者,沉淀经验,启发思想,推动改变。第二期“Beacon”对话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

如果往前倒退 10 年,市场对于软通动力的印象一定是一家外包公司。为了赶上由当时世界 500 强所掀起的“新千年公司发展新模式”的浪潮,软通动力在 2004 年正式踏上了软件外包服务的道路。

软件外包放在过去,并不是一个人们所熟知的行业,甚至于有很多人连软件都不知道。可是 1999 年,BP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全球市场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 23%,2004 年时 BPO 全球产业值飙升到了 3000 亿美元。

软通动力最初成立的 8 年以来,凭借着软件外包业务,实现了每年 100% 的营业额增长,在 2008 年时达到了 115%。中国顶级期刊《时代经贸》(ETU,Economic & Trade Update)更是为该企业刊文《团队的力量——称雄服务外包的软通动力》。

随着时代的革新,产业格局因为互联网、数据等等新生词汇发生了变化,软通动力也启动了他们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软通动力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分为多种类别,适用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有一种叫做数字化转型咨询,顾名思义,即针对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方针以及解决方案。数字咨询业务所指的并不是帮企业拉根网线那么简单,其真正的含义是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剖析需求,从而提出运营建议和整体策略,再根据此来开发相关的软件应用。

当然软通动力的咨询服务是一条龙式的,也就是说咨询业务完成后,软通动力大量的软件人才可以立即着手开发。

软通动力风险数据集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可以实现从单一账户、客户层次到产品、行业等组合层面的不同粒度数据存储,而底层数据的技术整合和预置数据质量检核规则和核帐检查规则引擎,则保证了风险数据的完整和准确。那么对于客户企业来说,其风险就会降低。

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说到:“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也有类似的问题,牛耕地不也挺好的吗,为什么要换机器呢?效率才是关键。现在企业可能看不出来数字化转型前后的差别,但是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金融行业最为明显。”

“你不动,别人就把肉吃了。”

目前软通动力主打的客户为金融、保险、电信、零售,在全球 500 强中,有 90 多家为软通动力的客户。也正是由于软件外包业务的开路,才致使软通动力拥有了能够提供咨询业务的能力,彭强继续介绍着软通动力的辉煌战果。说着说着他突然停下来了,“软通动力的牌子够硬,但是不够响。”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人们普遍停留在“软通动力是一家外包公司”。事实上以某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和信息技术公司为例,其 IT 服务人员约为 20 万。软通动力想要让自己数字化转型业务的名声更响亮,势必要揽下大量的新客户。

B2B 业务中,很大一定程度上看的是客户关系,古人常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首自来”,不过在对企业的业务中,这一法则并不完全适用。软通动力希望自己能够拓宽客户层面,彭强解释称,迎接更多种类的客户也是一种成长,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员工。

目前软通动力有 5 万多员工,工程师主力是 90 后,尤其是开发测试等岗位,基本上都是 90 后。90 后有属于 90 后的文化,软通动力也做了一些探讨,如搭建了中台,包括人才资源和发展平台、企业服务平台、数字化与技术服务平台等,使组织更灵敏更健康,使员工可以灵活调动,使年轻员工更容易放到关键岗位上。

“这个公司除了我以外都很年轻,但是我也没闲着,也在努力学习。”彭强一边笑一边说着“年龄不是一个问题。”

除了数字咨询外,软通动力还提供众多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如智能供应链平台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对采购、订单处理、跟踪、仓储、物流和金融保险等供应链各环节实现智能协同、剔除冗余环节,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体服务。

这种智能供应链是多种层面的一体化关系系统,在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层包含需求、采购、补货、库存优化,让客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目前的出纳状况。通过订单管理系统的连接,ERP 可以直接与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物流结算管理系统等多种系统的挂钩。

同时,这种智能供应链平台还允许生产商、承运商、供应商、经销商的接入,实现多方同平台协作。就成本而言,智能供应链平台会自动将企业需求对接到供应商订单管理系统,提高供应商操作效率;自动规划取货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物流成本;精确控制供应商送货时间,指导供应商备货,降低库存成本;实时跟踪车辆,指导车辆入场,提高物流效率。

与供应链相对应的就是生产制造中的协同开发了,软通动力提供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协同功能,可以允许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能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息,从而缩短产品周期。

当然,多年深耕数字领域的软通动力还有很多种数字化业务,比如他们和百度合作无人车等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2017)》指出,到 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 32 万亿元,占 GDP 比重高达 35%,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相较于 2004 年的软通动力,如今该企业瞄准了一个更庞大的市场,而软通动力也早已走向了全球。软通动力的业务主要面向中美两地,即使是美国企业签单中国执行,亦或是中国签单美国执行也都可以实现,彭强表示这对软通来说反倒是一种便利。

诚然,软通动力在数字化转型业务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离不开 10 余年前的纲领。但是如今,软通动力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强大的国际企业。彭强从不避讳关于竞标的问题,他说:“他们确实挺厉害的,不过不碰一碰谁知道结果呢?”